热点品种----良渚玉器版票 | ||||
发布日期:2016/9/19 10:46:53 | ||||
藏品概要 藏品名称:良渚玉器版票 藏品类别:特种邮票 邮票图名:玉琮、玉璧 整版枚数:12枚 邮票规格:150×195mm 齿孔度数:13度 发行日期:2011年3月8日 邮票面值:1.20元 设计者:夏竞秋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版别:影写 题材要点 艺术价值: 良渚玉器无论在数量上、种类上、造型纹饰上,以及制作工艺上都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和北方的红山文化玉器并驾齐驱,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器型丰富、门类众多,从器用上分,有琮、璧、钺等礼器;环、镯、管、珠、璜、柱形器等装饰器;以及人、鱼、蝉、鸟、龟等其他器类。 邮票的内容表现为玉琮、玉璧,选材无疑是十分精当。 邮票主图中的良渚玉璧呈扁平圆形,厚薄均匀,边廓规整,表面抛光,素面无纹。此玉璧色泽斑驳,沁色自然,乃玉璧之珍品。 另一主图所选的玉琮为1986年在浙江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的一件大玉琮,高8.8厘米,射径17.6厘米,重达6.5公斤,被称为“琮王”。表面刻饰“神人兽面”图案,其纹饰繁密,雕琢精细,充分体现了先民高超的浮雕微雕技艺。 为了让受众从整体到局部都领略到良渚玉琮和玉璧的风貌,设计者采用虚实结合、整体与细节互补的表现手法,在玉琮和玉璧主图的背景上方加上由银色单线条勾勒的纹饰背景图,在不至喧宾夺主的前提下,让原本玉器上毫不起眼的纹饰比较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历史价值: 关于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省杭县良渚镇而命名,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碳 14测定的年代为距今5300年至4300年。良渚文化以全世界最精美的玉器、石器所表征的礼制、连续作业之犁耕生产方式、大型工程营建、大规模社会生产 组织系统、早期科学技术思想以及丝织、黑陶、髹漆、木器等手工业抑或商业的萌生而著称,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最高峰,是中国文明的前奏,是夏、商、周文明的主要构成因素,在学界素有“文明曙光”之誉。良渚文化以神人兽面纹为代表的纹饰和成组使用的固定形器、具有象形和表意功能的刻画符号所反映的文化形态,对后来中国社会意识和思维的发展影响深远。 良渚遗址出土文物,最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尤其是那些细线阴刻,堪称微雕杰作。 关于玉璧 玉璧是良渚玉器中出土数最多的品种之一。《尔雅》记载“璧圆象天”,其形制涵括了“天”与“日”两个概念,是日、月在天上绕行轨迹的物化表现。《周礼》将玉璧作为“敬顺昊天”的专用玉礼器。 玉璧外缘近圆而非正圆,其孔分单面和双面钻孔。玉璧的选材大多杂乱,制作也分精作和粗作,精者选料优良,通体浑圆,平整明净,边廓规整,表面抛光平整光滑,有很强的玻璃光;一般的玉璧制作大多不规整,常厚薄不均、大小不一,最大的尺寸可达40厘米左右。 关于玉琮 玉琮作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因其具有精美绝伦的纹饰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及巨大的艺术魅力,自古就被嗜玉者所追捧。宋代的一些影青瓷就开始模仿良渚玉琮的造型。良渚玉琮系软玉雕琢而成,从外观看呈外方内圆,上大下小形。其表面细密的阴纹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 市场观点:古代玉器题材,良渚文化风采再现,充满艺术魅力,文化意义深远。 继良渚文化进入中小学教科书后,良渚文化又进入“国家名片”。2011年3月8日,中国邮政发行《良渚玉器》特种邮票一套两枚。当日,该邮票还发行了国内首个以玉为材质的“玉邮票”,材料采用的是岫玉,与纸质邮票大小、图案一样, 1.题材因素分析: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崇玉、尚玉,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重要的图案素材,“玉”在1978年、2000年、2011年、2012年多次登上我国的邮票。良渚玉器是良渚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性器物,渗透着宗教、政治、军事、礼制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内容,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关键所在,是中华玉文化的杰出代表与象征。此特种邮票的发行,能更好地推广良渚文化,也将为中华玉文化的传承提供一个契机。 2.设计工艺因素分析:整版邮票共12枚,按 4*3的格式排列,版票上方取景于良渚玉器所在博物馆,有力地深化了邮票主题。采用这种较大规格的边纸设计,无疑成了大版票小版化。 该票同时采用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和荧光喷码等防伪手段,大大增强了邮票的艺术魅力。 邮票是由国家发行的邮资凭证,是特殊的文化传播载体,被誉为“国家名片”。《良渚玉器》特种邮票体现了良渚文化的精髓,承载着良渚先民勤劳智慧的精神内涵。它的发行,必将提高良渚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意义深远,其价值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