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王老师:15612697921 吴老师:13910985947

音乐生活报

  

说唱答疑【第0069期】

发布日期:2025/4/1 11:15:34    
  

编者按:

       为及时回应咽音求学者、求治者、求业者的困惑,有针对性地回答跟谁学、找谁治、谁权威、谁诚信等热点问题,本编辑部特推出此专栏。

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提问,希望广大咽音工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回应。

       垂询电话:010-65546511或15612697921(王老师)、13910985947(吴老师)

现答疑

1、在扬州市,找谁学习咽音?

答:在江苏省扬州市,可找李江华老师学习咽音。李江华老师是林俊卿咽音发声法注册弟子、咽音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林俊卿咽音练声体系咽音教师资格审查合格人员。

【答疑人:嗓音与艺术嗓音编辑部】 

2、在济南市,找谁学习咽音?

答:在山东省济南市,可找张善巧老师学习咽音。张善巧老师是林俊卿咽音发声法注册弟子、林俊卿咽音练声体系咽音教师资格审查合格人员。

【答疑人:嗓音与艺术嗓音编辑部】 

3、由低“咽音”转发高“咽音”,机能上的变化是怎样的?(往期待答疑)

答:(1)张紧声带的力量增强;(2)缩短声带的力量增强;(3)两声带边缘振动的范围缩小;(4)共鸣腔的变化主要是咽部形成的“发音管”变细,整个喉器略微提高。其他没有多大变化。

【答疑人:咽音振兴专家委员会】 

4、发“咽音”时,“发音管”是怎样调节来配合声带发音的?(往期待答疑)

答:在应用咽音方法于歌唱的过程中,发的音越高,咽部形成的“发音管”就需要调节得越细,这主要是靠咽部的两组肌肉茎突舌肌和茎突舌骨肌的力量。

【答疑人:咽音振兴专家委员会】 

5、应用正确发“咽音”方法来唱高音,在发高音的过程中,头、颈、脸部一带会有什么特征?(往期待答疑)

答:有以下几点特征:(1)颈部略为朝前、伸直,而头部略微往上抬;(2)下巴的肌肉完全放松,唱得越高,下巴的肌肉越放松;(3)舌骨的后部位置必然比前部高,而舌骨的后部与甲状肌的后部上缘没有卡紧的现象;(4)发音时,口唇上下皆完全放松;(5)发音过程中,舌部始终放松,而其后部自然凹下成一直沟。

【答疑人:咽音振兴专家委员会】 

6、以单独伸缩“基音管”来促使音色有亮暗变化的方法是什么?

答:在舌骨后部的位置不改变的情况下,用甲状骨升降的动作来伸缩舌骨与甲状骨间的距离,从而把“基音管”的长度伸缩。距离缩短,“基音管”就缩短,发出的音色也就比较亮,相反的,距离变宽,“基音管”被引长,音色就转暗。

【答疑人:咽音振兴专家委员会】 

7、单独伸缩“基音管”的方法是在哪种情况下适用?

答:男、女高音声部歌唱者唱中、高音以上的抒情乐段的情况下适用。

【答疑人:咽音振兴专家委员会声乐专业委员会】 

8、做哼“咽音”的练习,怎样才算合格?

答:要做到能把c3以上的音哼得很通畅,连续十下不感费力,而下巴始终没有紧张现象才算合格。合格之后,必须经常温习,以保证技巧不消退。最好的办法是,在每次做“张大口发咽音”练习之后,随便温习一、二十下。

【答疑人:咽音振兴专家委员会】 

9、对于学习咽音只是要提高说话的发音能力的人来说,需要学习哪些步骤?

答:仅需学习咽音练声八个步骤的前四个步骤即可,即:四个有关肌肉的不发音的练习、用张大口的姿势发“咽音”的练习、哼“咽音”的练习和用张小口的姿势发“咽音”的练习。

【答疑人:咽音振兴专家委员会】 

10、哪些著名戏剧演员通过学习咽音发声法获得了福音?

答:这些著名戏剧演员有:新艳秋(京剧)、童芷苓(京剧)、吕香君(京剧)、厉慧良(京剧)、雷英(京剧)、胡璇(京剧)、谭玉真(粤剧)、红线女(粤剧)、潘楚华(粤剧)、倪惠英(粤剧)、罗伟华(粤剧)、梁耀安(粤剧)、曾慧(粤剧)、陈德铭(粤剧)、余志成(粤剧)、李桂云(河北梆子)、高洁(豫剧)、金采风(越剧)、喜彩苓(评剧)、范泽华(潮剧)、陈学希(潮剧)、林燕云(潮剧)、陈秦梦(潮剧)、张怡凰(潮剧)、周辉南(潮剧)、张金月(越剧)、姚锡娟(话剧)、殷新(话剧)、张学瑶(话剧)、李维德(赣剧)、涂玲慧(赣剧)、刘世玉(川剧)、俞丽勋(川剧)、晓艇(川剧)、黄世涛(川剧)、胡素蓉(川剧)、姚敏(川剧)、郭存筠(川剧)、刘瑞蓉(川剧)、宋转转(晋剧)、刘广宁(配音演员)、刘春兰(花鼓戏)、吴新伯(评话)、倪迎春(评弹)、周鹏奎(越剧)、庞娥(话剧)、沈惠兰(锡剧)、邵雪生(湖剧)等。 

【答疑人:咽音八十年编辑部】


答疑求证

求证人:李翔《音乐生活报》南昌读者

       求证问题:著名赣剧演员李维德也是咽音的受益者。

       经查证:是的。李维德曾跟随薛天航学习咽音发声法,他通过咽音学习形成了“音色甜美、高低自如、委婉细腻、感情深沉、悦耳动人”的演唱风格。

       据此,本期予以补充。


待答疑

                                                    1、为什么在所有的“集中”学派中,“咽音”学派的艺术表现力特别强?

                                                    2、为什么单靠咬字吐词来促使歌声的音量有大小变化,不能很好地表现声乐的艺术内容?

                                                    3、为什么有些歌唱家只在咬字吐词方面下功夫,结果声音也有一定的伸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