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穆特奏响“春天里的奏鸣曲” 国家大剧院“贝多芬纪念周”揭幕 | ||||
发布日期:2019/12/16 17:36:11 | ||||
近日,德国小提琴家、国家大剧院年度驻院艺术家安妮·索菲·穆特亮相音乐厅舞台,与钢琴家兰伯特·奥尔基斯一同奏响三首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在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到来之际,穆特与奥尔基斯这对“弦键组合”在国家大剧院以一场“唱片级”的音乐会带领观众们向“乐圣”致敬,开启了国家大剧院“贝多芬纪念周”,并为2019国家大剧院“醇·萃古典”重磅压轴。 随着小提琴与钢琴一起奏响的贝多芬《第四小提琴奏鸣曲》急板第一主题,穆特与奥尔基斯典雅古朴的琴瑟对话瞬间将观众带回到古典主义时代,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真正跳出了海顿与莫扎特影响下的“舒适圈”,进入了创作的成熟期,而这似乎也呼应了穆特渐渐摆脱卡拉扬的影响,积极发掘自我演奏风格的现实。随后在穆特弓弦中“流淌”出的《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则是贝多芬最为人耳熟能详的作品之一,穆特的演奏舒缓明快,极力还原了音乐中幸福洋溢的田园风格,为观众展现了贝多芬音乐中少有的“春光灿烂”。而音乐会最后一首曲目《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则具有贝多芬标志性的深邃与哲思,贝多芬本人曾说这部奏鸣曲“以强烈的协奏曲风格谱写而成”,对演奏者的乐感与和声概念要求极高,但这对于穆特与奥尔基斯这对纵横乐坛数十年的老搭档来说自然是游刃有余,沉稳有力的音符在他们的演奏下极富表现力,展现出录音质地般的听感。 作为古典主义乃至整个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贝多芬不仅留下了丰沛的音乐遗产,他的作品也成就了无数音乐大家。穆特与奥尔基斯在上世纪末留下了被乐迷奉为经典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专辑,他们录制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也成为音乐学习者“教科书式”的典范,伴随了一代琴童的成长。 在当天的演出中,穆特呈现的三部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为国家大剧院“贝多芬纪念周”打头阵,后续三场涵盖协奏、交响、室内乐体裁的贝多芬音乐会还将接力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