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至今传唱了55年的优秀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 这首英雄赞歌激励一代代石油工人投身祖国建设 | ||||
发布日期:2019/11/19 16:55:57 | ||||
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以其刚毅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鼓舞激励着几代中国石油人,在大江南北传唱了40多年,几乎无人不晓。它的曲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秦咏诚。 1964年春天,中国音协组织全国各地音乐家去大庆油田,进行为期20天与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朝夕相处的生活体验,沈阳音乐学院派李劫夫、秦咏诚二人前往。他们与王铁人及其所在的钻井队共同生活、劳动了3天,回到招待所后,秦咏诚在大庆油田党委宣传部的歌词中,看到了薛柱国写作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一时触动音乐创作的灵感,便将生活的新体验凝结成旋律,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一气呵成,创作出了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 这首歌曲刚柔交织、感情炽热、乐观豪迈,洋溢着石油工人艰苦奋斗建设祖国、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音乐由A、B、C三个四乐句的乐段构成,A段的主题素材在B、C部分多次变化出现,三个乐段在对比中统一,使音乐形象既灵活、生动,又淳厚、练达。和弦音程式的音调与下行的三音列相结合形成旋律,使大小调色彩与五声性风格紧密结合,激情洋溢,亲切感人。 A段的四个乐句比较方整,句子前紧后松,阳刚大气,紧促的八分音符与豪放起伏的长气息前后贯通,磅礴宽广中充满乐观自豪。B段从情绪上有所转折,略带小调色彩,第三句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第四句又回到了A段的材料上,使音乐形象既巩固又丰满,集秀逸、苍劲于一体,阳刚而不显生硬,深情而不失豪迈。C段的前两小节,用A段的主题材料模进之后,音乐两次突然休止,表现出乐观而坚定的信心,仿佛给音乐的前进突然间又加以外力,情绪被推到了最高潮。最后在“我”字上使用了戏曲中的“甩腔”,豪迈、宽广,画龙点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