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拉近大众与高雅艺术的距离,让艺术之音“声入人心”!

发布日期:2019/9/16 14:41:27    
  

拉近大众与高雅艺术的距离,让艺术之音“声入人心”!


 美声是指 “美好的声音”

   美声,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以音乐优美、发声自如、音与音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利灵活为特点。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美声成为歌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一种独特的音乐和歌唱风格。

   然而,正因历史悠久,加之演唱难度大、专业要求高,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美声始终是高雅音乐的代名词,疏离于大众。美声演唱者的形象也日益固化——声音浑厚、体型较大,总是穿着隆重的礼服,唱着观众听不懂的语言……

   改变发生在2018年。在一档名为《声入人心》的电视节目中,美声第一次以综艺的形式被推到大众面前。颜值与实力俱佳而又个性十足的美声新生代们,或是演绎经典,或是将流行音乐改编成美声唱法,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通常把‘Bel Canto’译作‘美声唱法’,其实它的原意是‘美好的声音’,不是单纯讲发声技巧。我一直希望能有一个媒介,可以让大家真正了解Bel Canto,这是我接受《声入人心》邀请的初心。”廖昌永说。

   综艺节目《声入人心》以年轻时尚的演唱方式,颠覆了许多人对高雅音乐的固有印象,不仅频频收割口碑热度,也让荧屏前不少对美声知之甚少的人,开始尝试认知它、走近它。而这正是节目出品人之一的廖昌永最乐于看到的。这位今年年初已就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著名歌唱家,也因为这档节目被网友戏称为“最受年轻人喜爱的老艺术家”。

   刚步入知天命之年的廖昌永被贴上“老艺术家”标签,更多缘于他很多年前便已蜚声海内外。在不到30岁的年纪,他曾经接连斩获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第一名,创造了中国歌唱家在世界高水准、权威性赛事中连续夺冠的奇迹。

   如今,身为国内顶尖艺术院校教学管理的执棒者,廖昌永更多地在思考,如何把从老一辈歌唱家那里获得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让“好声音”“好歌剧”到世界各地讲好中国故事。 

专注于 中国艺术歌曲推广

   其实,自1920年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诞生,上海音乐学院一直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重镇,作曲家萧友梅、黄自、谭小麟、贺绿汀等,在艺术歌曲创作史上都赫赫有名。“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上音的传统,专注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挖掘、整理和推广。”不过,众所周知,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的美声,因其历史悠久,加之演唱难度大、专业要求高,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始终是高雅音乐的代名词,与大众距离感明显。这就需要更多真正懂专业的引路人。

   廖昌永曾经不无自豪地说,他带领的美声教研室拥有众多既有海外留学经历又有丰富的国际大舞台实践经验的“海归”教师。而这些在国际上有着金字招牌的“海飘”都是被他从海外“捞”回来的。廖昌永回忆,当年和杨光一起在美国演出歌剧,已经执掌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的他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把这位当红的女中音“忽悠”到自己的旗下。一次在美国演出,男中音周正来看他,他又苦口婆心地展示了“忽悠”功夫,之后不久,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台上多了一位周正教授。后来,廖昌永又相继“捞”回来王凯蔚、男低音沈阳。

   从今年初开始,上音开展了中国艺术歌曲向海外推广项目,在联合国总部以及维也纳先后举办了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我会现身说法告诉大家,回国发展既能报效祖国,自身也能得到长足发展。”很多时候,他一边演出,一边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向那些“流失”到海外的艺术家抛去橄榄枝,只为“挖”回更多高水平音乐人才。

   以出品人身份参与到《声入人心》舞台,他希望用人们喜闻乐见的综艺形式,拉近大众与高雅艺术的距离。 

声乐教育 也要与时俱进

   记者:在《声入人心》成功之前,人们很难将美声和综艺联系在一起,当时加入这个节目,你不觉得是种冒险吗?

   廖昌永:当时节目组的总导演、总制片专程来上海找我,说要做这样一档节目,征求我的意见。我本来对选秀类节目是有担心的,但是聊完发现,他们与我的很多想法不谋而合。

   现在的电视节目同质化太严重,音乐节目几乎全是流行音乐,而且看来看去就那么几个人。“好声音”当然是需要的,但我特别希望也能有“好歌剧”“好戏曲”,而不是只有单一品种。

   目前社会上对古典音乐,对歌剧和音乐剧的了解是非常片面的,特别是对学院派的教学很多人不了解,如果有机会能够展示我们的古典音乐,展示我们对于人才培养的过程,特别是对艺术家的培养,大家对学院派就会有更多的了解。

   另外,大家对美声也存在误解,甚至包括很多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认为歌剧演员只会唱外国的咏叹调。所以,我也想把节目当成一个科普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学院派,了解古典音乐,了解学院派的教学规律和过程。至少,让他们知道现在我们的歌剧演员、音乐剧演员,不全是胖胖的,站着不动的。

   记者:节目中有不少歌单都是现在的流行音乐,你觉得美声能够唱流行吗?

   廖昌永:很多人对美声有约定俗成的误解,认为我们歌剧演员就只能唱歌剧,要是我们唱了流行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其实,我曾经在十年前出过两张唱片,一张是《情释》,另一张是《情缘》,都是流行歌,当时我在做这两张唱片也有很多人不了解,说我怎么突然唱起流行歌来了?后来跟我的老师周小燕先生讨论,周老师问我怎么唱,我说用美声唱,周老师说我支持你。

   其实歌曲的演唱,从发声的技术上讲,是分成通俗、美声和民族,但是,归根到底,不论用什么方式演绎,都是为了唱好听。我当年跨的是演唱技术的界限,但更多的是,跨界之后,我们要做的是借鉴。所以我的“跨借”是“跨越借鉴”。

   我希望用美声的发声技术来丰富一首歌曲的层次、色彩,从而增加歌曲的张力。我是把它当做一个艺术歌曲在唱,所以我唱出来势必跟流行歌曲有不同,因为我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演绎这首歌。

   在节目中,我们年轻的歌唱家唱流行歌,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以。两种唱法会有碰撞,碰撞后一定有火花产生。另外,唱流行音乐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我们如何把歌唱得跟莫文蔚不一样、跟李宗盛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的原创力,而不是单纯的模仿。

   对于流行歌手来说,他们也需要歌唱技术的支撑,如果只是凭着天赋,没有系统的训练,那唱出来的流行歌曲可能会比较单一,可能不会长久。如果有歌唱技术、音乐修养等各方面来保证,他们能够走得更远。

   记者:这些年你一直在做哪些将古典与流行融合的工作?

   廖昌永: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做了“中国艺术歌曲百年”音乐会,“毛泽东诗词艺术歌曲”音乐会、“风雅颂”范曾诗词艺术歌曲音乐会等。去年和今年,我又分别做了《春思曲》《我爱这土地》等作品,作品出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于是我们乘胜追击,在去年还举办了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也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那次比赛的筹备工作其实很紧张,从发布消息到报名到比赛,只有短短一个月不到,但来自全球的报名参赛者多达627位,最终我们挑选了60位来上海参加复赛决赛。我们还对决赛进行了网络直播,观看量很可观,在业内也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的第一届比赛,能得到这么好的反响,真的非常欣慰。

   这两年,我们在林院长的带领下,陆续创作了《汤显祖》和《贺绿汀》两部歌剧,都是100%上音原创的作品。其中《汤显祖》还于今年初受邀参加欧洲青年歌剧节的开幕演出,这是中国的艺术院校第一次受邀参演,一演就是开幕演出。演出结束后,当地专家、同行们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的原创歌剧《贺绿汀》更是被评论为艺术性、革命性、思想性兼备的优秀作品。

   记者:从学生到老师、到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你如何传递这份师生温情?

   廖昌永:我的老师们无私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我,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这种传授,伴随着深厚的爱。当我只是个歌唱家时,我或许不会想太多,但自从从事教育工作后,角色的转换让我更丰富了,我需要更认真地思考,如何把我从老一辈歌唱家那里得到的经验和爱传递给下一代。

   老师是我一辈子的职业,我希望每届学生都能成才,希望舞台上不只我一个人在歌唱,而是百个、千个、万个人在歌唱,而且唱出各自的特色。

   记者:你怎么评价你的这些学生? 

  廖昌永:他们都在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丰满、夯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修养,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为底色,展开和国外同行的交流。

   今天的年轻人和我们当年所经历的很不一样。我是农村孩子,很能理解一些歌中所唱的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而我的学生们大都是城里长大的孩子,不能理解这些。但你不能把自己的感受硬塞给他们,而要不断去启发他们,让他们把内心最真实的情感焕发出来,这样唱出来的,才是他们自己的歌,才符合这个时代的气息。这是今天做老师必须要做好的一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