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何占豪 今年是《梁祝》创作60周年 民族音乐要符合当代审美情趣,过分炫技是致命伤

发布日期:2019/7/8 10:09:48    
  

何占豪 今年是《梁祝》创作60周年

民族音乐要符合当代审美情趣,过分炫技是致命伤


   何占豪,我国杰出的音乐家,著名作曲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曾在浙江省越剧团乐队工作,后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班学习小提琴,并和几位同学组成“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探索小提琴作品创作和演奏上的民族风格问题。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毕业后,转入作曲系,随丁善德学作曲。除《梁祝》外,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交响诗《龙华塔》、越剧《孔雀东南飞》的音乐等,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我”与《梁祝》

   “大湖之约”现场,何占豪回忆说,《梁祝》是1958年自己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一起创作的。“当时也没想到这支曲子能风靡大江南北。《梁祝》里非常美的旋律都来自我们民族传统的戏曲,是用情至深之音。”

   何占豪是浙江诸暨人,从小听越剧和绍剧长大。在家乡音乐的熏陶下,他12岁进到浙江文工团当演员,后来转入浙江省越剧团乐队。1957年,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成为管弦系小提琴专业的一名学生,在小提琴演奏的民族化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梁祝》一曲吸收了中国传统戏曲精华,辅以西方音乐作曲技巧,曲调凄美婉转,以情动人,是中国传统乐曲与西方器乐完美结合的典范。在何占豪看来,创作《梁祝》的最初动因来自农民。“当年我们下乡给农民朋友们演出,他们听不懂什么交响乐,都爱听越剧、沪剧。后来,我们从越剧中获得灵感,写了四重奏的小梁祝,这就是小提琴协奏曲版本的雏形。”

   何占豪作品众多,它们中西交融、雅俗共赏,旋律优美感人,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经常被国内外许多交响乐团、民族乐团演奏。而脍炙人口的《梁祝》已成为世界上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

   记者:今年是《梁祝》创作60周年,回首这60年的创作与传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何占豪:我创作《梁祝》时的出发点就是让更多老百姓喜欢,让老百姓能听懂。我越来越感到,中国音乐是有魅力的,我们的先辈是有创作才能的。这些美好的音乐都是老百姓创作出来的。几十年最深的体会就是,这部作品是中国戏曲界、音乐界几代人的劳动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记者:您多次强调,要创作让老百姓“听得懂”的音乐,但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何占豪:音乐本身是美,是情,是用美的音乐来抒发感情。全世界的人们都喜欢有特色的音乐。中国音乐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才会受人喜欢。所谓百花齐放,我们也是花,是一朵大花。《梁祝》受到世界的喜爱只是因为它有特色。

   记者:有人说,60年来,《梁祝》的影响力依然代表着中国音乐的巅峰水平?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何占豪:60年了,《梁祝》还那么红,其实我并不开心。如果十年能出一个精品,60年可以出6个精品。为什么好的作品出不来?真正的经典老百姓才会传唱。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最好的评委是人民大众。

   记者:其实您从学生时代就在做中西音乐合璧的探索,《梁祝》就是这种探索的产物,可你似乎并不以它为傲,为什么?

   何占豪:有一次在香港接受采访,记者问我对《梁祝》的感受,我直接告诉对方:《梁祝》让我遗憾了一辈子。其实《梁祝》之后我的很多作品,交响乐《龙华塔》、二胡协奏曲《蝶恋花》、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陆游与唐婉》等,在思想性上都比《梁祝》深刻。《梁祝》不过是两个知识不全面的学生的初级探索作品,现在却被“神化”了,《梁祝》只是“久演不衰的作品”而已。

   记者:可为什么偏偏《梁祝》能久演不衰?

   何占豪:因为《梁祝》中的音调就是人民群众中的音调,就是群众的语言,这个东西不用去宣传,去炒作。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去农村演奏,拉国外的曲子,拉完以后问,好听吗?大家都说好听,可是问听懂了没有,大家都说听不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梁祝》曲子的谱写其实也是从大量地方戏曲中获取的灵感,你能在《梁祝》中发现很多戏曲名段的影子,那些音乐语言我非常熟悉。

   记者:您常说“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音乐领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您怎么理解?民族音乐的出路一定要和西洋乐接轨吗?

   何占豪:在艺术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优秀的艺术品种。我们听交响乐、听美声,外国人也在听我们的京剧。当年,我用小提琴演奏《梁祝》,国内很多人都不知道小提琴这种乐器,他们听了《梁祝》,就觉得能够演奏出如此动听乐曲的乐器肯定好。以前我们还没有合唱的形式,但是《黄河大合唱》多雄壮;以前我们还不会跳芭蕾舞,但是《红色娘子军》跳得多好看。

   我们的国家是音乐之乡,但我们的音乐技巧这些年落后了,这必须承认。今天把南音现代化交响化,成不成功大家都可以评论,关键是要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音乐成功之路,让大家都来改革创新,让传统音乐被更多的现代人喜欢。 

有感情,有生活,才有音乐

   记者:近年来,一些活跃在国际乐坛的“海归”音乐人回国后却遭遇“水土不服”,很多观众对于他们身上的“先锋”标签并不买账,为什么?

   何占豪:改革开放后,有一批音乐学生从学校里跑出去,接触国外先进的音乐创作。这代人很有才华,但他们在最长知识的时候却脱离了中国的土壤,民族音乐的底子薄弱。他们被称为著名音乐家,可他们有哪一部作品在群众中生根开花?有感情,有生活,才有音乐;而现在,乐团不想演奏、指挥不愿意执棒、观众不喜欢听的“三不作品”却充斥市场。一些“学院派”总认为,只有在音乐学院、只有靠音乐技巧才能产生音乐,这样想就是本末倒置。真正了不起的音乐,不是出自哪个音乐家之手,而是来自民间。

   记者:您向来倡导民族音乐现代化,在这个多元社会,现代化突破口在哪?

   何占豪:一是指题材的现代化。民族音乐要为现代社会服务,比如反映和谐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尚。我们也可以选择反映民族英雄思想、对国家的责任感、对人民的热爱等历史题材。

   记者:能否用一个具体的题材来做说明?

   何占豪:我一直想写为建立新中国付出生命的人们,如我从小就崇拜的民族女英雄秋瑾,为什么她被清军杀害前会写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我尽可能正确地解读她,将她忧国忧民的思想用音乐表达出来。将先辈多么希望人们觉醒,建立民主社会的愿望写出来,使当代青年理解和产生共鸣,那实际上就是现代化。   记者:除了题材,还应该在哪些方面有现代化的突破? 

  何占豪:要适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尤其是青年。人们对音乐的欣赏习惯在改变,过去工业不发达,乐器也简单,像古乐南音的代表曲目《八骏马》主要用琵琶、二胡、箫等四种乐器来演奏。而如今,用交响乐能表现出万马奔腾、疾驰如风之感,现代人听觉系统变得更为丰满,古人的标准显然满足不了了,大家不喜欢嘛。所以要将先辈的音乐思想用现代技巧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