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练好基础性的练习曲,解决技术再来讨论音乐!

发布日期:2019/3/12 13:32:04    
  

练好基础性的练习曲,解决技术再来讨论音乐!

 

 

 

    郑石生,小提琴教育家、演奏家。1950年进上海音乐学院,1955年进中央音乐学院苏联专家班学习。1992年夏季邀请参加美国德克萨斯州音乐节,多次举行独奏会、奏呜曲音乐会及公开讲课,受到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及报刊的高度评价。他的演奏不仅受到国内听众的热爱,也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十分推崇。不论演奏何种风格的乐曲,都有自己磨炼的光彩与独到的见解。处理乐曲,结构严谨,对比鲜明,演奏大型乐曲更是气势磅,一气呵成。

  郑石生治学严谨,他除在了讲解之外,还亲自示范所有的作品。他的讲解与演奏毫无保留,不管是专业小提琴学习者还是业余学生,都能从中获益匪浅;而他所编订的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的协曲,萨拉萨蒂等人的一批乐谱,饱含了郑石生多年的心血。这些乐谱是他数年研究的结晶,里面许多引法、指法都是他总结自己多年演奏的经验所编订。他的五十年教学生涯如同演奏生涯一样辉煌,他的学生在国内外比赛获奖无数人次,遍及国内外各大著名交响乐团及著名音乐院校担任骨干。

无论一条音阶还是一首曲

都要先把基础练习好

  郑石生有丰富的演奏经验,也使得他的演奏有鲜明的特点。首先,他非常重视演奏时的发声技巧。在自己的演奏和教学中,他始终重视发音技巧,无论是一条音阶还是一首练习曲,他始终把发音的训练贯穿始终。在教学时,他时常提醒学生们注意弹弓的分配、运功的速度和力度。他还注意自己拉琴时发出的声音是否纯净、厚实、明朗。

  其次,在指导学生时,郑石生重视左手的按弦,特别是高把位时,郑石生要求学生在高把位时左臂要内转,把左手手指倒扣在琴的指板上,这样指头就能有力量集中在指尖上,这样声音自然就饱满而厚实了。

  曾受过郑石生教导的学生认为,郑石生能够培养出如此多符合国际乐团需求的乐手有其必然性。“他是一位能给学生打下扎实基础的导师,他有一系列非常严格且独到的训练方法,对音乐的处理和讲究,指法、弓法都非常务实。他会布置非常多基础性的练习曲,等你把技术上的问题都解决了,再来跟你讨论音乐。”在学生的印象里,郑石生教学非常严厉,“如果达不到要求他会毫不客气地开骂,曾经还把学生的乐谱直接从四楼扔了出去。虽然近几年年纪渐长,脾气变得温和了许多,但要求还是很高。”

  “郑老师总说我不按规矩来,总是要打断我纠正我;我自己也觉得被束缚,觉得怎么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时间久了慢慢互相适应了,他会给我比其他学生更大的自由度,预先告诉我怎样是绝对不可以的,我也知道他的界限在哪里,我还是会发挥,但会找到更好的方向。而且我确实服他,觉得他是对的。”郑石生的学生表示,“无论拉琴还是做人,他对我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就算学生成不了演奏家

也能带动更多的音乐教育

  郑石生对学生的发展处处上心,除了专业水准上的把握,也会因为学生的文化课没有达标而限制他们在外的演出数量;而当学生有演出时,他几乎场场必到,演出后除了对音乐处理、演奏水准做出评判外,他甚至关心学生的服装、上场的步伐和鞠躬时的表情。

  乐评人李严欢这样评价郑石生的教学:“他是为学生终生的长远规划来设定他的教学课程,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能够让学生走得更长远, 现在一些教师难免抱着几分功利心,想学生多获奖,按培养独奏家的路数去培养。他的学生都在乐团里发展得很好,但成名的不多,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太响亮。”郑石生对小提琴钻研得很深,在弓指法上有很多独到的体会,在中国教学领域是开创性的。

  他不仅在多年前就发现了大量泛音指法,而且能演示出来。更可贵的是,教学上他坚决不做“好学生的垄断者”。他从来不挑学生,对教基础差的进修生也一样尽心尽力,因为“他们成不了有名的演奏家,但他们学好了回去,能带动更多地区的音乐教育”。

  郑石生坚持不带任何私人学生,为的是把更多精力留给学校那些学生。除了他自己的学生,他学生的学生、同事的学生,只要身边人开口求他指导,他一定不计时间地有求必应,因而他的琴房总是排得满满当当。

  除此之外,郑石生很鼓励举办少儿小提琴比赛,他曾在采访中表示,这是在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表演的机会,同时也是给专家、基层的老师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实际上也是促进了小提琴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