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100余年的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 流淌着吉普赛千年风情

发布日期:2019/3/5 13:32:03    
  

100余年的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

流淌着吉普赛千年风情

 

 

 

  背景赏析

  《流浪者之歌》也被译为《古普赛之歌》,是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代表作。帕布罗·德·萨拉萨蒂,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他的演奏技艺精湛,音色甜美纯净,因而被后人称为“帕格尼尼再世”。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独奏曲和协奏曲,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代表作品为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阿拉贡霍塔》等。

  而这首《流浪者之歌》是十九世纪一首以匈牙利风格的旋律为主题写成的,但也有人说是萨拉萨蒂在其家乡西班牙旅行时,吸取了当地的吉普赛人的某些民歌为素材写成的。这首曲子旋律优美动人,节奏华丽,充满了伤感与悲愤,通过高深的小提琴技巧,使之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让人听后心驰神荡,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

  曲式分析

  《流浪者之歌》全曲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中板,c小调,4/4拍,由强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就这样,萨拉萨蒂的流浪者出场了。这一部分很短,是全曲的引子。在序曲中,独奏小提琴在G弦上强劲地奏出了用典型的含有两个增二度、四个小二度的吉普赛音乐调式写成的饱满而又带又装饰性、宣叙调般的主题旋律,这个旋律沉重、悲怆、惆怅、凄楚,带有悲剧性色彩,一下子就勾画出了流浪的吉普赛人忧郁又刚强的民族性格它不仅是序奏的主题,也是全曲的灵魂。

  演奏者在演奏引子部分时,情感的表达时尤为重要的,萨拉萨蒂正是在创作这一部分时,将听众引了自身的情感世界促使听众出现情感共鸣。

  第二部分:缓板,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以变奏和反复做技巧行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显示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这部分,管弦乐并不明显,始终以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题。

  第三部分:稍为缓慢的缓板,2/4拍子,小提琴装有弱音器,奏出了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的情绪达到极点。

  在整个乐曲当中,第三部分处于转折点,也是情感表达的高潮。《流浪者之歌》在这个乐段情感表达主要为悲伤,小提琴演奏者需要采用弱音器进行演奏,与先前演奏截然不同。演奏者还需要注重空弦音的共鸣,这就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尽可能多使用滑音。此外,《流浪者之歌》在这一部分主要描绘的是吉普赛人生活困苦,演奏者通过音量将其悲伤的情绪充分表达出来,促使听众体会无法解决温饱的境地,引起听众的心灵共鸣。

  第四部分:2/4拍子,急变为极快的快板,有与第二、三部分形成明显对比的豪迈性,反映出吉普赛民族性格的另一面——能歌善舞。以管弦乐的强奏作为先导,小提琴演奏出十分欢快的旋律,右手的快速拨奏与高音区的滑奏无比欢愉;这一旋律告一段落后,又用小提琴的拨奏开始新的旋律,接着是由十六分音符的断奏所构成的像游丝般的旋律,充满舞蹈气氛;然后以更具技巧性的拨奏再现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结束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