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左宏元 跟着听众的审美变化去创作 “我写的歌没有相同的,但都是‘中国味儿’”

发布日期:2019/1/28 10:51:06    
  

左宏元 跟着听众的审美变化去创作

“我写的歌没有相同的,但都是‘中国味儿’”

 

 

 

     左宏元,笔名古月,中国台湾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演员。1930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祖籍湖北省大冶,后于18岁时因故离开家乡,来到台湾。毕业于政工干校音乐系,其后留系任教十多年。曾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并发现和培养了邓丽君、齐秦、凤飞飞、高胜美、黄舒骏等一大批著名歌手,与著名词作者庄奴、著名作家琼瑶被视为我国台湾影视音乐巅峰的创造者。

 

  提起左宏元的名字,恐怕很多人并不知晓,但是提起他创作的歌曲,恐怕却无人不知。从最早的《蜗牛与黄鹂鸟》,到后来邓丽君演唱的《美酒加咖啡》、《彩云飞》、《千言万语》、《海韵》、《你怎么说》、《谢谢你记得我》、《月朦胧鸟朦胧》、《忘不了》……还有凤飞飞的《如果你是一片云》、《一颗红豆》,更有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婉君》等电视剧中的歌曲,以及张学友演唱的《我等到你花儿也谢了》,万沙浪唱的《娜努娃情歌》和沈雁首唱的《踏浪》等等,其实都出自一位作曲家之手。他就是曾经创作过《今天不回家》、《千言万语》、《你怎么说》、《青青河边草》、《蜗牛与黄鹂鸟》、《踏浪》等名曲的我国台湾著名作曲家左宏元。

邓丽君、《新白娘子传奇》的幕后功臣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第一个把邓丽君带进商业唱片界的就是音乐家左宏元,他为邓丽君创作的《千言万语》、《海韵》、《我怎能离开你》等歌曲脍炙人口,邓丽君也是因为演唱了他的歌而声名大噪。左先生谦称自己“做了一辈子平凡的音乐工人”,虽然捧红了众多歌手,但是和他们的来往并不多,他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创作上。尽管如此,与邓丽君的交往仍是他心中永恒的记忆。

  左宏元和邓丽君之父是结拜兄弟,年轻时两人经常约着去跳舞,但邓爸从未向左宏元提起,家里还有个女儿会唱歌。有一天,邓爸爸带着左宏元去了一个京剧晚会,开场是一个小女孩唱歌,这个小女孩正是14岁的邓丽君。左宏元回忆说:“我就问邓丽君要不要学唱歌,她说我不要学,什么歌我都会,我又问假如有电视剧要你唱呢,她说好啊。”于是16岁的邓丽君在左宏元推荐下演唱了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的主题曲。1973年,琼瑶小说《彩云飞》搬上了银幕,片中的插曲全部由左宏元负责,除了主题曲《彩云飞》外,还有《千言万语》、《我怎能离开你》等插曲。当时,左宏元决定让出色演唱《晶晶》的邓丽君来继续演唱,但是琼瑶并不同意,她认为邓丽君太年轻,无法表现歌词的深意。但左宏元认为邓丽君很有能力,还替她拍胸脯保证。结果,不满20岁的邓丽君果然不负所托,准确地抓住歌曲中的情感,这首电影插曲不但在台湾大卖,在东南亚各国也受到歌迷的热烈欢迎。从此,便为邓丽君的音乐之路,打下了基础。

  从儿童歌曲、流行歌曲到戏曲音乐,左宏元的创作无所不包。这么多年下来,到底写了多少歌,他自己也算不清。

  小调风格,是左宏元区别于其他作曲家的地方。他擅长在音乐中加入闽南地方戏曲元素(如歌仔戏)、传统的五声音阶,再配上千回百转的转音,韵味十足。所以左宏元的不少作品都能看到戏曲的影子,最耳熟能详的,就是《新白娘子传奇》。

  左宏元还记得,台视经理当时求着他将片头、片尾曲换成黄梅调,“他说黄梅调要应该是黄梅调味道,现在电视剧不像电视剧,说它是戏曲又不是。我说那样可能就没人看了,经理简直要跪下来哭了。他怕万一播出后收视不好,他这个经理就做不下去了。”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配乐,算上片头曲和片尾曲,左宏元共为此剧写作12首歌曲,唱段103段,各种变奏版本的纯配乐无法确计。这些歌曲糅合了他自创的新黄梅调、京剧唱腔元素,配合了故事情节发展,渲染了人物内心情感。所有唱段均为12首歌曲的变体,会随剧情发展、人物情绪填上不同的词。几乎每集都有新黄梅调唱段,被观众称为“新黄梅戏”。

  “我的老家在湖北,这里的地方戏曲对我影响很大。我从小跟着父母一起看戏,这些音乐素材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我的血液里,跟着我一起到了台湾,于是就有了这些很特别的影视音乐。”左宏元说,“老祖先有很多好东西,我们中国有几千年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

“要传承我们的

音乐文化

  记者:左老您一辈子创作了这么多经典作品,这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左宏元:我从前一直写到现在,我最大的缺点好胜心强,所以我的歌曲第一句就在考虑市场,所以我写的歌曲都是上口、简单的。我20岁以后就开始写歌曲,写儿童的歌曲,我们小时候听到长辈告诉我们龟兔赛跑,我们就把它改成《蜗牛与黄鹂鸟》。黄鹂鸟多聪明啊,蜗牛太慢了,我出去玩一玩,我再不要跟你比了,但是后来蜗牛就爬上去了。

  记者:左老写作谱曲能从很小的事情里面,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看您的《踏浪》,“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的走过来,请你歇歇脚,暂时停下来”,真的很轻松。《踏浪》这首歌是不是也表达了您的思念?

  左宏元:其实写的就是我刚到台湾的故事,但我唱的还是家乡的调子,“山上的山花儿开呀”,在那种离开自己安身的土地,“何处是你家,何处是儿家”的心情下写了这首歌,但是因为我不喜欢从前那种哀伤的调子,我喜欢平淡的,把自己讲出来。我是看花的,我也是过客,人生中每个人都是过客。但是我们要传承我们的音乐文化,不能我是过客我就不管了。过客是过客,但是你的责任还是要完成。

  记者:您觉得现在电影音乐作品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创作理念上有什么不同吗?

  左宏元:要说不同,根本原因是观众的审美提升了,你用旧的东西给他吃,他不会接受的。现在有些电影完全是为现代观众设置的,但是现代观众长大成人后,他们又不喜欢了。所以我们要憧憬,科学上叫虚拟,未来世界怎么样。这是对的。古代的好的思想观念在未来的世界还应该是主角。过去,谁能想到把头剃光的人当主角?美国演员尤尔·伯连纳做了尝试,引起轰动。他的好多戏,侠客、国王都是光头,走在前面就可以站住脚,但不是永远有用,昨天的成功不代表明天的成功。

  记者:您现在还有创作作品吗?

  左宏元:有啊,很多,有歌曲、电影,也有歌剧。我的创作还是中国味道,但是我又把它提升了。我希望情歌也能加入摇滚的元素,不能让观众都是听慢歌。一首歌从头到尾都是慢节奏的,他不喜欢了,唱到某个部分要变,才能激发他,刺激到他。但是两个味道怎么能够串联起来?就要去修饰。我写的歌没有相同的,但都是中国味,有很多变化,里面装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从前“吃过的”,像相声,京剧等等。你首先要“吃下去”,“吃下去”还要敢用。《今天不回家》就是从京剧的“西皮导板”曲调化来的,它音符多你就把它简化下,老祖先有好多好东西。我们中国有几千年文明的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得了,就看怎么配合今天的节奏。现在是节奏的时代,是动的时代,而古代古典美是静的时代,人们不喜欢太吵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