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坚守艺术教育发展规律 突出地域特色助力学科建设

发布日期:2019/1/8 14:02:59    
  

坚守艺术教育发展规律  突出地域特色助力学科建设

 

 

  近日,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论坛召开,本届论坛的与会代表,有的来自综合类大学的艺术院校或是师范类大学的艺术院校,还有的来自专业艺术院校(包括单科艺术院校、综合艺术院校)、民办艺术院校等,与会人员面临的问题以及关注的焦点是较为一致的,试图寻求特色化、差异化办学。

  北京城市学院副校长、文化学院院长籍之伟探讨了艺术教育特殊的规律性和国家分类管理的机制问题,他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大形势下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方面对艺术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提出当前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标准问题:“艺术教育应明确培养什么样的艺术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

  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李丕宇针对艺术学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艺术学自身独立的评价体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谈到,美术学和设计学都是单一学科,而戏剧与影视学实际上是三个半学科的合并,包括戏剧学、电影学、广播电视学以及戏曲学,这为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带来很大问题。在学科评估中,导致各学科含量完全不同。“有专家指出,这体现了宽口径合并的理念。我认为从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说,应该分成8个一级学科。另外,我建议在艺术学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置具有民族特性的学科,这对保护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构建学科话语权等方面将大有裨益。比如,在广西地区可将壮族音乐作为一个学科。”李丕宇说。

  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辉是理工科出身,他作为一名跨界专家是首次参加高峰论坛。他以软体乐器设计为例,介绍了艺术与科技深度交叉融合的理念,以及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取得的成果。

   广西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陈坤鹏围绕学校的具体做法,提出艺术院校的文化自信以及打造民族地域特色创作、民族音乐传承等理念,同时强调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吉林艺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任慧丹谈到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中,各类型艺术院校要找准定位进行特色办学。

  吉林艺术学院作为综合艺术院校,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育工程。任慧丹指出,特色办学通俗来说,就是人们第一次来到学校,它有自信展示的是什么,以及人们离开时深深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如广西艺术学院的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漓江画派精品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校在科研创作、服务社会方面注重东北民族地域特色风格的彰显。如戏曲学院的东北二人转、吉剧课程;舞蹈学院教学中融入东北秧歌的舞蹈元素。”任慧丹介绍道。

  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陈吉风在闭幕式的论坛总结中说到:“讨论中大家认识到高等艺术教育未来发展背景特殊、意义空前,主要体现在三个前所未有:高等艺术教育学科地位的提升前所未有,国家教育部对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文化产业发展和艺术人才的特殊要求前所未有。应坚守艺术教育发展规律,结合所在地域文化内涵,增强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自觉、自信,在国家将教育放在重要战略位置的大背景下,寻求更多维度的对接、更深程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