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莫华伦 从抒情男高音到戏剧男高音 机会往往仅一次,成败只在一瞬间!

发布日期:2018/12/24 13:40:48    
  

莫华伦  从抒情男高音到戏剧男高音

机会往往仅一次,成败只在一瞬间!

 

 

  莫华伦,19581031日出生于北京市,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享誉世界的歌剧表演艺术家,毕业于美国夏威夷大学音乐系和曼哈顿音乐学院。1987年至1994年,签约德国柏林歌剧院,任首席男高音,从此开启了他在欧美歌剧舞台上长达十余年的灿烂星途。他曾在数十部大型西洋歌剧中饰演主角,包括《弄臣》中的公爵、《茶花女》中的阿尔菲瑞德、《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伯爵、《绣花女》中的鲁道夫等等,演唱歌剧角色近百个,是首位登上最负盛名的伦敦歌剧院舞台的华人歌唱家。被西方的音乐评论家赞誉拥有一副优美又特殊的、戏剧性抒情男高音的歌喉,被称为“华人第一男高音”、“中国的帕瓦罗蒂”。

 

  能够站在伦敦歌剧院、柏林歌剧院等世界歌剧舞台上的,除多明戈、帕瓦罗蒂等之外,还有一个值得国人骄傲的名字——莫华伦。

  莫华伦,世界歌剧舞台上能够和西方歌唱家同台竞艺的、为数不多的中国男高音歌唱家,自从他在柏林歌剧院作欧洲首演以来,他的演唱行程遍及世界各地,曾于巴黎歌剧院、罗马歌剧院、悉尼歌剧院、俄罗斯大剧院等著名歌剧院中献艺,并在多届CCTV青歌赛中担任评委。

  莫华伦现任香港歌剧院艺术总监,广东省音协第九届副主席,福建大剧院艺术总监,澳门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德国柏林歌剧院首席男高音,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客席教授,香港特区政府港台文化合作委员会委员。他创立了香港歌剧院,并第一次将原版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带入中国。

不惧怕当小“角色”

学音乐不只天赋还有努力

  记者: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歌唱家,你认为一个音乐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莫华伦:学音乐除了需要天赋,还需要后天的努力。成功的关键是靠自己努力。一个人不管选择什么,只要尽自己所能,就应该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要一步一步来,我也并非一步登天,音乐是要真功夫的,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学好。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如果唱得不好,马上就会被轰下台。所以那时候,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如果在30岁之前我在音乐上一事无成,那就改行。实际上,我在学生时代做导游一个礼拜就能把整个月的消费全部赚回来了。后来我去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攻读硕士时,就在美国最有名的大都会歌剧院小卖部勤工俭学。整整3年,上班时,我就在工作之余看那些“大咖们”排练,晚上下班就看演出,一边看一边“偷师”。

  1987年,我去了柏林歌剧院做驻院歌手,一唱便是7年。刚开始时,别说主角,连上场的小角色都很难拿到。直到后来,我熬到做“预备演员”,演了整整两年半的“小角色”后,最终机会来了,有一次剧院演威尔第歌剧《弄臣》时临时缺男高音,他们问我能不能演?只给我3天时间,没有任何排练。当时我已经完全准备好了,因为此前在其他小场馆也唱过,结果便一炮而红。随后“大角色”也接踵而来,学徒生活就此结束。如今,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我是柏林歌剧院第一个唱主角的中国人。从学徒到主角,期间很难熬,但肯吃苦、勇开拓,就会有成功的一天。所以我老跟年轻人说,“机会一定会有的,但机会来的时候你必须充分准备好,因为好的机会往往一生中只有一次,成与不成就在那一瞬间。”

  记者:据说在柏林歌剧院,有一段时间你曾当过帕瓦罗蒂的“预备演员”,那段经历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莫华伦:非常难忘。1987年是帕瓦罗蒂最红的时候。那时他太忙了,我就担任他的“预备演员”彩排,他经常在下面听我唱,然后给我解释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而且他演出的时候,每次都让我靠近一点看他的发声,让我收获很大。有那段经历之后,我的歌剧生涯走的可以说就是帕瓦罗蒂的路子:先是唱抒情男高音,到后来逐渐年纪大了才开始唱戏剧男高音。

中国歌剧发展喜人

歌剧与大众并无距离

  记者:许多乐迷反应和歌剧、古典音乐有一定距离,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莫华伦:有人把古典音乐称为严肃音乐,我不认同。什么叫严肃音乐?英语的对应翻译是“serious music”,我听都没听过这个说法。英文里也没有“高雅音乐”这样的词。只有中国有这两种说法,一个是高雅、一个是严肃,但这恰恰是我很不赞同的两个词。人们应去除对歌剧的误解,不要怕听歌剧,不要把它看得那么严肃。歌剧其实就是用美好的人声把故事讲出来,就那么简单。西洋歌剧与中国的戏曲也没有区别,只是唱的语言、风格不一样而已。

  记者:你之前也在国外制作演出了中国的歌剧《诗人李白》等,中国歌剧在世界上受到的认可如何?你认为中国的歌剧事业发展的如何?

  莫华伦:当时《诗人李白》是在美国首演的,所以我们国家的歌剧事业是受全世界关注的。虽然歌剧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中国的,但我们的市场非常大,而且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作曲家啊!

  自从成立了国家大剧院,中国歌剧的制作水平整体往前走了一大步。国家大剧院在北京制作的歌剧数量是亚洲之最,比任何歌剧院都要多。经过6年的沉淀,很多作品的制作水平已达世界一流。看到这一点,我非常高兴。中国人是很聪明的,人家走了几百年的路,我们十年就走完了。就像改革开放一样,我们走得飞快。

  记者:你认为现阶段中国歌剧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莫华伦:中国剧院的发展速度现在是世界之最。现在全国各地都开始做歌剧,硬件设备基本上都已达到最先进水平。从软件上说,我国的歌剧制作团队也很棒,有很多原创歌剧。而且相对来说,原创歌剧难度其实很大、音乐更广、更偏戏剧性。虽然现在国内的剧院不乏好硬件,好的节目,但不少都缺乏资金运作,没有一个地方的古典音乐艺术是可以完全靠市场为生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人才问题。比如,目前中国演艺制作管理人员非常欠缺,因为在教育系统里并没有专门训练舞台管理人员的专业。我建议国内也开设这个专业,现在剧院多了,更需要这些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