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施光南 笔耕不辍书写改革开放赞歌, 心愿永恒赞颂祖国壮丽山河!

发布日期:2018/12/24 13:23:58    
  

施光南 笔耕不辍书写改革开放赞歌,

心愿永恒赞颂祖国壮丽山河!

 

 

  施光南,著名音乐家、作曲家,他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创作实践中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群众性相统一,为人民留下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作品。他坚持把爱国作为音乐创作的永恒主题,为人民书写创作,讴歌改革开放,谱写时代赞歌,被誉为“时代的歌手”。作品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重振民族精神的企盼,引起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奋发进取。他的代表作品有:《在希望的田野上》、《最美的赞歌献给党》、《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多情的土地》、歌剧《伤逝》、弦乐四重奏《青春》、管弦乐小合奏《打酥油茶的小姑娘》等。


天资与勤奋

成就了他

  1940822日,施光南来到了这个世界。对于每一对父母来说,肯定都希望孩子未来能够成为栋梁之才,但他们可能想不到的是,这个孩子身上居然有着丰富的音乐细胞,而且几十年后会进入中国最著名的作曲家行列。

  施光南曾经回忆道:“有人猜我是童子功,也有人说我是大器晚成,其实都不是。我小的时候家里颠沛流离,能活命就不错了,哪里顾得上让我学习音乐,更不用说什么练琴练耳了。幸运的是我遇上了一位女教师,她特别喜欢音乐,不知为什么注意上了我,说我对音乐敏感,模仿力强,格外注意对我的音乐启蒙。5岁那年的春天,我在课间随口哼了一阵即兴调,有心的老师赶紧用笔把谱记了下来。她说:这段旋律虽然不及莫扎特的神童曲,倒也挺有点春天的情趣,就取个名叫《春天》吧。”

  后来,这首施光南在课间随口即兴创作的《春天》,还在重庆市中小学歌唱比赛中获了奖。而这,就是施光南创作的第一首作品。

  施光南的父亲爱听京剧,经常会在工作之余哼上几段。从小,施光南就在父亲身边跟着听、跟着唱,耳濡目染之下,小小年纪的他居然能流利的、大段大段的背下许多唱词,甚至还能说出梅、程、麒、余等各派唱腔的艺术特色。在他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大会演,舞台上中华各族的民歌、民曲、民调应接不暇,施光南仿佛忽然来到了遍布珠贝的海滩,一下子不知道捡什么好了。对音乐极度敏感的他,在那时成为了一个民歌迷,一会唱一段河北梆子,一会又会哼上一段“四季调”。在那时,就连一些较为专业的人士都说施光南唱的“腔和调还挺像那么回事。”著名作曲家王立平曾经这样评价他,“光南是我们这辈人中民族音乐底子最厚实的。”但施光南却这样解释,“人家老问我从哪儿学来那么多民间旋律,其实都是搞音乐之前就哼熟了的调。”

  而施光南真正立志要从事音乐事业,是从他中学时开始的。他在回忆录中如此写道:“中学时的文艺社团曾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在戏剧组里演出过话剧《桃子熟了》,又曾参加过钢琴组,老师教给我钢琴的基本指法,对我考音乐学院前自修钢琴有很大帮助。高中的时候,学校正要举办全校文艺会演,当时我们敬爱的班主任积劳成疾,一次课上突发胃穿孔,倒在了讲台旁。老师刻苦工作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大家,大家为了回报老师,每人从不多的生活费中拿出钱,一人买了一个鸡蛋送给老师。我把这件事写成了歌《五十一颗鸡蛋五十一颗心》,并且在全校会演中集体表演唱,获得了金奖。正是因为周围这些感人的事迹,为我的音乐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我曾主编过油印刊物《圆明园歌声》,还用笔名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一些歌曲。这些创作实践增强了我作曲的信心,使我看到了自己在音乐创作方向的潜力,因此走上了作曲的道路。”

  那时的施光南虽然很有音乐天赋,但因为缺乏理论知识,所以曾被中央音乐学院拒之门外。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没有选择放弃,仅仅一年之后,他就已经是基础知识最好的班级里的“试唱练习”课代表了。此后,他考入了梦寐以求的音乐院校,七年寒窗,终成全校公认的高才生,是“天才加勤奋”的典型。

情与美是他的

创作精髓

  施光南创作的作品,题材非常广泛。他为工人、农民、战士写歌,为科技人员、老师和孩子写歌,为南极科考队员写歌,也为体育运动员写歌。在举国悲痛的日子里,他吟唱出人民对周总理的殷切怀念;而在胜利的时刻,他的歌曲响彻大江南北。施光南曾在回忆中表示:“为了让我的歌飞起来,我简直着了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创作中去,简直是有股使不完的创作傻劲。”

  施光南还创作了大量少数民族风格的歌曲,在一次校友聚会上,他向少年时代的伙伴们敞开心扉:“我要为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写歌,歌颂伟大祖国的幸福生活。”从中国乐坛迈向了世界乐坛,他不无感慨地说:“近年来,我国歌手屡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遗憾的是他们唱的都是外国名曲。我要写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气派的作品,让他们唱着中国人的歌去获奖,让中国特色的歌曲进入国际乐坛。”

  不管歌坛上的“东西南北风”,施光南始终执着地走着自己的道路。于是,我们看到他的歌剧《伤逝》问世了,我们又欣喜的得知,他呕心沥血费尽十年之功写出的大型交响乐曲《屈原》演出成功了。

  但与此同时,施光南又是一名清贫的音乐家。他不是没有改善生活条件的门路,面对去国外发展的机会,他果断地拒绝了:“我的生命在中国,我要为十三亿人民写歌。这是一笔巨大财富,创作的源泉。”

  在那时,他创作的《祝酒歌》仅得稿酬十五元,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曾在全国三十余家报刊转载,却也仅得稿酬三十元。在他病倒后,曾收到了一张为小英雄赖宁谱写歌曲的稿费单,也仅仅只有十元。一生朴实的施光南,曾这样写道:“我希望成为一名文艺尖兵,用自己的笔写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作品,用我的歌使青年人更热爱祖国,对未来充满信心,那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可是,施光南却倒下了。是清苦的生活,繁重的工作累垮了他。仿佛一部雄壮的交响乐曲,正当进入高潮时,却戛然而止,画上了一个巨大的永恒的休止符。

  施光南的朋友曾这样形容他,“他干起活来就像头牛,可以一整天在钢琴上不下来。”仅1979年,他就写出了一百多首反映人民心声、赞颂美好生活的歌。他在病逝时,抽屉里还有两百多首歌没有来得及发表。

  综述施光南音乐作品的美学特征,可以集中概括为“情与美”两个精髓:“情”,是爱国爱民之情,对祖国无限热爱的赤子之情,对人民的春晖寸草的反哺之情;“美”是施光南音乐旋律诱人的光辉,是他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艺术传统,并借鉴吸收西方音乐的优秀成果。施光南在他短短的一生之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音乐文化遗产,也为我们树立了高尚人格的精神丰碑,我们要永远纪念他,学习他,这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