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梁祝》钢琴部分的创作者和首演者 88岁钢琴家巫漪丽 用匠心诠释中国心、故乡情

发布日期:2018/12/18 13:55:19    
  

《梁祝》钢琴部分的创作者和首演者

88岁钢琴家巫漪丽 用匠心诠释中国心、故乡情

 

 

  巫漪丽,女,1930年出生,祖籍河源,现为美籍华人,旅居新加坡。中国第一代钢琴家、中国钢琴启蒙人之一。1954年,任中央乐团第一任钢琴独奏家;196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钢琴演奏家,曾在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著有《绣金匾》、《松花江上》、《百鸟朝凤》、《梁祝(选段)》等九首“中国风”曲目。

 

  有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她人生的每一步都充满传奇色彩:她6岁习琴,18岁便成为当时上海夺目的钢琴演奏家;她师从世界钢琴大师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意大利著名音乐家梅百器,与中国老一辈钢琴家吴乐懿、朱工一、周广仁、傅聪同门学艺;她是国家一级钢琴演奏家,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钢琴部分的首创人,也是用钢琴演奏这支曲子的第一人;她出身名门望族,88岁高龄,却从不带助理和随从,只身一人独步天下;她一生充满传奇,少年成名,获奖无数,却在中年选择激流勇退,甘当幕后教师;她性情优雅温和,不争不扰,一到钢琴面前却充满了力量,全世界都为她的音乐所折服;她虽大起大落,历经风雨,却从容淡定,用音乐谱写出一章“中国女性美的典范”。她说,音乐是有生命的,更是有营养的,它可以引领人们走上正道。她自己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走了80多年,这是她的“终身美丽”……她就是中国第一代钢琴家、中国钢琴启蒙人之一巫漪丽。

钢琴弹出来的人生

  巫漪丽出生于1931年的上海。她的祖父是兴中会登记在册的会员,外祖父当过上海商会会长,父亲巫振英早年留学美国,学成归国后成为当时国内一流的建筑师。母亲李慧英也接受过西式教育,思想开明。巫漪丽与钢琴结缘,源自六岁时跟随舅舅看的一场电影,男主角弹奏的钢琴曲萦绕在耳边挥之不去,小小年纪的她竟然失眠了。巫漪丽回忆说:“当时看的那个电影里面,有一个白发老爷爷,他演奏了一首曲子,因为他反复演奏,所以我就记住了。后来才知道这个曲子原来是肖邦的《即兴幻想曲》的一个主题,所以这个调子就使我感觉到钢琴是个很美妙的东西。我就跟我妈妈说,我说我要学钢琴,而且我说我一定好好练。妈妈拗不过我,就同意我学琴了。”从此之后,巫漪丽就开始了钢琴学习之路。当时,即使是在繁华开放的上海滩,钢琴也是个稀罕物。虽然花费不小,父母还是全力呵护着巫漪丽的学琴梦想。

  自学琴之后,钢琴自始至终是巫漪丽生活的主旋律。巫漪丽初中就读于上海清心女子中学,即现在的上海市第八中学。入学伊始,母亲便找到校长,说巫漪丽要上钢琴课,会和学校课堂时间冲突。当时清心女子中学的校长也热爱音乐,得知巫漪丽是跟着钢琴大师梅百器学琴,更是特意给她安排了课外辅导,使她在不耽误钢琴课的情况下,赶上学校课堂的进度。高中时,巫漪丽选择在上海培成女子中学,即现在的上海戏剧学院附中读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培成女中是半天制教学,能够保障她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练琴。“我小时候练琴从没觉得枯燥,也没偷过懒,一弹钢琴就会很开心,这应该是我和钢琴之间的缘分。”巫漪丽说。

  日复一日,春去秋来,随着双手在琴键上起起落落,巫漪丽的钢琴功底也日渐深厚。18岁那年,她第一次登上万众瞩目的舞台,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是在上海兰心大戏院,当时上海的音乐殿堂。但巫漪丽并不感到紧张,“只是第一次面对那么多人,觉得很新奇”。此后便一战成名,演出的巨大成功,让巫漪丽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上海滩,她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最年轻的女钢琴师”。

  此后,巫漪丽的琴声走得越来越远。1954年,她离开上海,北上抵京,正式加入中央乐团。一年后担任中央乐团第一任钢琴独奏家。1962年,她获评国家一级钢琴演奏家,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在此期间,巫漪丽开始在全国巡回演出,除了西藏,各个省份几乎全部去过。那个年代,古典音乐鉴赏对于大众而言,尚处于启蒙阶段,甚至很少有人认得钢琴。巫漪丽回忆道:“一次在重庆演出时,钢琴放在舞台中间,结果有人跑来问,那个黑柜柜是干什么的?我们就把琴盖打开,露出琴键,给当地人讲钢琴怎么发出声音来。”

  巫漪丽还多次代表我国到波兰、丹麦、印尼、缅甸等国演出,或为访问中国的外国领导人演奏。1954年,印度时任总理尼赫鲁访华,巫漪丽担任欢迎仪式的钢琴伴奏。因天气严寒,巫漪丽的双手“冻成了胡萝卜颜色”,手指冻僵不能屈伸,无法连续弹出So Fa Me Re Do,只得用拳头划过琴键。现在回想,巫漪丽笑谈:“我可没学过用拳头‘划’琴,这都是急中生智。”

  钢琴,不仅给巫漪丽带来了无限荣耀,也让她结识了一生的挚爱、中央乐团第一任小提琴首席杨秉荪。两人在北京成家,无论收入有多低,住得有多挤,有琴的地方就是舞台,琴瑟和鸣,就是幸福的日子。有一些文章里面评价说巫漪丽在跟杨秉荪一起合作的时候,在舞台上总是甘于做绿叶,巫漪丽对此表示,我愿意做绿叶。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一些原因,巫漪丽无奈与爱人天各一方。1983年,巫漪丽赴美深造,在熟悉的乐迷朋友中消失,1993年,又因机缘巧合被受邀至新加坡教授钢琴演奏技巧,此后长期定居。辗转多年,曾经的辉煌已归于平静,她以教琴为生、几十年踽踽独行,窘迫到房子都是与别人合租。让她能略有慰藉的,是有学生拿了大奖,或是在异国他乡听到有人弹起熟悉的《梁祝》。

旅居海外初心不变

  记者:有什么想对喜爱您的乐迷们说的?

  巫漪丽:我感谢我的乐迷们对我的爱护和关怀,他们真的让我非常非常感动。但有的乐迷们给我写的评语写的太好了,我还配不上,所以我还要再继续努力,在钢琴演奏上我还要好好钻研,把它再提高一步。

  记者:这么多年来,您是如何保持对钢琴的热忱和追求的?

  巫漪丽:虽然我以教学为主,但是自己还是一直在坚持练琴,因为我感觉到,我已经失掉了很多练琴的机会。所以我就不敢疏忽,还是每天有时间就练习。我是第一代的钢琴家,那个时候钢琴作品很少,可是今天,钢琴作品就非常多了,听都听不过来了,更别说练了。所以我希望我不要虚度日子。

  记者:《梁祝》这首曲子跟您有哪些的渊源?您觉得钢琴在演奏这首曲子时,在音乐的处理上,应该怎样去进行呢?

  巫漪丽:《梁祝》是1959年的献礼作品,大家都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然而一开始,《梁祝》是乐队伴奏的,没有钢琴曲。当时我们的领导李凌团长就说一定要它弄出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当时就凭着这一股热情,从资料室去借了总谱来,花了三天三夜把《梁祝》的钢琴曲改编出来了,所以我是《梁祝》钢琴伴奏的首创者跟首演者。《梁祝》是个悲剧,因此我要突出它的“凄”和“美”。《梁祝》的旋律和曲调非常容易深入人心,就是因为它的优美,所以在钢琴演奏的时候应该有雷霆万钧之势。但是《梁祝》也有它歌唱、纤细的部分,我自己常常也会弹奏《梁祝》时有所感动,经常在演奏完之后,两个眼睛都湿湿的。我在乐曲的最后,经常是眼睛向上、头抬上的,这是我在期待作品所表达的“情”,能长流不息、源源不尽。

  现年88岁的巫漪丽听力已有些减退,但八十余年坚持练琴,让她依旧保持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如今回到故土,巫漪丽与撒贝宁现场深情演绎《我爱你中国》,在音乐面前,她依然宛若少女,给众人带来震撼人心的力量。旅居海外数年的她眼泛泪花,凝结着她不变的初心和厚重的深情:“我虽然在国外很多年,但是我的根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