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赵季平 “所有跌宕起伏终将归于平和包容”

发布日期:2018/10/8 16:35:13    
  

赵季平 “所有跌宕起伏终将归于平和包容”

    9月21日,陕西交响乐团2018-2019年音乐季开幕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上演。音乐会上,陕西交响乐团携手指挥家朱其元、小提琴演奏家宁峰,演奏了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用中国式的文化表达方式抒写西方交响乐,民族文化风格浓郁,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赵季平说,这是中国元素夯实的力量。

    赵季平,中国著名作曲家、教授。1945年生于甘肃平凉,1970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1978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历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名誉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被誉为中国乐坛最具中国风格、中华气质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作曲家,活跃在世界乐坛。代表作交响诗《霸王别姬》、交响音画《太阳鸟》、交响组曲《乔家大院》、民族管弦乐《庆典序曲》、《古槐寻根》、大提琴协奏曲《庄周梦》、管子协奏曲《丝绸之路幻想组曲》、二胡协奏曲《心香》、《第二琵琶协奏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舞剧《大漠孤烟直》、《花儿》、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交响京剧《杨门女将》、室内乐《关山月》、歌曲《大江南》、《断桥遗梦》、《好汉歌》、《关雎》等。

    赵季平是我国目前影视音乐界获奖最多、奖次最高的音乐家。自1984年为电影《黄土地》创作配乐以来,先后为多部影视剧创作了配乐,并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其中,电影《红高粱》配乐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配乐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电影《孔繁森》获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电视剧《水浒传》配乐获第十六届中国电视飞天奖最佳音乐奖,其中《好汉歌》获最佳歌曲奖;电视剧《嫂娘》配乐获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

表达人类的

博爱与情怀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赵季平应国家大剧院委约,酝酿了近十年的心血之作。人们可从《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唯美婉转的主旋律中,听到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厚重而不失细腻,含蓄却直达人心。虽然是用西洋的音乐形式演奏,却饱含着无数的中国元素。一经亮相,便给广大乐迷、观众带来了惊喜。从旋律到曲式结构都有丰富的中国文化沁润其中。从由小提琴奏出如泣如诉的主题乐思,慢慢发展成了浑厚动人的乐队交响,最后再回归到简单而优美的小提琴,再现主题乐段。

    赵季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创作时思考了很久,真正动笔是在2016年年底,历经半年创作而成,过程很愉悦,小提琴家宁峰的演奏很动人。”希望用新的小提琴协奏曲来“表达人类的博爱与情怀,讲述所有跌宕起伏终将归于平和包容之道”。赵季平音乐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崔炳元介绍,这首新作秉持赵季平一贯的亲民风格,悦耳动听,由小提琴与乐队共同完成,却并不囿于西方交响乐的结构,令人耳目一新,相信必将被国内外众多小提琴演奏家及交响乐团接受。

民间艺术

值得学上一辈子

    赵季平的艺术成就和高尚的个人品德,与他浓郁的家庭艺术氛围、扎实的生活根底是分不开的。

    赵季平的父亲赵望云,就是著名的国画大家和长安画派的奠基人,与齐白石、徐悲鸿、石鲁等齐名,同时也酷爱戏曲艺术,对秦腔、豫剧、京剧十分爱好,拉得一手好京胡。赵季平从小便看父亲画画,陪同父亲一起听戏;常常拉着同学挤进“狮吼剧团”看豫剧、混进“易俗社”听秦腔。赵季平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他八九岁时曾在院子里把小伙伴们组织起来,让大家把羽毛球拍夹在脖子上当小提琴,拿着大扫帚当大提琴,他当指挥;小学三年级时他在铅笔盒里放了个“长大要当作曲家”的纸片;1961年他终于如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196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安音乐学院,开始学习二胡专业,并在学院的乐队中担任打击乐手,第二年跟郭石夫、屠冶九、饶余燕等老师学习作曲。1970年夏天,赵季平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戏剧研究院。“我当时很不开心,但是父亲说,那里值得你学上一辈子。”赵季平回忆。

   “父亲曾经对我们讲,艺术一定要接地气,扎根在民间吸取营养,到生活中用心歌唱。不要满足课堂上学的洋理论,一定要学习民间艺术,才能创作出反映人民心声、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赵季平说。于是从24岁到45岁,他跑遍了关中、陕南和陕北,写过的戏谱摞起来能到房顶。“在秦腔团的工作中,我开始用大量时间了解秦腔、碗碗腔、眉户,了解他们的板路曲牌形式、唱腔结构、锣鼓特点等等,并与其他剧种如京剧、豫剧、晋剧、川剧等作比较,寻找他们的不同特点。“我越学越入味,越学创作思维越活跃。”他在文章中写道。

    赵季平的不少音乐创作都能看到戏曲的影子,比如家喻户晓的《好汉歌》,灵感就来自山东地方小调。赵季平还把30首陕西经典民歌重新改编,并加以钢琴伴奏,还把古诗词谱成曲,现在音乐院校都在用。“声乐作品传播力度更大,给了传统的《诗经》《唐诗》《宋词》新的传播途径。”他说。   

继承的基础上

予以创新

    记者:您对于中国音乐如何“走出去”这个问题和现今中国民乐的发展传播有什么看法?

    赵季平:好的音乐是没有国界和地域限制的,要尽量使音乐钻入人们的内心。柏林爱乐森林音乐会曾演奏我的交响乐队作品,演出效果出人意料的好,结束时听众一直在欢呼,这说明中国的音乐作品能为西方听众接受。中国民乐在世界上的传播空间还非常大,目前也有很多优秀的中国作曲家在为民族音乐的传播而努力。艺术家写出符合这个时代和人民需要,能与世界对话,留得下来的好作品,这个至关重要。

    记者:在音乐方面,您对如何建立中国文化自信有什么看法?

    赵季平: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自信。当前有些人没有文化自信,看不起传统的、民族的东西。其实优秀的传统文化俯拾皆是,有些看似不起眼,用好了就会闪闪发光。前几年我写了一部琵琶协奏曲,用的音乐元素是苏州评弹,由西方交响乐团来演奏,作品中既有传统音乐之美,在技法上又融入了新的元素,受到了中外观众的喜爱。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中,国外观众反映,透过作品似乎看到了一幅美丽的中国画卷。这实际上传达出一种信息,就是我们必须要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不能丢了传统而盲目地追随国外潮流。否则,中国老百姓接受不了,国外观众也会觉得没有中国特色。

    记者:您觉得现今音乐工作者要如何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呢?

    赵季平: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将其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始终认为,艺术家要深入到生活中间,去寻找流淌在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予以创新,才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