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80载谱写幸福人生 60年坚守本真教学 著名声乐教育家罗良琏教授 岁月如歌,书写幸福人生该有的模样!

发布日期:2018/8/7 16:33:52    
  

80载谱写幸福人生 60年坚守本真教学 著名声乐教育家罗良琏教授 

岁月如歌,书写幸福人生该有的模样!

      2018年7月9日晚,一场动人心弦的《献给老师的歌——罗良琏教授华诞80周年庆祝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盛大上演。

  罗良琏教授是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美声教研室主任,曾先后师从赵淯、杜枝、周小燕、沈湘、韩德章等教授。从四川音乐学院到中国音乐学院,她辛勤耕耘于声乐教学这块土地已近六十载,至今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演唱人才和声乐教学人才,她为我国的声乐事业以及声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罗良琏教授80岁华诞之际,难忘师恩的同学们便为恩师奉献了这场隆重而温情的师生音乐会——“献给老师的歌”!

开明的家庭

造就60载声乐教学之路

      其实早在2010年,罗良琏教授从教50周年期间,中国音乐学院的同学们就已经为罗良琏教授举办过庆祝音乐会,并且大获成功,受到广泛赞誉。

  而时隔8年之后,同学们通过精心的编排和富有创意的演绎,再次为罗良琏教授举办的这场音乐盛宴,则为恩师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当晚音乐会座无虚席,以一首深情感人的合唱曲目《献给老师的歌》拉开序幕,尔后十几名学生代表纷纷用歌声表达了对罗良琏教授美好晚年的衷心祝福。最后,罗良琏教授的儿子、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教授高平先生,为母亲献上的钢琴曲则将音乐会推向高潮。音乐会现场,阔别校园多年的同学们用清晰的吐字、丰富的表情、稳重的台风、深厚的音乐功底,彰显着名师出高徒的育人真谛,表达着对老师的真切爱戴与敬仰!

  面对学生们这次的返校表演,罗良琏教授动情的表示:“这一次的音乐会与其说是孩子们为我准备的,不如说是属于他们的一场汇报演出。教师的光环与幸福感其实是来源于学生,我从教中国音乐学院至今已经有30年的光景了,加上从1960年开始在四川音乐学院的教学已有整整58年的教龄,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从我手里带出去的学生早已数以百计,孩子们毕业多年仍能不忘师恩这让我非常欣慰。而在我80岁生日之际,能看到他们重新站上中国音乐学院的舞台,再现当年校园的风采,对于我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生日礼物。感谢同学们,我非常高兴!”

  罗良琏教授的一生,可谓全部奉献给了学生们,奉献给了中国的声乐教育事业。她从教至今已经接近60年,谈及与声乐教育之间的缘分则要从她的出生时开始讲起。

  1938年,罗良琏教授生于重庆,她的父亲是上世纪留法的著名建筑师。在父亲影响中长大的罗良琏,从小就喜欢各种文学艺术,不仅在美术、舞蹈的领域上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在13岁时还因指挥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合唱团与重庆少先队合唱的联欢演出而在音乐舞台上初露锋芒。尔后对声乐逐渐痴迷的罗良琏教授在1956年,以专业成绩第一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她还以专业的歌唱技艺,被选入四川省文艺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期间受到了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的亲切接见。巧合的是,在与陈毅副总理的亲切攀谈中,罗良琏教授还知晓了原来陈毅副总理与家父是同批赴法留学的学生,其缘分也是难得。之后,于1960年毕业的她因专业优秀而留校任教,从此开启了罗良琏教授的漫漫声乐教学事业。1989年,她被调至中国音乐学院任教于声歌系,离开了已经待过大半生的四川直至今日。在将近60年的声乐教学生涯中,罗良琏教授曾多次获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为声乐教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罗良琏教授告诉我们,这一切的机缘要感谢她的父亲,“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了我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他没有限制我对任何一项艺术的追求,也没有打击我对声乐的喜爱。同时也是他身为大学教授的身份与责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要从事教学事业的决心。”

恩师言传身教

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学生

       从事声乐教学近60载,同学们都对罗良琏教授充满感恩,这与罗良琏教授平时的教学态度息息相关。都说一位好老师,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罗良琏教授教学态度的形成,也要从她的老师们开始讲起。

  在罗良琏教授的音乐求学之路中,曾受到郎毓秀、周小燕、沈湘、韩德章、赵淯、杜枝等名家的指点,当时的她以难得一见的声乐慧根以及简单坦诚的性格,深受声乐教育泰斗、前辈们的喜爱,尤其是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先生。如今谈起自己敬爱的周先生,罗良琏教授仍然几度哽咽,“周先生对我太好了,在她任教期间,不仅不收我任何费用,每次还热情的问我‘喝咖啡还是喝茶’……周先生把每一位学生当亲人看待,既不收取学费也不收谢礼,是非常真切的人,很纯净,全无所求。而在我担任美声教研室主任的十几年里,我曾主动联系周先生,得到她的同意带领当时四年级学生由陈蔚老师导演的歌剧《原野》剧组去上海音乐学院学习交流。尔后,又通过我出面联系周先生接受了学院的邀请来到中国音乐学院讲学。能够得到周先生的亲身授课,这对于当时的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她的教学态度、为声乐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尊重,同时也一直感染着我,逐渐让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现在各行各业的教学环境中,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广纳有潜力、有资质的学生进行培养,是普遍而正常的事情。但罗良琏教授却从不刻意挑学生,对基础条件有欠缺的学生也是一视同仁,尽力培养。对此她的解释有两点:一点是她认为很多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同样需要被后天公平对待,也需要认真培养;而另一点解释,则关乎到一个教学者本身的修炼,要提高自己,挑战自己,帮助条件较差的学生在专业上取得进步和成长。罗良琏教授指出,现在社会上有些教学环境太过浮躁,有些教育者急功近利,总想快速出成果。这是教育事业亟待整改的乱象。“我觉得以教师为本,才能成就更好的教育。一个人只要选择当了老师,那就注定你要不断进步,不能被名利冲昏头脑,不能被惰性禁锢脚步。否则长此以往只能是糊弄了学生,葬送了自己。与其都跑去抢资质高的学生来教,不如给更多看似资质普通的孩子创造机遇,也留给自己一个自证能力的机会。”

  因此,在声乐教学事业中,罗良琏教授一直严于律己,坚守着“学无止境”的目标,秉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为了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用呼吸歌唱”的学术理念落实在自己的教学中,罗良琏教授曾花了整整3年时间研究自己的发声。这三年期间,她不断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咽部,不断练习打开咽部的发声技术,终于总结了一套科学的发声方法,即:用深呼吸积聚能量,并打开上下共鸣腔,然后用气息抚摸嗓子眼做声音,由此获得高位置、深支点,具有整体共鸣的声音效果。声音的音域与强弱是由气息抚摸声带来控制的,以避免口腔肌肉的挤、卡、压。“当然,歌唱不只是发声。我认为,歌唱是一个系统工程。想要唱好美声,发声、语言、风格、音乐四个方面缺一不可。而最重要的起步是发声技术,如果你在发声技术上掌握的比较通透,那么你可以发出各种声音。在美声唱法中,当你掌握了咽部的运用,可以熟练用呼吸、共鸣发声时,咬字器官就可以自如地活动,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风格、语言的音乐要求。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正确的歌唱发声可以保护嗓子不受损伤,甚至可以对有问题的嗓子起到治疗作用。声乐教学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这要考验老师的细心和耐心。” 罗良琏教授的这些声乐理念曾在2002年上海音乐学院暨周小燕歌剧中心主办的,声乐艺术与声乐教学研讨会上发表《关于中国美声与国际接轨的思考》的专题发言中作过全面深入的论述,受到声乐学界普遍的赞赏。

  倾尽一生投身于声乐教育事业的罗良琏教授,始终觉得参透声乐的真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她希望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倾囊相授于同学们,希望他(她)们在音乐的道路上能够走的更顺畅一些。

“模范伉俪”培育音乐世家

     执子之手成就“育人楷模”

       罗良琏教授的一生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不断努力,这其中不涉及金钱,不涉及利益、不涉及权妄,所以她才能孜孜以求的回报社会、报效国家,才能在接近60年的教学生涯中被同学爱戴、被时光眷顾,依旧大气温婉、优雅从容。

  而罗良琏教授对声乐事业的坚定也来源于她的“音乐世家”,她的丈夫是著名作曲家,曾任四川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高为杰教授,夫妻二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为中国和世界艺术领域培养了一大批英才。因此也被业内称为中国音乐界的“模范伉俪”和“育人楷模”。而他们身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的儿子高平,在音乐领域中同样出类拔萃,其音乐无论是钢琴演奏和作曲都拥有开阔的视野和无穷的想象力,被评价为“拥有1001种音色变化的人”“我国第六代作曲家代表之一”“为古典音乐传统带来新的血液的青年音乐家”……

  罗良琏教授一家都在不同的领域从事着自己的音乐事业,共同为中国音乐的发展贡献着力量,而这也成为罗良琏教授直至耄耋之年仍坚持教学的源源动力。

  当问到对之后音乐事业的规划,罗良琏教授的回答让人动容,“我经常在想,我现在还能做什么,我觉得我要一直教到死,死在课堂上。”谈及此处,这位在声乐教育的课堂上挥洒近60年心血的老教授颇为激动的说,“声乐艺术和声乐教学是一个大学问,学无止境,但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研究、一直在练习,不断地把最科学的、最能够让我们中国的声乐学生的成长所需要的声乐技术奉献给他(她)们,这就是我的理想。我的学生能不能出名,这些有关名利的事情对我而言都不重要,我的重点永远在课堂上,我希望他们在我这里得到的学问可以成为日后他们面向世界的底气,而不只是空有虚名而已。”

  如今,已然耄耋之年的罗良琏教授仍在带着几位学生,下半年还会有新的学生加入,她说,“我算了一下,如果我再教他们5年的话,我就85岁了,那个时候不知道我还教不教的动,但只要能教一天,我都一定会认真以待。我觉得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什么都是懒散的,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我的乐趣在于不断有事做,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将声乐教学进行到底!”

  人生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那件事恰好能为社会贡献点什么,那将是一个何其圆满的人生。回忆罗良琏教授的声乐教育之路,父母亲曾经的教育培养、如今家人们的支持陪伴、昔日老师们的教导与关爱、同学们今天的不忘师恩……罗良琏教授用近60年向世人诠释了作为老师教书育人的本真,用80年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幸福人生该有的模样。她说:“我是一个有福气的人,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希望罗良琏教授的幸福人生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