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张也 用“吐唇哼音” 解决气息和换声难题

发布日期:2018/7/26 14:11:37    
  

张也 用“吐唇哼音” 解决气息和换声难题

    张也,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1998年,她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演唱了歌曲《走进新时代》,从而被观众所熟知。时至今日,她已经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演唱了二十二次,为观众带来了许多优美、经典的作品。她演唱的作品有:《走进新时代》、《吉祥颂》、《多情的东江水》、《人间第一情》、《家和万事兴》、《万事如意》、《万家灯火》、《欢聚一堂》、《知足常乐》、《咱老百姓》等。

  声乐演唱技巧经过岁月漫长的涤炼,时至今日,可以说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形态与方式,各个唱法在教学过程中,也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张也看来,声部之间的过度,以及气息的运用都是如此。她表示:“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甚至于通俗唱法,在声部过度上都追求自然、平稳,这样演唱起来不仅不会让听众感到突兀,还能够更加省力,有利于接下来的演唱。在气息方面就更加明显了,各个唱法中,气息都是基石一般的存在,只有气息充足并且平稳,歌唱才能进行下去。”

  而对于声部过度不自然以及气息不足的情况,张也认为可以通过“吐唇哼音”的方法一同进行练习。她表示:“在部分声乐教材中,‘吐唇哼音’又被称为‘吐乌的练习’,简单来说,这个方法就是在呼气气流的支持下,使双唇快速抖动,从而发出均匀、流畅的‘嘟噜’声,因此它也被称为‘打嘟噜’。在《咽音技法与艺术歌唱》一书中,‘吐唇哼音’的练习作用被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培养、训练丹田习惯性地完成歌唱呼吸支点的动作;二是养成正确且适中的打开喉咙歌唱的习惯;三是培养歌唱时咽壁的站定能力;四是训练、培养声音在高位置集中的头腔共鸣概念。其中第一点说的是对气息的作用,而后三点则指的是声部过度的前提条件。第一个方面很好理解,‘吐唇哼音’的声音需要均匀且流畅,只有让气息的支点稳定才能做到;而张开喉咙,打开咽腔,集中声音能够使我们的歌声处于一个高位置,这样在转换声部的时候就会更加自然。”

  尽管“吐唇哼音”似乎难度并不高,但张也却表示它并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吐唇哼音’其实许多人在小的时候都有玩过,在很多人看起来这并不难。但很多人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却做不出这个动作,其中甚至有些人已经学了好几年的声乐了。正常情况下,我们做‘吐唇哼音’应该可以坚持十五秒以上,如果感觉很难坚持十五秒以上,那么就可以证明我们的方法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在气息上,一定要深吸气,但不要把气吸到胸部,而是要吸气到腰腹部。我们可以手叉腰感受一下,腰腹涨起来,胸部保持不动才是正确的。同时,我们的嘴唇也不能太紧或者太松,保持一个适中的状态才能轻松地做到‘吐唇哼音’。如果还是无法掌握,那么在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只‘打嘟噜’,不发出哼音,并且从短的‘嘟噜’音开始,等到慢慢习惯了之后,再尝试时值较长的‘嘟噜’音,等熟练之后,再将哼音加进去。当掌握‘吐唇哼音’之后,就可以在练习曲以及歌曲的演唱中带入这种状态。”

  “在用‘吐唇哼音’的状态哼唱歌曲的时候,我们需要时刻记得打开喉咙、放松下巴,以及稳定气息的支点,”张也补充道,“虽然在发‘吐唇哼音’时我们是在用嘴唇‘打嘟噜’,但我们发声的位置并不在嘴唇上,而是主要在咽腔的上半部分,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直保持声音的高位置。只有稳定在高位置,哼出来的声音才能明亮、有穿透力,并产生丰富的‘头腔共鸣’。选歌的时候,我们可以优先选择平时觉得气息不够的歌曲,一般来说,大部分歌曲的乐句都是在二十秒之内,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唱歌气短、感觉气不够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