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讲台比舞台更幸福 传承比坚守更重要 访著名指挥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刚

发布日期:2016/12/27 9:52:18    
  



讲台比舞台更幸福  传承比坚守更重要


访著名指挥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刚



    作为舞台上的“李指挥”,他的动作精准规范而不失激情,大气舒朗而不失精致,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作为讲台上的“李教授”,他以匠人之心躬耕杏坛,以传承和创新为己任,把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当成毕生的事业……他就是著名指挥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刚。纵然每一个指挥家都有对舞台的渴望,享受在璀璨的舞台上引领一个乐团去迎接鲜花和掌声,但对于李刚而言,讲台似乎让他更有成就感,更能感受到“幸福”!尤其是在当下指挥人才匮乏的环境下,李刚教授坚信自己从事教育工作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指挥家,他们发挥的作用将远远大于舞台带给自己的成就感,而他多年来的音乐人生也印证并谱写了一个“指挥教育家”的心路之歌。


一个指挥教育家的音乐路

一段薪火相传的师生情


    在李刚的身上有很多的标签,他除了是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指挥专业硕士生导师、音乐表演艺术理论博士,还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指挥家学会会员、全国高师合唱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青联委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老舍研究会理事、中国音协管乐学会理事、中国管乐学会理论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海淀管乐学会会长、北京合唱协会副理事长……这么多的身份对于李刚来说承载着不同的意义,但相同的是它们都源于李刚对音乐浓浓的爱和炙热的初心。

    李刚出生于北京市门头沟,彼时的那里还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当然音乐氛围也远没有今天浓厚。在李刚儿时的记忆里几乎很难见到乐器,更别说接受专业的音乐学习了。陪伴李刚度过童年的也就是在当地非常流行的蹦蹦戏,这一北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李刚的影响特别大,因为他的父亲在那个时候就是蹦蹦戏演员。在父亲的影响下,李刚的成长路上被埋下了旋律和音符的种子。至此开始,无论是邻居通过笛子吹出的那些悠扬高亢的旋律,还是姐姐通过收音机学唱的流行歌曲,都对李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似乎也是冥冥之中与音乐的缘分,在李刚十五岁的时候便开始真正地接触了音乐,那一年他考上了门头沟师范学院,正式接触了钢琴、手风琴等乐器,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彻底爱上了这些乐器。在校学习的那几年里,李刚一有时间就待在琴房里埋头苦练,沉浸在了与音乐相伴的世界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毕业的时候面对考取北京师范学院仅有的两个名额,李刚从百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完成了自己音乐人生的一次大转折。

    在北京师范学院,李刚开始系统地学习音乐教育,后来又对指挥萌发了极大的兴趣,先后跟着于海、陈怡鑫、杨鸿年教授学习,囊括了管乐指挥、乐队指挥、合唱指挥。这些指挥界的前辈们不遗余力地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了李刚,“先做人,后学艺”,更是恩师们带给他最大的精神财富。在这个过程中,李刚觉得自己能做一名优秀的指挥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他也想把从恩师那里学来的东西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在首都师范大学任教的这些年,李刚教授深知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跟基础教育接轨,而现在国内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地区指挥人才的缺口非常大,而他从事的教育工作将会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所以李刚教授严格地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指挥教育家,并带着恩师的寄托与厚望,开始了一段躬耕讲坛的圆梦岁月。

 

科研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做民族音乐的探索者


    在首都师范大学的这些年,李刚教授一直坚持在教书育人之外,要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不断提高,做业内的“专家”。不仅攻读了音乐表演艺术博士,还带着自己的思考认真搞科研,先后主持了《指挥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指挥专业“三导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综合改革、指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提升师范生专业素质和培养质量》等科研项目。除此之外,他还成功撰写了《指挥的魅力——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家们》、《指挥家与指挥艺术》、《管乐艺术》、《西方指挥艺术风格类型研究》等教材专著,这些成果获得了指挥家卞祖善、邵恩、张国勇、汤沐海、俞峰、于海等业内大咖的高度评价。李刚教授总是带着一颗诚恳的心,去审视音乐教育上的不足与缺失,并不断的总结和思考。他近五年来曾先后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京韵大鼓的前世今生》《艺术教育助力中国创造》《近二十年来专业指挥参与群众业余合唱的观察与思考》《追梦红楼的民族音乐传承》《透视当前我国综合性大学的艺术教育》《我国高等师范音乐院系发展忧思》《再议高师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本论”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培育指挥人才,促进管乐发展》等论文数十篇,这不仅凝聚着李刚教授的心血,也折射着一个指挥教育家的精神世界,而这些成果对于无数学子和业内人士来说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科研之外,李刚教授一直坚信大学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大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教育实践之中,李刚教授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已经走过六载的大型组曲音乐会《追梦红楼》不仅为学院民族器乐专业、合唱专业、民族声乐演唱专业、指挥专业搭建了实践平台,而且随着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地的数十场演出,引发了又一次的追忆红楼的热潮。李刚教授始终坚信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就是要培养我们的音乐人的传统民族文化的素养和积淀,去品味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意境,去发掘民族音乐的根脉。

    由李刚教授策划并指挥的“追梦红楼”可以说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的有益探索。而对于当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李刚教授也有着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首先就是要打造当代人心中的古曲,这需要无数作曲家仔细钻研民族音乐的内核以及真正属于民族音乐的作曲技法和旋律学,“引俗入古”,创作出真正脍炙人口的民族音乐作品。其次,一切音乐理论都应该建立在音乐实践之上,这样才能让音乐理论研究起到指导音乐实践的目的,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除此之外,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等艺术院校都有责任为普通高校的学生提供雅俗共赏的优质民族音乐作品,不断推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不断拓展民族音乐的受众群。李刚教授说:“只要我们能够在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音乐实践以及课程教学,使他们领略真正的民族音乐的内在美,认同民族音乐的精义并掌握基本的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利用专业团体及音乐院校的自身优势不断向高校青年学生推广、普及民族音乐,那么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必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

务实是人生最好的座右铭


    近年来,李刚教授为指挥专业本科及研究生讲授乐队及合唱指挥专业类课程,辅导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论文,已培养若干名乐队指挥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为了更好的搭建指挥教学平台,李刚教授开始与北京市大中小学乐团建立沟通与联系并建立指挥教学实践基地。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凭借学校重点教改项目“指挥专业学生三导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延续深入研究,至今已在北京市建立了十五个指挥教学实践基地,实现了乐队指挥学生人手一乐团的实践条件,保证了指挥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

    此外,在教育教学方面,为了真正提高广大社会音乐爱好者的审美、提升合唱的艺术水准,培养更多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和指挥人才,李刚教授不遗余力地做了大量的推广普及工作,多次在重庆、成都、厦门等城市,以及北京市的海淀、房山、平谷、密云等城区举办指挥培训,同时李刚教授努力培养适应北京基础教育需要的优秀指挥人才,扩大指挥作品的文献数量,建立指挥学生个人档案,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指挥表演和理论水平。在未来的日子里,李刚教授透露自己还将加强指挥专业科学研究,撰写《西方指挥艺术史》、《中国指挥艺术史》、《指挥艺术表演艺术理论》、《合唱与乐队指挥训练》教材等专著。因为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类著作,而这些项目的完成将弥补我国艺术学科中指挥艺术门类的长期空白,可谓是意义深远。

    而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李刚教授表示将加大指挥学生艺术实践力度,继续拓宽指挥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基地,在原有的15个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再与北京大、中、小学沟通,增加20个左右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排练、交流和演出实践的平台,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首都培养更多的社会急需的指挥专业人才。而在演出实践方面,也将努力为全院表演专业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演出实践平台,打造以学院民族乐团、室内乐团、合唱团为载体结合指挥专业建设为依托的精品项目。对于李刚教授来说,要做的事情太多,肩上的担子也显得愈发沉重。但是他不忘初心甘之如饴,因为这注定是一条付出和收获并存的道路,有信念与热爱的支撑一定会迎来中国教育事业灿烂的明天。


采访后记

 

    对于李刚教授来说,无论他有多少的标签,荣获过多少的奖项,得到过多少称赞,这些对于他来说都不是那么重要。多年来,躬耕杏坛让他多了一份恬淡,传承民族音乐让他多了一份笃实,能给自己学生留下什么,能给中国的音乐教育做出什么,这是他一直在思考、探索并坚持的。把中国文化中的精华让学生去传承、弘扬,甚至是创新,这已经成了李刚教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在中国经济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李刚教授不想让这些沦为口号,而是要把其当作“天职”,踏踏实实地去耕耘,传播音乐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