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林志炫 演唱中技巧与情感是相辅相成的

发布日期:2016/12/27 9:34:02    
  



林志炫  演唱中技巧与情感是相辅相成的



    林志炫,台湾著名歌手、音乐制作人,被其他歌手称为灵魂的演唱者、为唱而生的“精灵”。他的代表作品有:《单身情歌》、《蒙娜丽莎的眼泪》、《一个人的样子》、《不详》、《认错》、《熟情歌》、《非你莫属》、《散了吧》等。

    从《认错》到《蒙娜丽莎的眼泪》再到《单身情歌》,林志炫用他那堪称悠扬的嗓音一次又一次带给我们天籁般的音乐。林志炫的很多歌曲除了高昂的嗓音之外,还包含着浓郁的感情,时常流露着一种忧伤,但是又不太多,刚好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是林志炫大部分歌曲里边的特色。其实很多歌迷也是因为这样的情节喜欢上他的歌。


林志炫的嗓音秘诀


    林志炫的高音让许多人羡慕,而对于很多人纠结的在KTV里如何能唱好高音?

    林志炫表示,“最重要的是气息,我能用大概二分之一的气息就达到效果。许多人的概念是唱高音就要扯着嗓子,但那个状态下你的喉咙是打开的,气息都跑了。如果你能够缩小你的范围,让气一点点出来,就会好很多。我是学物理的,同样的气息出来,气口压低,瞬间的压力会很强,会有冲击力。然后我让气不从嘴巴出来,而是绕过上面到鼻腔,拉长出气的路径,用鼻子出气比用嘴出气来得慢,你的声音打开上口盖的空间,把它当成喇叭去放大讯号,就会有冲击力,这些是在每秒的瞬间完成的,当你可以去控制这一切,你在唱歌中能尝试的就会很多。但老实说,这看起来轻松,但我唱完肚子会饿,我最主要累的地方是肚子,唱完以后这里会酸,反而嗓子比较不累。”


林志炫的音乐哲学


    有人曾说,林志炫是技巧型歌手,也有人评价他的歌声因情感而动人,那演唱的时候,要如何在技巧与情感中做好平衡?

    林志炫表示,“我认为两者相辅相成,如果你希望自己能驾驭的歌曲多样,就要先从技巧下手,直到你的技巧成熟到一种反射动作,那么你将来唱任何歌曲可以随心所欲。但是好的歌手既要是‘技术控’,也要很重视感情,其实技巧最终还是为感情服务。在抒发感情的过程中,要注意维持音乐的美感。我觉得感情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而我的歌,就是对每一种感情的表达。甚至可以这样说,我唱每一首歌,都会想起特定的人。所以我的音乐哲学一直是‘一滴泪’,就是刚刚好,满出一滴,太满了就会感情失控、泛滥,失去了美感。”

    如今,出道已经二十多年,林志炫从来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纵使别人的不理解和不欣赏,他还是坚定自己当初的信念。正如他唱的,“唱到思绪都融化,唱到声音也沙哑,说是我着了魔也好,疯了也罢,若不能挥洒,算什么歌唱的玩家。”也许林志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尽管不是大红大紫,但对音乐的那份追求,却始终不曾放弃。也正是拥有了这样一种豁达的心胸,才成就了今天的林志炫。



音乐类节目后继乏力,亟待改观 



    音乐类综艺一直是综艺节目的主力,但2016年来,音乐类综艺却呈现出后继乏力的趋势,尤其是两档现象级的节目: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和浙江卫视的《中国新歌声》。一些新的节目在保持音乐性的前提下,也在探索新的节目模式,反而带来不少惊喜。

    热播了4年的综艺《中国好声音》,今年因版权问题更名为《中国新歌声》,但把转椅子变成坐着椅子从滑道冲下来,对赛制进行了微调,就号称是一档“原创节目”其实有些尴尬,但更尴尬的是收视率和影响力的下滑。更明显的颓势表现在节目影响力上,以往《中国好声音》总会出现极具话题度的学员,总能唱红几首翻唱歌曲,而本季《中国新歌声》的造星能力大不如前。

   《我是歌手4》也现出疲态。归结原因,一方面《我是歌手》对参赛嘉宾的演唱实力要求很高,再兼顾话题度、人气等多重因素,能被纳入受邀范围的歌手已经不多。另外,乐坛补给的速度也赶不上节目的消耗速度,有业内人士指出,一季14期,一年一季,意味着一年至少邀请14位歌手来补位,华语市场目前一年能培养出几位有演唱实力的歌手呢?而受邀歌手也会有自己的顾虑,要么不愿放下身段参加竞赛,要么担心比赛成绩不佳被拉下“神坛”。

    2016年的音乐类节目虽然缺乏现象级爆款,但也不乏亮点,尤其是实现了节目类型上的突破。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音乐类节目,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草根选拔为1.0时代;《我是歌手》等明星竞争类节目是2.0时代;现在,音乐类综艺已经进入了3.0时代,星素结合的时代。

    浙江卫视《梦想的声音》、东方卫视《天籁之战》和湖南卫视《我想和你唱》都是星素结合的典范。“星素对抗”的模式虽然目前反响不错,几档节目也频上热搜,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音乐类综艺的造星能力大不如前,频上微博热搜的片段仍是明星的演出部分,比如林俊杰演唱《西游记》主题曲《女儿情》、莫文蔚改编《黑猫警长》等等,星素结合,看的还是星。所以,音乐类节目后继乏力,亟待改观。

■文/祖薇



艺术与流行文化结合不能简单粗暴



    近日,张靓颖的英文单曲MV亮相。在3分钟的MV一共出现了12幅名画无缝衔接,张靓颖还在自己的脸上玩彩绘,扮演了8个画里的角色,也是很拼。

    有趣的是,除了女主角的演技很浮夸之外,整个MV就是一部西方艺术小史。你可以在其中欣赏到不同艺术流派的代表作,艺术为流行音乐增添了不少创意。

    比如,你可以在其中看到美国画家爱德华·霍普的代表作《夜游者》、梵高的《自画像》、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安德鲁·怀思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乔治·修拉的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呐喊》、萨尔瓦多·达利的《圣安东尼的诱惑》等作品。

    这么多在艺术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作品,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被巧妙地穿在一起,让整个MV显得创意十足,瞬间提升格调。

    当然将艺术的元素融入流行音乐并不鲜见。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瑞典独立摇滚乐队Hold your Horses的《70 Million》。他们亲自复制名画,从服装、造型到构图重新还原了名画。虽然有点小恶搞的顽皮,却也能让人耳目一新、忍俊不禁。

    艺术与流行文化的亲近有很大的市场。这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随着视野越来越广,经常出国旅游,加上艺术教育的普及,让艺术越来越大众化。特别是,现在媒体发达,很多大师的作品屡屡被拍出天价的纪录更容易传播,也增加了大家的兴趣。

    这几年在中国兴起了毕加索热、莫奈热、梵高热。大师的特展、多媒体影像展更是吸引了很多“艺术迷”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去看展,一时间成为热点话题。这些无疑也推动了艺术本身更接地气,与年轻的观众打成一片。

    在当代,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毕竟吃不饱饭的地方是无暇欣赏艺术的。我觉得,将艺术与流行文化结合完全是可以的,只要融合的手段合适,有创意,都可以鼓励。艺术也可以通过流行文化的方式得以广泛地传播。

    不过也要记住,创意很重要,艺术是正式大餐,流行文化是快餐,两者的结合不能太过于简单粗暴,最好是花点心思,发挥各自优点。

■文/严絮



影视业需放弃争夺流量明星



    近日,据说有一个剧组,因某“小鲜肉”给的拍戏时间不足,而定做了两张人皮面具,真人不在的时候,用“倒模”拍摄。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是影视行业荒诞现状最鲜明的个例。“人皮倒模”在拷问演员职业道德的同时,也对整个影视行业的敬业态度提出了质疑。

    关于替身,在过去几十年来,大多数观众只知道“武替”。“武替”是影视剧拍摄必不可少的一个工种,当情节与画面需要出现难度较高的打斗情形时,由于演员能力达不到实际拍摄效果,那就是“武替”施展手脚的时候。

    现在,不止“武替”盛行,“文替”、“光替”、“手替”、“抽替”、“饭替”等新鲜的替身方式也层出不穷,这些五花八门替身的产生,都指向一个关键问题——“小鲜肉”们的时间太宝贵,要价也太高,一般剧组根本没法要求他们给足拍摄时间,于是各种替身轮番上场,填补着市场对“小鲜肉”近乎疯狂的需求。

    在老一代表演艺术家们看来,能自己做的事就坚决不麻烦别人,这是一种艺德。然而到了“小鲜肉”这一代,艺德貌似成为一种旧式的约束,可以完全置之不理,怎么花最少的时间挣最多的钱,成为他们的最高目标。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作为演员的职业道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尽心尽力完成角色。而想要达成这个目标,最重要的当属投入时间与精力。一名连时间都不愿意投入的演员,如何能够在作品中贡献令人信服的角色,这是非常让人怀疑的事情。

    在这个行业里,“小鲜肉”固然抢手,但肯定不是最有话语权的。“小鲜肉”再怎么无礼、霸道,他们也是被使用者,只要决策者放弃对他们的争夺,或者用更开放的眼光去选择演员,“小鲜肉”自然很快就会面临有价无市的局面。比起批评“小鲜肉”的不敬业,问题更大的是整个行业的无原则,在把影视作品当成快消品来生产的链条上,“小鲜肉”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解决替身泛滥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行业要在自律要求当中,迅速地达成共识,加上一条“除了‘武替’之外,坚决不用任何替身”。影视创作面临的问题众多,替身肯定不是最难解决的一个,关键要看从业者、决策者有没有纠正现状的决心,把消灭各种怪异替身,当成尊重创作、尊重观众、拍出精品的一步迈出去。

■文 / 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