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杜鸣心 写自己动情的音乐才能打动他人

发布日期:2016/12/27 9:30:42    
  



杜鸣心  写自己动情的音乐才能打动他人



    杜鸣心,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的创作偏重于器乐体裁,被中国音乐界誉为“用‘洋乐器讲中国话’的作曲家”。

    代表作品: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等;芭蕾舞剧:《玄凤》、《1997序曲》等;交响乐:《青年》、《长城》等;交响音画:《祖国的南海》、《青年交响乐》等;交响幻想曲: 《洛神》、《第一钢琴协奏曲》、《节日序曲》等;电影音乐:《原野》、《伤逝》、《报童》、《李四光》、《中国奇观》等。


    在时光的长廊中,我们聆听他的音乐;在记忆的沙海中,我们哼唱他的旋律。今年已经88岁的杜鸣心,正是当年红色娘子军中《快乐的女战士》和《万泉河水清又清》的创作者。一生坎坷艰难的他,曾创作过无数风格鲜明,感人肺腑的经典作品。因为擅长中西方乐器搭配,杜鸣心被业界誉为“用‘洋乐器讲中国话’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涉及舞剧、交响乐、室内乐、声乐和影视音乐等领域。除了创作,杜教授还在多年的作曲教学工作中培养了大批才华横溢而风格各异的创作人才,影响并继续着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事业。他为人低调、意志坚定、不为名利所动、倾心于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孜孜以求。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他辉煌的音乐成就呢?


美学观点  至关重要


    杜鸣心认为,作曲家的美学观点对于音乐创作至关重要。他也曾表述过自己的观点,“我的人生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所以在我的创作中,都会包括这些内容。我的作品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并要消除任何干扰。这就是我的美学观点。”

    杜鸣心虽然没有用更深奥和更详细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美学观,但事实上,他的音乐不仅为官方所肯定,而且相对于许多中国当代作曲家而言,也拥有更多的听众。听众的多寡并不是评价音乐好坏的唯一标准,但却说明杜鸣心实现了他要“使音乐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并“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的创作愿望,实现了自我。这才是他选择什么题材和体裁、选用什么技术和语言的本质原因所在。

    “凡人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记·乐本》)。杜鸣心的音乐之所以受欢迎,呈现给人以明朗动人的印象,从内因方面看,是由于他有着率真乐观的性格;从外因方面看,并和其他一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许多人相比,他的人生经历还是相对平坦的。尽管后期他也创作了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但却毫无那个时代许多艺术作品中的“伤痕感”。他也写“神秘主义”题材,但主要形象不是阴森黑暗的妖魔鬼怪,而是《鱼美人》《洛神》和《牡丹仙子》,以唯美、浪漫而善良的形象示人。

    杜鸣心曾表示,“我的音乐风格主要还是写我自己动情的音乐!我写过一部舞剧叫《牡丹仙子》,这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之一,确实是用我自己的心灵在写。我这么多年的经历、经验,都集中在这部舞剧音乐中。里面有‘泛调性’的东西,可主要还是‘有调性’的。是真正朴实的、动情的音乐。音乐一定要动听、要动人、要让人听起来能产生共鸣!”杜鸣心总是会强调音乐里要使用“有调性”或“泛调性”,而反对盲目使用“无调性”,也是因为调性旋律在所有音乐要素中最容易为广大的普通人所理解。

    杜鸣心的作品大多数采用文字标题提示表现内容,甚至作品内部的乐章或段落也都有标题,以助于听众把握突出鲜明的音乐形象。他的作品体裁多为舞剧、交响诗和富于画面感的交响音画,另外,他还写过一些电影音乐和铜管音乐。其创作注重配器的色彩,和声手法较丰富,他的音乐以旋律为动力,注重用旋律去捕获听众的注意。所以他的音乐对于听众来说,具有非常直观的形象感和亲近感。他注重情感的表达,但却不是一个仅限于个人体验的“表现主义者”。他不仅要“写让自己动情的音乐”,并且还反复强调要使音乐“动人”。这说明在杜鸣心的美学观中,对于音乐的“他律性”有着强烈的追求。


中国元素  不可或缺


    清晰优美的旋律和精美简洁的配器的确是杜鸣心音乐创作的显著特色。同时,杜鸣心音乐的充沛情感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也给听众带来了亲切明朗的气息,常能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艺术享受。

    杜鸣心的音乐风格和气质,和他留苏接受的系统专业训练和审美情趣培养密切相关。他在作品中对旋律和配器表现功能的强调、对形象刻画和情感渲染的重视、以及对民间歌舞体裁形式和标题性特征的突显,还有其它一些无法用文字表达、却能用双耳捕捉到的细微感觉,都传递出“浪漫派”和“民族乐派”音乐对他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尽管杜鸣心也使用民间和传统音乐素材,但他既没有完全建立在民间和戏曲音乐基础之上,也区别于强调纯意境和个人情感表达的中国传统文人音乐,而是更为接近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常常以磅礴感人的力量传达出贴近时代、社会和民众审美取向这样一种更为广泛而博大的民族性特征。

    同时,受到“民族乐派”需重视本民族音乐的影响,杜鸣心对中国的民族音乐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某次采访中他说:“中国作曲家的音乐里要有中国的元素,站在中国的根上来发展自己的音乐。”而他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辛勤耕耘着自己的音乐世界,记录着人生历程中吉光片羽般的感动,并且让这感动携着自己的音乐深深地留在了观众的记忆中。杜鸣心一直认为,自己的音乐应该回报给赋予他音乐生命的国家、社会和人民。这也使他产生了“使音乐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并“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 的这种创作理想。

    如今,已到88岁高龄,杜鸣心仍然关心着民族音乐、中国民歌的传承和发扬,对此,杜鸣心有两条建议:一是,保留民歌的原汁原味,音调不变。甚至在有些地方,有些民歌完全可以让原本的民歌歌手,用非常地道的,充满乡土气息的形式来演唱,这对保护原生态民歌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请专业的作曲家进行研究,在保证能够很好地对民歌及其文化进行消化的同时,浸入自己的理解,再来进行重新的创作。总之,在改变民歌的时候要慎之又慎,一定不能破坏它原本的地方特色,这样才能让听众觉得亲切,觉得更易理解。

    杜鸣心创作几十年,笔耕不辍,宝刀不老,其作品风格鲜明,常听常新,传承着中国文化,感人之情由肺腑至心灵。杨名望编著的《世界名曲欣赏》对于门德尔松的音乐有着这样的评价:“用肯定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大自然,把幻想与现实、幻想与大自然的光明世界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他的音乐具有光辉的色彩,优雅、温柔并能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原因”。在我们看来,杜鸣心的音乐和门德尔松的音乐一样,表达了他对世界和人生的肯定。而且,他也的确是在一如既往地写自己动情的音乐去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