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林忆莲 每一位歌手都要 揣测自己在音乐中的角色

发布日期:2016/12/20 16:07:08    
  



林忆莲  每一位歌手都要揣测自己在音乐中的角色



    林忆莲,香港著名女歌手,凭着温柔婉转的声线,含而不露、炉火纯青的唱功,细腻的情歌演绎享誉业界,受到众多音乐人、歌手的推崇和听众的好评。代表作品有:《至少还有你》、《当爱已成往事》、《伤痕》、《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你给我的爱不是爱》、《走在大街的女子》、《哈罗寂寞》、《灰色》、《远走高飞》、《等你说爱我》等。

    林忆莲的声音富有磁性,微微有些嘶哑,带着点儿慵懒和倦意,低沉与激越使声音显示出很大的张力。现今的她,以音乐走向好听动人的旋律为主轴,感受分享性的歌词,再加上收放自如、细腻且铿锵的嗓音、自然不刻意修饰的高超唱腔,时而含蓄、时而激扬的情感表达,呈现出多样、悦耳的姿态。

    林忆莲曾表示,自己的歌曲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与自己用心演唱有关,“我唱歌的时候会投入自己的心情。那些故事可能是自己的故事或是朋友的故事,也可能是听众的故事,在演唱时每个人的故事我都会用心感受,希望可以演唱出那些情感。”她也强调,“我觉得歌手其实跟演员相似,拿到一首歌和拿到剧本一样,要琢磨歌里的情景和情感,要出演歌曲里的角色,领悟作词人、作曲人对歌曲创作的初衷和想表达的感情,所以歌手需要进入角色好好地演完。有很多音乐制作人,在写歌时是凭借对你的印象和感觉为你写的歌,但是你也需要花时间去感受创作人的用意,这就需要每一个歌手自己去揣测在这首歌里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优秀的音乐中除了要有真情实感,林忆莲认为每一个歌手在音乐中都要不断突破自己,“作为一个歌手,如果我推出一张新碟,还是用以往的方式去演唱的话,大家只能听到另一首《至少还有你》。所以,对于一个艺人来说,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很重要的,因为音乐是很多元的,不会只有一个方向让观众喜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歌手在不同阶段的演出时能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他们想要传达的感情及想法会让观众投入不同的音乐类型,这样大家才会一直喜欢你。”

    谈及如今唱片业的衰败,林忆莲则表示,“我觉得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状况,唱片业的不景气实际上是开拓了一个新的局面。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停留在一个不变的状况底下。我们的世界和社会前进的速度非常惊人,受影响的不单单是唱片行业,而是各行各业,这要求我们必需要在这样的空间底下找出一些新的方法去经营。无论是音乐创作者还是电台媒体的朋友们都要找到这样的空间。可是我觉得应将发自内心对本职工作的尊重,作为一个出发点,这样才是找到新局面的方法。”

    而对于如今歌坛“小鲜肉当道”的情况,林忆莲认为:“其实在这个圈子那么大,一定有不同类型的歌手及艺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去喜欢,没有所谓的好不好,只要歌手们一直保持努力跟进步,我觉得都是非常好的。” 



音乐节目突破老歌新编的套路

才能解决歌手荒、作品荒



    通过年终盘点,今年一共挤进了30多档音乐真人秀,然而曲终人散,你可曾看见又诞生了哪位新星?

    以往的音乐真人秀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超级女声》、《中国新歌声》为代表的素人选秀,另一类是以《我是歌手》、《全能星战》为代表的明星竞唱。今年二者混搭,又“进化”出不少新玩法,比如音乐竞猜类的《谁是大歌神》、《隐藏的歌手》,偶像养成类的《蜜蜂少女队》、《加油!美少女》,素人挑战成名歌手类的《天籁之战》、《梦想的声音》、《我想和你唱》。大把的素人参与其中,然而却并未有谁脱颖而出,即便是那些标榜为“乐坛寻找真正好声音”、“实现你的音乐梦想”的选秀,绝大多数学员除了在百度贴吧有一些热度,外界没人知道他们谁是谁。与之对应的是素人的签约率,过去那种“要进前五十,必须先签约”、“一签就是八、九年”的霸王条款早已成为传说,选秀节目纷纷慷慨表示,要向行业输送人才,可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果真选手成色好,公司又岂能拱手让人?

    现在的音乐节目更像是对多年前“参加选秀一朝成名”的嘲弄。比如丁克森,曾经在选秀中一战成名,本以为美好人生将开启,却遭遇北漂窘迫生活的当头一棒,后来又辗转参加《中国好声音》、《青春练习生》、《梦想的声音》回炉再造;再比如刘凤瑶,2007年参加选秀入行,6年前与华纳唱片签约,成为萧敬腾和林俊杰的同门师弟,但在正在播出的《梦想的声音》中,他的身份仍然是“素人挑战者”——他们从新人的起点出发,多年以后再次返回起点。

    新人为什么出不来?有一种声音认为,这几年选秀选人方向是错误的,适合出唱片的歌手现场唱得烂,很容易被秒杀,而经历了选秀考验的歌手又很难录唱片,因为声音根本无法入耳。另一种声音则认为,节目的思路与音乐本质从根本上就不一致。节目中,原创音乐不过是点缀,收视峰值永远出现在最为戏剧化的时刻,让明星唱新歌收视都往下掉,谁还有勇气帮新人推自己的原创?所以,大家记得的几乎都是新人翻唱的老歌,对于他们后来的原创专辑却兴趣寥寥。

    唯一例外的可能是《中国好歌曲》,但是这档专门打造原创作品的节目第三季仍在风雨飘摇中。除此以外,今年音乐节目的花样翻新其实都没有突破老歌新编的套路,也就无从解决困扰音乐市场多年的歌手荒、作品荒问题。

    不过,也许在上马之前,这些节目早已想好 “音乐是音乐,节目是节目”,卸下了匡扶原创音乐的重任。因此作为在屏幕前“吃瓜”的我们也该有这样的觉悟——如果音乐节目只为了追求收视率,忽视音乐的本质,一味的将老歌新编,那么这些节目不会再诞生所谓的乐坛新星,层出不穷的只有职业选手。

■文/祖薇



走出对手机的依赖,才能回归“真我”



    近日,西南大学在中心图书馆4楼自主阅读室开设了“脱机自习室”,进入自习室需将手机交给工作人员代为保管。用这种方式自习,你能坚持多久?据悉,这个自习室开设近一周,有学生坚持了530分钟不使用手机,也有学生十多分钟就熬不住了。

  在“手机依赖症”影响日常生活的当下,“低头族”随处可见。手机作为一种工具,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些人沉迷于手机,却逐渐失去了“真我的风采”。在时间分配上顾此失彼,身不由己地被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屏幕捆绑。

  手机具有获取信息、社会互动、休闲娱乐等诸多功能,能够排解内心的孤独,能够让人们显得更合群、与他人更合拍。当手机的正功能被无限放大,一些人就对手机“爱得深沉”,最终难以自拔。

  “手机依赖症”不是一种单纯的交往障碍和心理疾病,而是一种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理性选择和科技便利的同时,很容易被人们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所束缚,进入所谓“理性的樊笼”。对于大学生而言,长时间、经常性地沉迷于手机建构的虚实结合的“美好世界”,难免会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

  “无手机课堂”也好,“脱机自习室”也罢,在本质上都是对回归“真我”的一种呼唤——对社交网络保持一定的距离,将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学习等事情上。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图书馆都曾发布年度阅读报告,一年借阅图书达到几百册的同学成为“读书冠军”。突破手机的束缚,保持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正是这个屏幕时代难能可贵的。

  删除社交网络账号回归自我的“网红”埃森娜·奥尼尔认为,“人们交谈、分享和给予,不是因为你好看,而是因为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或创造了什么。”一个人要想真正地“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更多地要靠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而不是手机键盘上的挥斥方遒。

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是每个成年人都面临的现实考题。学会与自己和解,进行清醒的自我调试,重新认识和发现自己,走出对手机的依赖,回归“真我”,尽管对于“低头族”来说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却有助于他们重新找回自我。

■文/杨朝清



影视剧莫过度消费热点



    在影视行业里,最宝贵的资源莫过于观众的眼球。想抓住观众的眼球,看似最省事的办法莫过于两种:跟风和蹭热点。

    跟风并不稀奇。一个相亲节目在一个电视台火了,很多台就照猫画虎,牵手配对;一部家庭剧火了,紧随而至的就是诸多婆媳大战、家庭战争的连续剧;仙侠和盗墓的风潮刚退,《法医秦明》又红了,看来一个悬疑刑侦剧的小高潮即将来临。

    “蹭热点”的性价比就更高了。它往往连模仿都不需要,有个以假乱真的名字足矣。比如《泰囧》之后,就会有“日囧”“印”甚至“澳”“美”,趁着观众的好感度还没过去,一鼓作气将“”的各类故事普及至全世界。如此这般,既然《道士下山》也是个好IP,何不趁势推出“道士上山”“道士升仙”和“道士捉妖”?韩剧的受众很广,照着去年《来自星星的继承者们》“巧妙”的创作思路,何妨再推一部“灰姑娘的后裔”?最近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成了热门话题,据说《我不是西门庆》已开机。

    这种“跟”和“蹭”的风潮,比的就是眼光,拼的就是速度。只要瞄准热点,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素材拼凑在一起,就是一部“枪战艳情玄幻悬疑史诗巨作”,就能轻易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以低廉的投入获得丰厚的回报。作为观众,对此不能不感叹一句:文艺创作“套路”深,市场营销“节操”少。

    近几年,影视作品可以说迎来了黄金时代。电影票房井喷,网络小说和文学作品被频频改编,网络电影呈现爆发增长之势。猛一看,一片花团锦簇,但细细看来,有的却根本不是花。那些对热点的跟风模仿、简单重复、生拉硬蹭,最多算是狗尾续貂。这是名头上的狐假虎威、营销上的青蝇附骥、投资上的急功近利,更是创作上的投机取巧,它或许符合商业逻辑,放弃的却是最宝贵的原创能力。

    更可怕的是,过度消费热点会导致市场潜力下降和观影需求疲软。品质低下的内容虽在短期内迎合了市场,却低估了观众日益提升的品位和精神需求,透支着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最终可能将影视产业拖入同质化、庸俗化的泥沼。

    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还是那些真正有价值、有内涵的作品。热门影视剧的便车,已经太过拥挤。只有深入挖掘各种“交通工具”的独特优势,让它们遵守规则、各行其道,接受市场和观众的选择,才能肃清“超载”,使影视作品真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文 / 宋詹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