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卫东 “好作品往往孕育于差作品之中” | ||||
发布日期:2016/12/20 16:01:18 | ||||
孟卫东 “好作品往往孕育于差作品之中” 孟卫东,著名作曲家,数十年来创作了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1000余首。 代表作品:《新闻联播》片头曲、《大风车》、《同一首歌》、《今夜无眠》、《中国进行曲》、《致祖国》、《神州共举杯》、《期待》、《绿色中国》、《快乐的风》、《我心中的好儿郎》、《赞美祖国》等。 孟卫东是一位被乐坛认定为已经形成独特风格却又不会为追求“新潮”而改变自己风格的成熟作曲家。在中国乐曲谱上,他的名字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曲一起载入史册的。这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一九八八年三月从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片头曲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孟卫东因此被人们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新闻联播的片头曲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曲目,但是真正了解它的曲作者孟卫东的人却不多,孟卫东又是如何创作出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呢? 好的曲调 来自好的歌词 记者:您认为什么是好的歌曲? 孟卫东:我总是说,好听的歌曲多数都是伤感的,而在人们的生命体验中,自己最想唱的歌曲,往往都是多情和伤感的。一首好的歌曲不仅要有好的曲子,好的歌词也至关重要。我一贯认为,好的曲调来自好的歌词,总的来说,好的歌词一要主题鲜明、立意明确,不能雾里看花、不知所云;二要视点集中、言简意赅,不能面面俱到、废话连篇;三要合辙押韵、对仗工整,不能混淆韵脚、长短不一;四要注意音乐的结构,这要求词作者应具有基本的曲式知识。一般来说,都是词作家先创作歌词,再由作曲家谱曲,最后才是歌唱家演唱。先有曲调后填词的情况也有,但并非常态。以我的经验来看,一首好歌词不一定能谱出好曲调,但一首差歌词断然谱不出好曲调。 记者:那作曲者如何才能写出动听的曲子呢? 孟卫东:为了写出优美动听的旋律与和声,作曲者至少要懂点儿乐器,不会弹钢琴,吉他、口琴也可以代替。因为我嗓子不好,很多高音都唱不上去,所以我大部分作品的旋律都是在钢琴上弹出来的。在弹钢琴的时候,我顺便也就把和声弹出来了。 我曾经创作过一首歌曲,叫《同一首歌》。我拿到歌词以后,就在钢琴上弹,只用了30分钟,曲调、和声和结构很自然的就写出来了。在创作这首歌的过程中,和声对旋律的指导作用很大。事实上,如果作曲者具备足够的和声训练和知识的话,和声对于旋律往往是有控制和支配作用的。 记者:除了要懂得乐器、和声,您认为作曲者要想让听众记住自己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孟卫东:在我看来,音乐,尤其是歌曲,是最能容忍也最需要重复的艺术形式。集中使用素材,就是一种重复。重复可以是旋律上的重复,也可以是节奏上的重复。我有一句座右铭:“如果你想让人们记住你的歌,那你就重复。” 同时,作曲者还要注重对动机的提炼,要努力地、有意地,甚至苦心孤诣地找到好的、新鲜的动机,这是作曲者基本的技能。那么究竟什么是音乐创作的动机?想一想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作曲家将“命运”这一动机以三连音的形式不断地重复,极大地强化了作品的力度和深度,这就是提炼动机的最佳范例。 记者:但是现在很多作曲家,总是会模仿过去大师们创作的优秀作品,对此,您怎么看? 孟卫东:每个学习作曲的人可能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偏爱某位作曲家或者某些作曲家的风格。由于这种偏爱,作曲者的作品中往往会流露出某位作曲家的风格或特点,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类似模仿的做法,往往会为人所讥笑。 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很正常也很普遍的现象,根本没必要觉得羞愧。每个搞音乐创作的人,尤其是在初学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有一点“大师情结”。我认为作曲者的偶像就应当是高层次的,因为只有拥有了高层次的偶像,才会有高层次的起点,而有了高层次的起点,才可能创作出高层次的作品,当然,想要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代表作,也是需要创作灵感的。 年轻人要 主动创造机会 记者:每一首优秀的歌曲都需要有创作灵感才能完成吗? 孟卫东:灵感是必须有的,但技法第一。所谓灵感,是各种人生经历与感悟综合作用的结果,很难用具体的语言来说清楚。每个人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灵感,而技法,必须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长期的训练与写作,才能熟练地掌握。举个例子来说,我本人是个十分感性的人,但我完全不会画画,甚至连圆都画不好——即便我再有灵感,也画不出任何优秀的画作。相反,你只要具备一定的技法,即便缺乏灵感,也能创作出一些水准之内的作品来。 所以我总是说,要写好歌,除了要具备作曲的基本技法外,多写是唯一的途径。质量是从数量中来的,一个好的作品,往往孕育于众多差的和一般的作品之中。从开始创作至今,我写了很多首作品,其中《同一首歌》《今夜无眠》等作品很出名,但绝大多数作品都默默无闻。然而,没有那些不知名的作品,这两三首有名的作品是根本无从诞生的。因此,我们完全不必为自己的某些作品创作出来后毫无反响而感到惭愧。 记者:现在每年毕业的作曲系学生出名的很少,您对学院派学生有哪些建议和指导呢? 孟卫东:作曲这个专业的学生,刚刚毕业的时候都太年轻,才二十几岁,这个年龄不太容易显现出来才华。这个专业不同于唱歌,可能在学校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就已经能看出才华,而且唱歌这个专业如果年龄太大了,反而还不容易从事了。作曲的呢,如果身体没问题,可能可以写一辈子,通常到了三、四十岁,有过一些作品和阅历了,才更可能显现出来,才更可能被人注意到,而到了这个年龄距离毕业就已经很长时间了。 一毕业,就被人看中的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只是太少。作曲这个专业的学生,实践的机会很少,除非在学校里,就已经写出一些优秀的曲子被大家公认了,但是这很难。一般都是需要毕业后在工作中不断的充实和锻炼自己。搞创作和搞表演的人是不同的,被人认可,通常要到三十几岁吧,二十多岁就才华横溢的很少,即便有,也不太容易被发现。 记者:那现在大城市有很多年轻优秀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可能很棒,但得到的报酬却很少,对此,您怎么看? 孟卫东:他们还年轻,成就和名气都没有到达那种程度,慢慢来吧,以后会好的。我曾经跟几个年轻的作曲家在录音棚内聊过这样的话题。大城市是一个非常具有包容性的地方,你不要认为你在这里感觉到被冷落,感觉到有些寂寞和不被重视,如果你感觉到你怀才不遇,那一定是你做的不够好。只要你做的足够好,没有人会欺负你,如果你做的足够好,无论如何你都是会被重视的。才华和能力有时候是需要机会的,同时也需要为人,人不好也会影响前程,人品有问题的人没人愿意与之合作,所以做人一定要随和。大城市的机会很多,但是也需要努力打拼一番。需要自己去努力,去主动创造机会。 记者:面对自己如今获得的成就,您觉得在一路的创作中有什么想感谢的吗? 孟卫东:我热爱音乐,是火热丰富的生活给了我艺术灵感,是蓬勃发展的铁路建设给了我创作激情,是欣欣向荣的祖国让我写出了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作品。所以我要感谢这个火热的时代,感谢中国铁路发展提供的创作源泉,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工作和音乐创作的大力支持。 如今,在孟卫东看来,自己取得的成绩,并非是削尖脑袋“钻”来的。他总是会笑着说,这些不过是机遇造就的结果,用京剧《空城计》里诸葛亮唱的那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的说法来形容自己,才是他觉得最贴切、也最得意的方式。不图超越经典,只求随遇而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