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周华健 演唱不能只拼体力!

发布日期:2016/12/13 9:57:16    
  



周华健  演唱不能只拼体力!


    周华健,台湾创作歌手、音乐人。一直以温暖的形象深入人心,拥有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朋友》、《爱相随》、《让我欢喜让我忧》、《明天我要嫁给你》、《亲亲我的宝贝》、《刀剑如梦》、《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我》、《花心》等。

    周华健的音色偏亮,中音区自然柔和并具有强烈的磁性,高音区较有张力和爆发力。善于运用鼻音,具有标志化的咬字和哭腔,通过咬字、哭腔运用和音色选择组合出较强的柔性。他的歌曲内容大部分健康积极,坚定和柔情并存,忧伤和阳光同在,给人温暖和感动。纵横乐坛三十年,周华健一直在音乐之路上上进求索,正如他说,“我的梦想就是音乐,所以我一生都在为这个努力。现在的我做音乐很自在、快乐,不担忧销售、排行,只做自己喜欢的音乐。”

    周华健觉得现在的年轻音乐人应该认清自己的能力,保持好的心态,遇到低潮期,不能只在家哭。“我之前说一个歌手很重要一点是认清自己的实力,要知道我是不是有天赋干这一行。我年轻的时候也迷失过,试着学写说唱、学写R&B,但始终也写不好。大概两三年后,我发现不对,这个时候应该是要充实自己的时候,而不是抱怨。低潮期的时候我没有每天躲在家里‘摔玩具’、哭。我在自省,唱片我可能不能出了,可是现场演唱反而效果会很好,因为跟着我的歌长大的人已经工作、结婚了,他们都成了有消费力的人。这时候你看到有人带小孩来听我的歌,我就开玩笑说,我的歌迷比周杰伦的还年轻。”

    作为一名唱作型歌手,周华健对于创作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以自己三十年前进入乐坛的经历为例,给出了新人如何写歌的办法,“刚开始写歌会有盲点,有时候你写了一点发现可能和别的歌撞了,不要担心,写完再说,也不要写几句就停下来。写歌很痛苦,但成就感很高,并不是说会得到很多钱,而是写完的那种快乐可以比美任何快乐。我当时进公司半年多才开窍,段钟潭教育我们写歌要跟听众有共鸣,而不是只写自己的感受、只写给自己听。我们就是要让音乐人感受到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的意义。”

    周华健在音乐的道路上,一直热情洋溢,仿佛从没有体力枯竭之时。但在刚刚结束的演唱会中,50多岁的周华健也表示,能支撑的了一场场演唱会靠的不单是体力,而是舞台演出的技巧,“演唱会真是一门学问,年轻人要记住,你不能只拼体力。一直以来我们都能找到音乐老师教我们唱歌,但却没有人教我们怎样录唱片,怎样办好演唱会,这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摸索和经验。” 



不要让演唱会成为金钱的游戏


    6万元、20万元、100万元可以买到什么?一辆车还是一套房?但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场演唱会门票的价格!12月30日晚久别歌坛的王菲将在上海举行一场演唱会,这便是黄牛报出来的演唱会前排门票的价格。

    当然,演唱会也会有官方售票,最便宜的看台1800元、内场7800元,普通粉丝们若要掏腰包的话还真需要咬咬牙,但你咬完牙会发现还是买不到。12月5日晚,这场“吆喝了”大半年的演唱会突然在网上放出门票预售,实名身份证购买,一人只能买两张,不能选座,尽管条件如此苛刻,依然是32秒便全部售罄。

    这场演唱会到底放出了多少张门票通过正常渠道销售?答案不得而知。因为从一开始就有消息说,这场演唱会的大部分门票获取方式是“赠予”及“慈善捐款”,以及王菲代言的品牌抽奖。坊间传说的赠予名单长达数十页,连王菲的好姐妹刘嘉玲也只排到了第五页。更有段子一样的演绎,说有人向主办方要票却被直接反驳:“你是最重要的一万个人里的吗?”

    值得深思的是,看演唱会什么时候成了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体现?不过,买不到票的普通群众也不用担心,此次的演唱会开了全球视频直播,大家可以歪在家里的沙发上抱着薯片看偶像演唱。

    和高昂的门票和出行成本相比,这样的待遇让人受宠若惊。但不难让人联想,这难道不是某视频平台的“阴谋”吗?说好的演唱会怎么就变成在家点击屏幕了,这二者的体验对歌迷来说怎么会一样?但即使你身为王菲的粉丝,却不是“最重要的一万人里的”,那你就别无选择。因为从一开始,这场演唱会就用少得可怜的一万张门票、高昂的票价和普通大众划清了界限,把数以万计、十万计甚至百万计的普通歌迷赶向了唯一的出口。可以想见,这场演唱会依旧会很热闹,视频平台会有数字惊人的庞大流量,赞助商品牌会深入人心,制作公司也会笑逐颜开……却唯独没有作为普通粉丝的你,那些现场山呼海啸的震撼,紧握荧光棒的呼喊,情到深处奔涌的热泪,都和窝在沙发上的你没关系。

    如今,有人气的歌手,即使唱功退步,但依然是金钱狂热追逐的对象。而对于普通歌迷来说,就算偶像的身价是靠千千万万和你一样的歌迷用情怀撑起来的,这场演唱会也只能和它的名字一样,都是“幻乐一场”。所以,歌手要保持初心,用自己的努力回馈一直付出的歌迷,不要成为别人赚钱的对象。

■文/王娟



文艺当为英雄而歌


   一位专家透露,在一项针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孩子在“你所崇拜的英雄”一栏里填写的名字,不是青春剧里的“闹角色”,就是宫斗剧中的“狠角色”。这一话题引起文艺家们的热议和担忧:难道我们真的没有英雄、不需要英雄了吗?创作过《青旗·嘎达梅林》《林则徐》等英雄题材作品的作家郭雪波疾呼:“今天是一个呼唤英雄、敬重英雄、书写英雄的时代。我们不能放弃讴歌英雄的职责!”

    尊重英雄,是一种高贵的价值观。对英雄的态度往往代表一个国家的价值观,这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如果我们不是把笔尖镜头对准民族英雄、国家功臣,对准为社会为人民作出贡献甚至牺牲的英雄模范,而是沉醉于“小我”“小利”“小情”,我们的文艺就没有分量和温度。如果我们淡化理想、软化信念,远离崇高、讳言伟大,鄙视劳动、调侃奉献,用娱乐挤兑教育、揶揄替代悲悯、“抖机灵”调侃大情怀,文艺就会沦为“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笔下没有英雄,精神高地就会失守、文化阵地就会沦陷、思想防线就会被冲破。

    讴歌英雄,是一种深沉的人民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英雄的创造者。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舞台的主角,是书写历史的主人、推动进步的主力,讴歌人民就是赞美英雄。人民是文艺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立足点也是生长点,是文艺最重要的服务对象,也是最公正的评判者。能不能对伟大实践有生动写照、对美好心灵有真实观照、对崇高精神有光彩映照,能不能听到群众心跳、感受现实脉动,在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这是检验人民观是否正确的标准。文艺不但要展现人民创造的伟大业绩,还要讴歌人民群众中的伟大英雄,这是文艺的天职。

    捍卫英雄,是一种珍贵的历史观。欲灭其国,先毁其史;欲灭其人,先毁其志。社会上一度出现历史虚无和文化虚无怪象,一些人歪曲历史、恶搞经典、哂笑牺牲。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加可悲。很多国家不但宣扬自己的英雄,还以法律、纪念日、祭奠仪式、命名等形式保护英雄名誉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文艺工作者当有英雄的情结、英雄的情怀,做英雄的歌者、当英雄的卫士。电影《湄公河行动》《战狼》受到盛赞,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英雄、崇尚英雄。以文脉传承国脉,以文运复兴国运,以英雄形象传承民族精神,应该成为文艺作品最闪亮的主题。

■文/刘汉俊



儿童综艺节目不能迎合成人


    近日,芒果TV推出的真人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4》引发争议。与往期不同,这次节目选择一名成年男性与一名小孩临时搭配成“屏幕父女”出镜。但随着节目的播出,观众们发现,节目在剪辑和配图配文甚至是官方微博的广告上都往“恋人”靠拢而非父女。

    目前,《爸爸去哪儿》栏目组对争议做出了回应,称最单纯的总是最美好的,拥有美好心灵的人总能看到更多光明,希望网友用善意眼光来看节目,杜绝恶意揣测。外界当然没必要恶意揣度节目组设定“屏幕父女”的用意,然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节目中的个别画面和语言表达,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并引发争议,已足够说明问题。

    节目中的对话和情节,无论是按照节目组的要求“定制”而成,还是嘉宾个人的临场发挥,其呈现出的暧昧效果都是客观存在的。需要理清的一点是,虽然名为真人秀节目,意味着节目的真实呈现度越高越符合定位,但从传播价值来看,并不能说只要是真实的就都适合播出。有专家就指出,该做法至少会让公众对“一名成年人和一名儿童在一起”的画面降低警惕。

    除此之外,“屏幕父女”这一设定模式,也同样不无疑问。虽然在节目上,大家看到的更多是两者“亲密无间”的关系,但在节目背后,恐怕难言没有磨合,特别是对于一名不到4岁的小孩而言。从长远看,这种搭配,会对小孩的心理造成怎样的影响,甚至是否影响到节目外真正的父女关系,都不能不有所注意。

    节目的主题是亲子关系,呈现出的屏幕形象却更像是偶像剧。虽说一些话语属于“童言无忌”,但很显然,节目从包装到最终呈现,都有意无意突出了儿童“成人化”的一面,并将“小大人”式的语言作为一个重要卖点。有心理专家就指出,目前许多电视台的儿童选秀节目多迎合大多数成年观众的收视喜好,掩盖了孩子的纯真天性,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成年人的言行举止。

    看待儿童,确实需要多一点单纯,但相信单纯,并不意味着忽视可能的风险与必要的保护意识。孩子承受外部伤害的可能性,并不会因为多一点单纯的美好想象就会减小一点。无论是当前儿童意外伤害案件的多发,还是儿童的“早熟”“成人化”倾向,都提示我们在儿童的保护上应有更高的敏感度。

    真人秀节目的大量出现,是社会走向开放的一种表现。但越是开放,越要突出一些禁区和不能触碰之处,如此才不至于“娱乐至死”。而在儿童保护的问题上,社会神经就应该随时绷紧,敏感一点甚至“保守”一点都不是坏事。

■文 / 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