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民谣音乐人引争议

发布日期:2016/11/1 10:18:57    
  



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民谣音乐人引争议


时代正在重写文学定义,艺术本无疆界



    近日,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歌手兼诗人鲍勃·迪伦,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在世人眼中,一向以“文化精英组织”形象著称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次的“跨界”,在全球文化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文学奖“跨界”引争议


引领作用体现“回归”


    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争议最大的是鲍勃·迪伦的歌手身份。事实上,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看来,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从来就不是入选的全部。诺贝尔文学奖的章程中明确规定,文学奖还包括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因此,这次“诺贝尔奖”委员会将文学奖颁给两次提名、集格莱美奖和奥斯卡奖于一身的鲍勃·迪伦,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实至名归的。

    其实,文学是主观性很强的学科,所谓“最优秀作品”本就是见仁见智的事。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与其说来自于它每次都能挑选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不如说是因为它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文学发展的最新动向。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法国著名哲学家柏格森,因为柏格森提出的“绵延”、“意识流”等概念对文学界产生了关键性影响。同样地,当欧洲文学界对法国存在主义文学仍旧抱有怀疑之时,195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加缪——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诺贝尔文学奖始终有求新求异的传统,这也是其常葆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这次力排众议、勇敢地将奖项颁发给鲍勃·迪伦,是评委会为通俗文化畅行无阻的当代寻找文学新意的一次令人敬佩的尝试。在缺少能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学大师的情况下,此番选择自然不排除冒险和赌博的因素,如果鲍勃·迪伦最终拒绝接受奖项,它也不意味着赌博失败,而仅仅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坚持宁缺勿滥的精神追求,这是一种对文学的力挽狂澜的使命感,它必将引领一个时代的文学走向,这才是诺贝尔文学奖真正的内涵所在。


艺术本无疆界

回归文学初心


    “如果我们把眼界放宽就会发现,鲍勃·迪伦获奖意味着诺贝尔奖回归传统。”日前,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表示,也许在瑞典文学院看来,文学的原初情境在20世纪60年代,在鲍勃·迪伦这样的人身上得到了回归和重现,这是人们对于文学初心的确认。“21世纪,我们的阅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鲍勃·迪伦的获奖提醒我们,文学不一定是依托于纸面的,甚至也可能是不依托于阅读的,它在我们这个新媒体时代有着新的可能性。”

    鲍勃·迪伦在民谣音乐里,还承载了许多社会学的内容,从而在世界很多地区,都引起了当地流行乐的变革,改变了流行音乐的创作生态。比如罗大佑早年的作品《未来的主人翁》、《鹿港小镇》,就受到过鲍勃·迪伦的影响,其他像崔健、陈升在内的音乐人,同样从鲍勃·迪伦许多作品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中,得到过创作的启迪,如此说来,这种影响的辐射力就更大了。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算是近几年最“接地气”的一届,至少获奖者不仅是一个传奇,也是许多人的青春陪伴。

    其实诗歌,本来就是有意有韵,只不过后来纯文学的诗歌,在去除民歌的旋律部分之后,被改造成了单一的文学样式,并且用文字的音节和韵律,代替了音符的功能,才变成了纯文字的诗歌。鲍勃·迪伦所做的,不过是让诗歌走出文学殿堂,重新来到民间,并以一种大众的视角,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打磨,辅之以现代音乐形式进行传播,从而让诗歌又恢复了那种万人传唱的生命力。 

    时代正在重写文学的定义。这也使诺贝尔奖评委们有勇气把奖颁给鲍勃·迪伦——这样一个从来不混文学圈与文学史的人。鲍勃·迪伦的获奖,无疑能让我们去重新审视当下的这个文学秩序。虽然鲍勃·迪伦是诺贝尔奖的异数,但显然可以让我更重新认知到文学诞生之初的本质,它是爱与歌唱,它是灵魂的需要,它是生命最真诚的表达,它是对世界最新颖的理解。至于它是何种文体,真的不重要。

    所以,无论是鲍勃·迪伦让民谣通电,还是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一个民谣音乐人,其实都是艺术无疆界的一种证明。甚至可以说,古往今来的大家,往往就是因为不故步自封,能够在主题视角和形式体裁上都有着开放性的思维,才能获得所在领域的突出成就。


诗歌在复兴

带来传统文化大繁荣


    不得不承认,时代在变,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也在变。鲍勃·迪伦得奖,不仅让我们更为关注歌词中的诗性美,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大众流行文化同高雅诗歌创作日益融合之路,以及传统文化中的诗歌在传媒时代如何发挥更大的文化影响。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正确地传承中华文化,是艺术永葆活力、不断发展的关键。

    以歌曲为例,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中国歌曲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品格。歌诗传统,可谓源远流长。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古代诗歌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诗与歌互融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但是艺术的内部,必然有着审美传统的连续性。近几年,无论是中国风歌曲的涌现,还是古风歌曲的盛行,抑或是民谣歌曲的持续火爆,都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的结果。在新的文化语境下,中国的歌诗传统正在复兴,佳作也在不断涌现。比如,将中国古诗词、现当代诗歌等精心配乐成歌,广为传唱。

   《诗经》、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民歌、戏曲等一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都为现当代流行文化注入了丰富的营养。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民谣风格音乐,也显示出对传统审美的积极回归。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含蓄蕴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如一股怡人的清风,为民谣赢得了更多听众。今年的G20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就是一场富于中国风格的视听艺术盛宴,它将优美典雅、天人合一的传统审美和自信从容、奋发向上的时代风貌进行了完美融合,播出后好评不绝于耳。

    事实上,歌曲与其他艺术体裁的重大区别,在于其群体性、人民性。歌曲的受众既是文学的接受者,更是歌曲的传唱者。换句话说,歌诗在社会交流中更易形成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故而,歌曲是“文化中国”重要的凝聚力量,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传统以及诗歌民族性的有效途径。我们相信,中国几千年深厚歌诗传统源远流长,诗歌的复兴,必将带来文化的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