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纯正合唱的声音

发布日期:2016/9/29 10:43:26    
  







纯正合唱的声音



郭 浩 简 介



    郭浩:指挥    中国指挥学会秘书长、现担任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团长。

    近几年中与著名钢琴家郎朗合作成功演出了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冯小刚电影《1942》首映式中与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著名青年歌手姚贝娜合作演出,受到业界同行及观众的高度评价和热忱欢迎,并多次应邀为驻中国各国大使演出新年音乐会,受到驻中国各国使节的高度称赞;2013年带领并指挥中央歌剧院合唱团成功的进行全国巡演,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观众的高度称赞;2015年指挥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北京民族剧院又成功上演专场中外经典合唱音乐会,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2016年由文化部指派,带领并指挥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前往韩国大邱、首尔成功上演合唱音乐会,受到我驻韩大使以及韩国听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高度赞扬;2016年由中央歌剧院派往武汉、吉林等地各大学以及音乐院校进行讲座,为歌剧、交响乐、合唱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合唱演出形式以其独特的多声部人声艺术魅力,一直以来都是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和喜爱的一种演出艺术形式,但就我国合唱艺术真正的艺术成就而言,尚有许多地方还需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今天就合唱团怎样发出真正具有合唱魅力的音响以及发声特点和喜爱合唱的读者做一探讨。


合唱声音概念及其产生


    众所周知,合唱这门艺术形式是脱胎于西方宗教音乐,这种表演形式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传入中国至今不过百年(除中国民间多人合唱、齐唱),这百年中有多部体现较高艺术修养与人文内涵的合唱艺术作品,如:赵元任《叫我如何不想他》,《海韵》,黄自《长恨歌》以及建国后用民族音乐素材改编的《半个月亮爬上来》等优秀作品流传至今,而且在中国的合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这类作品受众范围有限,对于这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来说也不是主流音乐。因为这百年中,中华大地发生了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新中国、抗美援朝,这一系列的革命和斗争都是一个目标,就是鼓舞华夏民族与封建制度、帝国主义,反动派作斗争,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鼓舞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这一时期我们的合唱作品都凸显着“抗争、呐喊”的精神,所以在人们对于合唱声音的认识上以“响、大、亮”的声响效果作为标准,其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以及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合唱曲目大都是这样的作品,这也是我们那一时期的主流音乐,这就使我们几代人对于合唱的认识就是这种“响、大、亮”的声响模式,从而形成了合唱队员对于合唱发声的固有概念。再者,全国各大音乐院校招收声乐专业学生时,主要还是以培养独唱演员的方向进行招生和培养,虽在校期间也开设了合唱必修课,但学生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种教学模式会不可避免的培养出极具独立个性特色的声音,这与合唱艺术建立、展示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的要求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文化艺术的交融,使我们欣赏到了真正古典与现代合唱的经典作品。各大合唱团体和广大观众的创作、审美也在向追求更高艺术水准的方向努力。如何建立一支真正能表现各类合唱作品风格、魅力的合唱队伍这是我们合唱指挥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经过多年的排练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关于个人音色


    合唱团的声音贵在一个“合”字,这也需要每一个演唱者共同完成这一任务,而我国现在的合唱团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音色不够统一和融合,这也是现今我们众多合唱团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归其根本主要是每一个合唱队员的发声方法就存在不统一的多样性,这使我们很难在某一个音高上达到很好的融合,而要解决这种差异首先在概念上要达成共识,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种体验,当你熟悉的某人当你还没看到时只要讲一句话,你即可判断这人是谁,这是因为这个人的特殊音色你早已熟知,而我们合唱团你都能听出是谁在唱,可想而知我们这个合唱的音色肯定是不会统一的。我们再试想另一种情形,当某人在用假声说悄悄话时你就很难分清这是谁在说话,从这个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人声在用假声发声时融合度最好,统一性最强,那我们为何不借鉴这种方法演唱呢?当然,会有人说:这不可能,谁会完全用假声完成一部作品,是的,我完全赞同这一说法,我要说的是一定要有这种假声意识,这是真假声结合和分配应用的方法,也是声乐中经常提到的“混声”唱法,只要是好的歌唱家包括世界著名歌唱家的发声方法,其实他(她)们都在应用这种混声唱法,而合唱在真假声分配的应用上假声的分配比例就更多,在正确的发声位置、气息支持以及正确的肌肉群的共同作用下,更多的假声分配会得到合唱所需要的更好的统一性和融合性。


二、关于声部音色


    如果每一位演唱者的音色都能达到相对的统一和融合后各声部还需要音色的协调吗?回答是肯定的,这对于一名合唱指挥尤其重要,因为我们在组织一个人声的多声部合唱团,正因为是多声部,这就是说单一声部是不能完成的,我们知道一个弦乐团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这和我们合唱团的组成有什么区别吗?木管组、铜管组道理都是一样,其实乐团的这种声部构成是学习了合唱的形式所形成的,因为合唱形式要远远早于乐队形式,那么,各声部有其自己的独有的音色特质就不难理解了,我见过有些合唱团,各声部音色含混,不清晰,不纯正,没有特质,就如同中提琴不可能演奏出小提琴的音色,大提琴也不可能拨出低音提琴的动静,所以应用好这些各声部固有的特质作品才有可能呈现的更加有厚度、更加有色彩,更加震撼人心的合唱作品。


三、关于混声合唱音色


    这是指多声部混声合唱团而并非发声的混声技术。混声合唱团一般来说应该能完成各类合唱类型的作品,但各个合唱团有其擅长的合唱类型,比如:歌剧院合唱团最擅长的是歌剧合唱,而交响乐合唱需要的是把合唱作为交响乐其中的一各声部,室内合唱团大都擅长艺术类合唱作品,那么我们要较好地完成各类合唱作品的演唱,就要明确几类合唱的功能区分。

    1、歌剧合唱:这类合唱其主要任务是为戏剧发展服务,戏剧性强,再加之有乐团的声响,所以对于音量的张力要求较大,真声演唱较多。

    2、交响乐合唱:此类合唱主要是整体交响乐的一各声部,和乐团的演奏交织在一起,与交响乐团属同等重要位置,在排练中指挥会根据此作品的需要提出具体要求,合唱团的声音也需要有较好的张力,真声演唱较多。

    3、室内乐合唱:这类合唱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合唱类型,因其主要是自己单独完成创作过程,是最能体现多声部人声魅力的合唱形式,传统的室内乐合唱除管风琴(现今主要以钢琴)伴奏外,还有无伴奏合唱,室内乐和唱对于人声的要求主要以真假声的结合为主,而假声所占比例更多,正因为这种唱法,所以在演唱时“f”音的处理要比其它二种合唱形式弱得多,而“p”演唱更加弱,这是因为没有交响乐团的加入,人声能更加细腻的充分表现。

    当然,要很好的完成好一部合唱作品还有其他很多事情去做,比方对于作品速度、力度的掌控,声部平衡,旋律音准,和声音准,复调音乐如何进行,乐段、乐句的正确分配,转调音准的流畅、语言的准确到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以后可以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总之,我认为合唱艺术作为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它的最高追求是“存异求同”,即保留部分个人音色、塑造鲜明声部音色、搭配协和的混声合唱音色,同时还要实现表现不同作品时的不同声音体现。以上对于合唱声音的探讨也是这些年在排练实践中认识、总结的一点体会,希望对于热爱合唱的人们有所帮助。

■文/郭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