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刘欢 音乐要引领潮流 而不能总克隆成功!

发布日期:2016/10/11 11:17:32    
  






刘欢 音乐要引领潮流 而不能总克隆成功!



    近年来,多档音乐选秀节目收视率屡创新高,然而人们却发现,其中新创作的好作品寥寥。中国流行音乐产业是否真的摆脱了停滞状态?原创音乐发展瓶颈何在?如何能让好作品获得艺术上、市场上的认可?音乐人刘欢分享了他的思考。


原创流行音乐 更多选择迎合市场


    记者:你喜欢的音乐类型有哪些?请你选5个。

    刘欢:还是首选古典,这一段时间我听得比较多的是哥特金属,然后就是爵士,再往下就是彻头彻尾音响化的极端电子、中国的古曲……

    记者:你在“好歌曲”宣传片里说,音乐很大,我们很小。我想是你的心里话,有一种敬畏的东西在里面。

    刘欢:这是真实想法,这么多年我做东西做得不多,但是我听的东西不少,再加上在教音乐史。你听了那么伟大的东西,再去了解做出这些伟大作品的创作者,你就知道那个高度是你永远无法企及的,有的时候甚至会很颓,算了,我们不干了。那是特别让我们仰视的音乐,我们现在就是傻呵呵的在下面做一点点而已。

    记者:很多人都说,中国唱片业萎缩,中国流行音乐面临产业失衡,你怎么看?

    刘欢:其实,大家都能看到近年来中国唱片业的萎缩。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唱片业刚起步,在动辄销量破百万的时候,盗版一拥而上。近些年,在网络上到处可以免费下载试听音乐的时候,唱片业来不及转型就失去了获利途径。

    唱片业萎缩,带来的是整个音乐产业的萎缩。仅从流行音乐来说,过去,推新歌靠的是唱片公司的“老一套”——纸媒宣传、电台宣传、电视音乐录影带宣传、参加音乐榜推广,可现在这些方式都不怎么管用了。如今推歌太难,录一张唱片,卖1000到2000张,跟中国人口基数相比,这个销量简直是个笑话。过去是赔本赚吆喝,现在可能连吆喝都赚不着。现在还坚持做音乐的人,靠的是热爱,但音乐做出来了又很难推广,回报与投入也不成正比,这种现状不免让人灰心。

    《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音乐行业市场总规模达2716.56亿元,远远大于电影产业,但与之相比,我们看到的是:电影票房按明确比例回流给制片公司,又不断投入拍摄新电影,但十几年来,不管是彩铃还是歌曲下载,即便不免费,也没什么有效机制将收回的资金再投入音乐制作。

    竭泽而渔,怎能形成音乐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当前,我们的流行音乐制作方,太弱势、太分散,不仅没有议价权,甚至面对赤裸裸的“白用”都难以维权,整个产业都面临失衡。

    记者:那这样的情况下,好作品就很难产生。

    刘欢:在这种情况下,原创流行音乐失去了引领趣味的信心,更多地选择迎合市场,这使得很多音乐作品虽受追捧,但丧失了音乐上的价值。这也是如今好作品少的另一个原因。

    说实话,音乐产业被挤兑成这样,也确实没招了。大家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不容易有个作品受欢迎,那就依葫芦画瓢吧。这种低层次的退守,是没办法的办法,我相信大部分音乐人也不甘心这么做。

    比如流行的《小苹果》,大家都喜欢跟着唱跟着跳,我也觉得很好,但问题是,音乐不能总去克隆这种成功。流行音乐在某种意义上,跟时尚是一个道理。时装周都是提前发布下一季的流行趋势,没有设计师跑到马路上看人家穿什么才发布什么。

    流行音乐要引领潮流,而不是大家想听什么我就照做什么,应该有“我做我喜欢的”信心。音乐是很个性化的东西,音乐人做的应该是个性化的表达。

    我出生于1963年,看电影,从小时候的五分、两毛,到现在的七八十元,票价虽不同,但大家都认同这个理儿——花钱看电影天经地义。但听歌不花钱似乎也是天经地义——从收音机里听、从电视里听、从电脑上听,什么时候花过钱?在流行音乐发达的地区,人们都是花钱来消费音乐。这是一个消费水平与消费习惯的问题。

    其实仔细想想,主动也好,被动也罢,人们每天都在接触音乐。既然有需要,就应该有一个良性的市场。


好声音很多 但好作品太少


    记者:那我们没有其他的方式鼓励创作吗?

    刘欢:好声音很多,好作品太少,目前流行音乐的这种现状与产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如果我写了一首歌,要么参加选秀,要么就丢到某个网站上去,火了也不知道怎么火的,死了也不知道怎么死的。这样的环境,如何鼓励创作?

    其实,在流行音乐发达的地方,传统实体唱片销量也在急剧下降,但由于唱片数字发行收入在涨,依旧能够运转。我们是不是也有可能,寻找到一个新的音乐产业发展模式。

    音乐选秀节目关注程度高,有些原创作品脱颖而出,看起来这种方式对推原创好歌是有效的。但问题在于,好歌推出来后,后半程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对于电视节目制作方而言,音乐制作不是他们的强项,也不是他们的主营业务,往往是节目做完了,音乐产品也到此为止了。也就是说,音乐产业链还不完整,在中间断开了,现在急需将链条衔接好,不要让原创掉到地上。

    虽然目前音乐产业发展情况不是很好,但我认为未来还是有希望的。面对技术革命和市场变化,任何行当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现在大家听音乐的途径多了——电脑、手机、MP3……怎么反倒形不成产业了呢?这不应该,也没道理,新的机会就在眼前,只是我们还没看明白。

    记者:那音乐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刘欢:音乐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我就是喜欢音乐,擅长做音乐,是一个一天到晚盯着音符的人。我没有为自己的音乐生涯设定特别宏伟的目标。我本来就是半路出家,19岁才摸到钢琴,现在看到很多做音乐的孩子,觉得他们真是不得了,我像他们那么大时,还不知道音乐是怎么回事。

    如果能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那我就做一点。越是在唱片业萎靡的情况下,就越有必要更努力地去做。前一段我也听到有人说,唱片就剩最后一口气了,可最后一口气你也得想办法,抱怨没用,那我做一点算一点。希望大家都能来做些事情,或者都来想一点办法,一起再推一把咱们自己的流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