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廖昌永 在国际主流文化上有中国的声音 身份不止四种,目的却只有一个

发布日期:2014/11/18 12:44:28    
  

■本报记者 孟园

       与廖昌永有一面之缘,是在上海音乐学院85周年校庆上,他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不停奔走……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这是廖昌永的几个头衔。名人身份多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当然其中不乏浪得虚名、沽名钓誉之徒,但是也有时刻不忘身份赋予的重任、全心全意贡献力量的人,廖昌永属后者。

多重身份让他获得全方位的视野,更多方面的思考。他的身份不止以上列举的四种,而一切身份的演绎都只为实现一个目的!“在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实力都有所增强的今天,如何在国际主流文化上有我们中国的声音,有我们发挥的不可取代的影响力。我们以什么样的音乐形式展现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拿什么样的音乐作品展现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拿什么样的音乐人才展现在国际舞台上?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全国人大代表:

“文化建设应该有一个顶层的设计”

       两届政协委员,一届人大代表,廖昌永在今年的两会上做了一个重要发言,主题关于文化建设需要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文化建设的总体应该有一个顶层的设计。哪些是面对国内大众的,哪些是面对国际舞台的,如何展示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落实到具体该如何来操作。目前在探索文化发展的路途上出现很多明显问题,廖昌永谈到了当前的电视节目,都播出同一类型的节目会导致大众价值观出现偏差。为了收视率再创新高不能以牺牲文化内涵的长远利益为代价。

       对于文化建设上,国家也非常重视,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廖昌永认为这个提的非常之好,既然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流在我们血液中的东西。这个除了有普及层面的,还要有更高层面的。不一定是跟盈利有关系的,反而我们要更多的投入资金去建设、去扶持、去培育。“文化建设是需要培育的,我们不能完全一味迎合,我们除了迎合还要引领。”

       记者:我国民族文化建设上最缺乏的东西是什么?

       廖昌永:文化建设应该有一个顶层的设计,应该照顾到各个层面。我们既要照顾到农村,也要照顾到城市,既要照顾到中小学生,也要照顾到年轻人,同时也要照顾到中老年人。我认为文化建设不能全部向钱看,不能受钱的诱惑,被钱支配!文化建设不能一切都是为了赚钱,有些东西我们得加大力度投入、扶持和支持。我们现在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对于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会有影响。电视节目中很明显,前一阵我们做选秀,就一窝蜂都做选秀;后来做相亲,就一窝蜂都做相亲。都播同一类型的节目,就会导致大众价值观的偏差。这会让大家觉得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到最后展示出来的好像没有五千年文化的底蕴,有时觉得很痛心!另外,现在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实力都有所增强。在文化建设上,我们如何在国际主流文化上有我们中国的声音,有我们发挥的不可取代的影响力,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以什么样的音乐形式展现在国际的舞台上?我们拿什么样的音乐作品展现在国际的舞台上?我们拿什么样的音乐人才展现在国际舞台上?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文化建设有个顶层设计!

       记者:文化建设需要哪些方面的扶持和支持?

       廖昌永:这个是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的扶持和支持的,全社会共同打造二十一世纪的中华文化。例如,来自政府的扶持、基金会的扶持;媒体的支持,不只有电视、报纸,还需要新兴网络媒体的支持。文化是多方面的,有传统文化,也有“草根”文化,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需要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样式、多种风格、高水准的、一些能够体现中华文化,能够体现中国人当代精神风貌的作品出来。

著名歌唱家:

“音乐会中最起码有三分之一是中国作品”

       作为世界知名的歌唱家常常会得到国外的演出邀请,歌唱家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中国,展示出中国的文化精髓,展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从他演唱的作品中可见一斑。而好的中国原创作品也是与世界对话的最好途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作为国内少有的能连续举办三十届的国际性盛典在推出好的原创作品,也为国内外音乐家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记者:在参加海外的比赛或演出,都是演唱外国的艺术歌曲吗?

       廖昌永:从1996年、1997年获奖后,我在国外开的所有音乐会里面,最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演出曲目是中国作品。我只要开独唱音乐会,一定有三分之一是中国作品。从2004年开始,我在做专辑,在我的十多张专辑中,真正的国外的专辑只有三张,分别是歌曲咏叹调、意大利歌曲和俄罗斯歌曲,其他的都是中国作品。有民歌的、诗词的、电影歌曲的、流行歌曲的,涵盖面还是很广的。

       这些年一直在推出好的中国原创作品方面努力。在四月底就要开幕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我们的宗旨也是“出新人、推新作”。在这个音乐节里,我们将请更多的优秀的国际音乐团体到上海来,也希望有更多的国内优秀的、年轻的音乐家能到上海来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品牌能推出更多上海的音乐人才。从国际性、原创性、新人的推出这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今年是“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三十届,在中国像“上海之春”能连续举办三十届的音乐节还是挺少的。我们希望通过对音乐节的打造能推出更多的年轻人,推出更多的中国原创作品,并通过这样的平台,能让中国的音乐家和国际上的音乐家有更多的交流和融合。

       记者:两会结束后,就直奔悉尼参加演出,演出情况如何?

       廖昌永:这次演出是和悉尼交响乐团的第一次合作。这次的演出非常成功,后来在澳洲当地的一家报纸上对这个音乐会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

记者:你认为国外的演出环境和国内的演出环境有什么差别?

廖昌永:我认为这个差别不大,现在国内的团体越来越职业化、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国际化。在音乐团体上,这个差距并不是非常大。现在国内外的乐团都在做演出季,而且现在大家都是提前一两年就把下一个演出季计划做好了,从专业乐团来讲国内外都差不多。

记者:在国内国外的演出,哪个会比较紧张?

廖昌永:没有。对于我来讲,哪都一样。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观众对于我来讲都是一样的,音乐作品对于我来讲都是一样的。我不会在国外就认真一点,在国内就马虎一点,反之也是。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

“学校不仅是教学机构,还是研究机构”

       经典的作品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创作出来的,当年曹雪芹要是为了获得诺贝尔奖,就迎合诺贝尔评委的口味,写出魔幻现实主义,为了卖掉几万册书,就迎合市场口味。当处处受限时,《红楼梦》是出不来的。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是和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能反映当代人精神面貌的,是对时代的真实记录。

       记者:在原创作品创作方面,学校做了哪些工作?

       廖昌永:现在我们学校正在创作的两部原创的歌剧——《家》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上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建筑、服饰、人文,反映当时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时候,人们的这种情感世界的变化,从人们的家庭观、爱情观多方面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今年十月份会上演《家》,明年十月份上演《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今年我们学校从学校的创作经费上投入不少用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我们选择了范增先生的诗词,请了我们中国最优秀的五位作曲家谱写了11首范增先生的作品。在今年的6月份创作可以结束,有唱片、有曲谱,如果有可能的话,还会以演唱会的形式来呈现。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做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研究,这个也是比较大的一个计划。我们这些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希望能创作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中国的原创作品出来。

       记者:上海音乐学院今年计划举办哪些活动?

       廖昌永:今年第六届全国声乐论坛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主承办。这个论坛是在十多年前,我们去访问沈阳音乐学院的时候,一起定下了这个声乐论坛,所以经过十年的培育,将在上海举办第六届。我们今年的主题就是关于如何建立中国声乐学派,围绕这样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原本是上海音乐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三家联合主办,今年我们还邀请了音乐家协会一起参与进来。同时,我们也会邀请一些作曲家来做一些专题发言。我想中国声乐学派的建立,不只是声乐家要参与,还需要作曲家、中国的诗人、词人共同参与到中国声乐学派的建设当中。要建立学派首先得有作品,没有作品谈不上学派。我们今年还邀请了赵季平先生、沛东(徐沛东),还会邀请各个音乐学院,各个音乐团体到上海来,大家一起来讨论,一起来筹划,一起来展望中国声乐学派的建设和发展。

记者:无论是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校长论坛、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原创高峰论坛等等,可以看出国内的所有音乐学院都在积极参与讨论。

廖昌永:我想这个是要讨论,哪怕是吵架、打架都行。我们在争论也好,我们在争吵也好,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为了中国的音乐事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所以我想我们目的是很明确的。我觉得像这样的想法碰撞应该要多、还要更多。举办论坛、学术研讨会这都是文化建设的一方面。

       我认为学校不仅是教学机构,还是研究机构。我们得向社会输送更多的音乐人才和音乐作品。我们与更多的乐团、更多的音乐团体加强合作,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作品、更多人才出来。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好的音乐家要从生活中来,再回生活中去”

       中国音乐家协会每年定期举办主席团会议,关于中国音乐的发展、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发展都提了很多非常明确的计划。如何让中国音乐文化事业更好的为人民大众服务,这是所有音乐家都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副主席,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好的音乐家要从生活中来,再回生活中去。

       很多前辈写过很多好的音乐作品,他们都是经过长期的采风,我们的演员也要经过长期的采风,有生活的体验,才有一批流芳百世作品出来。所以廖昌永提倡当代的音乐家们、文艺工作者们,也要有这种工作态度,“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不愧于这个时代的好作品。”

       记者:如何让中国音乐文化事业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

       廖昌永: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该有社会服务意识。作为一个好的音乐家,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再回生活中去,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我们从生活中吸取营养,从社会中吸取营养,到最后要反哺给社会。我写音乐作品,我给谁听的?我还是给社会听的。采风干什么?采风是为了写更好的作品,写更好的作品是为了什么?是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作为音乐家应该有社会服务意识。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双方面的,我们对社会服务越多,社会就会对我们了解越多、理解越多、要求也越多。在这么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下,社会对我们有要求,我们对社会有贡献,我们就会了解要写什么样的音乐作品,什么样的音乐作品是激励大众的,什么样的作品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这样才会写出更好的音乐作品出来。所以,音乐家们还是要有“从生活中来,再回生活中去”这样的理念的。

       记者: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音乐家如何从自身做起?

       廖昌永: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除了政府和社会的扶持与支持,我们音乐家也应该静下心来采风。前一阵,在做中央电视台《重逢》的节目,我也谈到为什么前苏联的歌曲能影响中国几代人?除了它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音乐的多样化、丰富化,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它是反映时代脉搏的,它是有生活的。当时卫国战争时期,军人们一心抗战,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国家的存亡,为了民族的安危,奋不顾身,热血奋战。这些歌曲为什么能激励那么多人?是因为它是从生活中来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

现在中国经济这么发达,这个时代不断地有新鲜的东西出来,我们的音乐作品也应该能反映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忧患意识也好、积极向上也好,这些总是要从生活中来的!以前我们很多前辈写过很多好的音乐作品,他们都是经过长期的采风,我们的演员也要经过长期的采风,有生活的体验,才会有一批流芳百世的作品出来。所以我们当代的音乐家们,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们,我们也要有这种工作态度,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不愧于这个时代的好作品。

 

       “当一节课、一场演出和一个会议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怎么抉择?”廖昌永很轻松的回答了,“这个要有计划,如果计划安排得好,这些都不是问题!”他还说,“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侧重。年轻的时候,演出时间多一些;等一点点演出经验更加丰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了,就会知道该将哪些受用的东西传递给后生,这个时候就会在教学上花更多的时间。”所以,要想像廖昌永一样做一个“多面手”,自己首先要是一个能够安排时间的好手。同时把握好人生不同阶段的重点!

其实,四种身份肩负的责任已然界限难分,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细微的交织最终促成了一种高屋建瓴的思考。大到文化建设总体大局,小到好的作品生成的途径,这位勤勉的歌唱家早已了然于心。教学机构、音乐团体以及歌唱家自身都要共同努力,只为实现同一个目的——让中国音乐文化事业向前发展,让中国音乐文化事业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让中国文化在国际主流文化上发挥无可取代的影响力。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