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闫世萍:“咽音练声法”是声乐教学和嗓音保健的法宝!

发布日期:2023/7/26 12:27:37    
  

【编者按】林俊卿是“咽音练声法”的创始人,医学博士,享誉中外的男中音歌唱家、嗓音科学家。他耗尽毕生心血潜心“咽音”研究及实践,创立“咽音练声法”科学发声体系,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1957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在文化部的支持下,新中国第一个声乐研究机构——上海声乐研究所成立,林俊卿被任命为所长。他开办“咽音”训练班,投身“咽音练声法”的训练和嗓音疾病患者矫治。他教过的许多学生成为著名歌唱家,并奇迹般治好了许多长期失声的艺术工作者的病症。半个多世纪以来,林俊卿及其学生为发展和传承“咽音练声法”孜孜不倦,以奉献祖国和人民。其间,历尽坎坷,几近薪尽,濒临断代,但他们矢志不渝,薪火相传。新时代,“咽音振兴”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提振复兴林博士开创的“咽音练声法”,造福社会,《音乐生活报》特开辟“代表人物”专版,讲述那些为“咽音”事业开创、发展与传承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的事迹,念兹戎功,并激励后人奋发有为,继序其皇。


学了咽音以后

这些问题全都迎刃而解

记者:您是如何与咽音结缘的?

闫世萍:我从小就喜欢唱歌,下乡时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师部做音乐老师,返京后跟中央乐团的女高音歌唱家韩素秋老师学习声乐。1979 年我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时歌唱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有些难点问题没能得到彻底解决。我听说林俊卿博士创立的“咽音练声法”很棒,许多著名歌唱家如马玉涛、胡松华、郭颂、张映哲、余珊鸣等,都是林博士的学生,因此非常渴望能够学到这个神奇的咽音。正巧当时北京声乐研究所刚刚成立,余珊鸣老师就把我领入所。

从1985 年开始,我在北京声乐研究所里边工作、边学习“咽音练声法”,先后跟随薛天航老师、张映哲老师、钟振发老师上课,后来还有幸得到林博士的亲自指点。在研究所的几年间,我认真钻研咽音基础理论并进行刻苦训练,充分掌握了“咽音练声法”,彻底解决了自己歌唱中存在的问题,嗓音的发音能力和演唱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记者:提到林俊卿博士,您现在能回想起哪些场景?

闫世萍:1988 年,我到上海出差,登门拜访林博士。他在忙碌之余,依然非常高兴给我上课,肯定了我的努力并勉励我说:“咽音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发声方法,但不是一下就能掌握,你要好好努力!

自此我更加痴迷地钻研,反复拜读林博士的咽音练声理论,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咽音的基础理论。林博士在书中写到,“咽音的核心机密就是训练声带肌做超自然、反正常的运动”,这句话点醒了我。于是我对林博士阐述的“自然嗓音”和“咽音”不同的发音机理进行了深入学习,真正理解了他所说的,“咽音练声法”具有超强发音能力和高超演唱水平的根本原因在于喉部肌肉发音运动的主导肌不同:发“咽音”时,喉部肌肉运动的主导肌是声带肌的收缩,而普通嗓音发音歌唱时,其主导肌是喉外肌的环甲肌的收缩。

记者:在您的印象中,林俊卿博士是个怎样的人?

闫世萍:林博士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平易近人,对待教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待学生充满热情、富有耐心。他会不辞辛苦地认真示范、仔细讲解,让学生充分领会不同的嗓音机能状态和发“咽音”的要领。他的嗓音声如洪钟、感染力很强,老科学家兼艺术家精湛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让我们都感到十分震撼!

林博士多才多艺,漫画也画得很好。班里的同学,只要他想画谁,廖廖几笔就跃然纸上,画得惟妙惟肖、非常传神。他还会雕刻很精美的小提琴,只比手指头大一点儿。班里有表现好的进步学生,他就会奖励一个。

记者:您对其他几位老师的印象是怎样的?

闫世萍:余珊鸣老师是铁道兵文工团的女高音独唱演员,是林教授的得意弟子之一。她的嗓音清脆、明亮,带鼻腔的“小开口”训练和“哼鸣”做得特别棒!薛天航老师教我“大开口”,训练声带肌的能力,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张映哲老师是空政歌舞团的团长,电影《英雄儿女》的原唱,她咽音的发音管练得特别好,声音集中明亮,对我的帮助很大。钟振发老师告诉我的“在发音过程中口腔肌肉要‘且战且退’”,令我印象很深,他教我唱歌时要注意“放松口腔的肌肉”“在咽部的管里唱”,使我受益匪浅!

我非常荣幸并感谢这些老师和前辈对我的训练和教诲,使我在学习咽音的道路上不断进步。特别是深入学习林博士最后的理论文章,使我终于从最基本的医学基础理论上明白了“咽音”和普通嗓音发音不同的肌肉运动状态,因而不断提高了自己咽音训练和教学的精准度。

记者:通过学习咽音,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闫世萍:在学习“咽音练声法”之前,我也演唱了很多声乐艺术作品,但在歌唱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如真假声转换、中低音区声音不结实以及气息深不下去等。我的嗓音属于比较大号的,能演唱毛主席诗词、歌剧咏叹调等大作品,但唱完以后嗓子就累,休息两天,亮音才能再出来。

而学了“咽音练声法”以后,这些问题全都迎刃而解。发高音时轻松明亮,中音区流畅自然。在我练声时,同学们都对经过咽音方法训练的声音感到十分震撼。咽音令我受益无穷,它不仅解决了我在歌唱中遇到的各种发音难点和问题,也使我的歌唱能力和演唱水平都取得了质的改变。

记者:刚才您提到林博士最后的理论文章很重要,您具体的感受和体会是怎样的?

闫世萍:我们嗓音的歌唱状态是基于自然条件,采用拉长声带的方法发高音,训练方法是训练声音的共鸣位置和气息。但是咽音唱法不一样,它要求在发音过程中:通过声带的收缩、变短,使咽部形成“发音管”,做到无论高中低音都能从“发音管”里发出。这就大大提高了嗓音的发音能力和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前面说过,林博士在书中说,咽音的核心技巧就是训练声带肌做超自然和反正常的运动。抓住这个核心技巧进行训练,歌唱能力就会很快提高;而掌握“发音管”的理论和训练方法后,才能真正明白咽音,精准教学和演唱。

记者:您认为林博士这个理论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闫世萍:林博士的“咽音练声法”最大限度挖掘了人类的歌唱潜能,是提高声乐艺术水平的真正法宝。掌握了“咽音练声法”就掌握了歌唱的核心技巧,歌唱中遇到的真假声转换、唱高音难、歌曲艺术感染力以及嗓音保健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歌唱者可以随时处于自然的歌唱状态,歌唱前不用发声训练,开口就能歌唱。嗓音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歌唱的青春和寿命会得到极大延长。另外,对于嗓音工作者来说,像播音员、教师等,如果掌握“咽音练声法”,声音也会变得轻松明亮、自然亲切。因此,咽音也是延长嗓音艺术寿命的法宝!

希望更多老师懂得咽音教学

记者:您是如何传承咽音的?做了哪些工作?

闫世萍:我在30 多年的声乐教学当中,遇到过各类学生,唱流行、民族、美声的都有。一开始我也是摸索着教学,后来明白了:抓住声带肌进行咽音训练,学生就能获得特别明显的进步。无论何种唱法的学生,都能从咽音中受益,很快可以轻松、自然地歌唱。有些学生即便嗓音条件很一般,掌握了咽音技巧以后,也都能取得令人兴奋的进步。

记者:作为一名咽音教师和从业者,您如何看待部分人对咽音的偏见?您是如何解决的?

闫世萍:其实社会上和有些大专院校里的一些声乐教师都知道咽音是个宝,也知道它能解决歌唱中存在的问题,但他们对咽音的基础理论不了解,也没有掌握发“咽音”的方法,另外纯“咽音”的声音也比较怪,所以很难立刻接受咽音教学。在课堂上,我的学生中也有因为对“咽音练声法”不理解而提出疑问的情况,我从基础理论到发声方法逐一进行解答,并且把“咽音”融入到“八度”“五度”以及不同母音的传统音程训练中,使学生逐渐进入咽音的歌唱状态,显著提高了他们的发音能力和演唱水平。当他们的嗓音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时,他们自己都会感到欢欣鼓舞!

记者:除了歌唱,咽音在嗓音保健方面的原理是什么?

闫世萍:咽音在嗓音保健上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普通嗓音发音的原理是通过拉长声带、改变声带的张力和长短来改变音高而歌唱,当声带长时间被拉长,同时被强大气流吹响,就容易受到伤害,这样过度歌唱的话就会造成声带小结、水肿、充血等问题。而咽音的发音机理是:在发音过程中通过声带的缩短,使咽部形成“发音管”,声带肌在调节的“发音管”里歌唱。这样声带就会得到保护,而且从“发音管”里发出的声音,自然轻松、明亮,有穿透力!所以,“咽音”是嗓音治疗和保健的法宝。

记者:您对音乐生活报发起的咽音振兴工程有何寄语和建议?

闫世萍:我认为音乐生活报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通过报社的推广和普及,让咽音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普惠于广大艺术嗓音工作者和其他嗓音工作者,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学习咽音的队伍中。

林博士已经将歌唱的核心机密从理论到实践讲得很清楚了。我们中国人的嗓音条件很棒,希望有更多的声乐教学工作者能够进一步掌握“咽音练声法”,教出更优秀的学生,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佳绩、为国争光!让咽音——这支嗓音艺术的奇葩,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最后,祝音乐生活报越办越好,祝咽音振兴工程能够持续推进、不断深入,将咽音——这个属于我们国家艺术嗓音中的瑰宝发扬光大,造福更多嗓音工作者,惠及广大人民!


文/吴岩  采访/余晋湘

嗓音与艺术嗓音编辑部  系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