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老生新谈】民谣也需要“吃了吐”

发布日期:2022/11/11 8:24:54    
  

      近日,一档音乐综艺类节目《我们民谣2022》在长沙开始录制,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直处于华语音乐圈内“小众”地位的民谣音乐,能够借助新型节目重归“大众”视野,这是一件好事儿,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它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整个流行音乐呈现出一种融合的大趋势,民谣音乐也在不断借鉴其他形式,吸收更多的音乐元素。但同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适应快节奏的文化生活,以及各类便捷软件的应用、创作门槛的降低,都导致了民谣歌曲的创作整体水平不高,“烂俗”一堆——很多歌的曲很“烂”,包括创编,缺少更多的技术含量;很多歌的词很“俗”,故作高深却又不知所云,为了押韵而押韵,全无美感。

       实际上,不管外界如何变幻,民谣的创作不应忘记“初心”。从秦汉乐府到唐宋词牌,再到如今的现代民谣,它们承袭和延续了中国人自古养成的审美习惯。民谣天然联接生活,也反映生活,描绘了人生百态、讲述着市井故事。

     “言为心声”,任何作品都是作者自身心绪或思想的一种表达,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创作结果反映出创作过程中的观察、体会、思考和提炼。民谣的创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五颜六色、酸甜苦辣,统统“吃进去”再“吐出来”。

      民谣的创作不一定要求必须有怎样或多大的社会效益,但一定要求“接地气”,与生活紧密相连。尽管可能呈现的是一个画面、一个片段、一个场景,但它却能引发听者的想象、共鸣或思考。

      词在先、曲向前,二者皆好即是优秀的民谣作品。如果旋律的创作能力不能提升、编配也没有想法,作为根基的词再“拉胯”,那这样所谓的“歌曲”就是一无是处,变成了一堆“文化垃圾”。

      所以,民谣的创作应是对生活的深刻认知与感悟,需要“更高级”的表达。片面追求“诗和远方”,将自己的精神“圈地自封”,是一种偏执;为了“抓耳”、“洗脑”,用电脑代替人脑,是一种懒惰;以为“接地气”就是大白话,为了押韵而押韵,忽略中华文字本身的“诗韵”美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低能。

      尽管饭要吃,但还是希望,能少一些浮躁、功利,多一点踏实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