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庆芳 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 2020年伊始,一场疫情席卷全国,学生春季开学也因此而搁置。线上教学开始了,不同的授课方式、学习方式让我们在这段特殊时期都在成长着、变化着。疫情教学中,我针对音乐线上教学形式做了一下简单调查——你喜欢音乐微课中的哪个内容(可多选,但不超过三项):A 师生互动、B 知识讲授、C 识谱教学、D歌表演、E欣赏(歌)乐曲,参与调查的95%的学生都提到了喜欢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歌表演环节。此项调查成为我微课录制的方法指引,使得音乐微课堂中的老师、学生发生着众多变化。 一、观念转变 促教师专业发展 曾经教育“现场”是手脑身心相互共鸣的真实世界。学生稍有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能够用眼神、动作、语言等多种方式提醒,还可以通过学生反馈掌握教学动态,从而调整教学方法,灵活机动。如今疫情把教师和学生分割在不同的空间,不得不去尝试新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要通过观念的更新,将引导学生积极、广泛、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深度学习作为目标。微课学习是一个依赖媒介作为感知的虚拟现场。学生在网络的另一端,教师无法观察学生,只有通过设计学生喜欢的方式、内容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得学习体验。这种变化需要老师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去设计,调动在镜头另一端的学生更好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原来的音乐教学,教师的钢琴、范唱是第一基本功,老师合理地运用钢琴进行学生基本素养的提升,巧妙地运用范唱感染、影响学生,电脑课件只能以辅助身份登场。如今,微课教学中课件的精美设计,对于网络另一端的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为了画面精美,我学会了用美图秀秀去抠图、美化,准确选取所需图片;为了学生在听歌曲时感受拍子的韵律感,我在听范唱时设置准确的稳定拍出现,培养学生稳定的乐感感受能力;为了学生学习效果好,我用快剪辑制作出准确的乐器介绍片。QQ影音截取声音、爱剪辑编辑视频、唱吧音乐合成等等,总之,从原来只会制作PPT到现在运用各种软件制作高效果微课,我在疫情中不断学习着、成长着、变化着。 二、方法改变 使学习更加多元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网络教学改变了原来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带来了它的优势。随着微课学习时间的拉长,我也渐渐意识到这些微课学习带来的优势。 (一)反复练习掌握更牢固 学习不论在任何场合,都要以记忆为基础,记忆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强化,而学习习惯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在微课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暂停、回放,来达到反复学习、深入领会学习内容的目的。学生在多次听讲解中,对音乐知识记忆更加牢固;在反复吟唱中,对乐曲旋律达到烂熟于心;在重复欣赏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寻求与曲作者产生共鸣,这些都是音乐微课教学带来的便利。记得孩子在观看完《噢!苏珊娜》时,一位同学发给老师准确的视频节奏,在与其家长交流时家长说到,“孩子特别认真地对待,跟着视频练了两次才开始录制,直到录制第二次自己满意了才发给老师。”这段话语中反映了学生一种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态度。 (二)充分准备应对学习 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疫情学习在家中,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设计了多次学生选择学习的方式来配合音乐学习。如在学习《赛马》时,我设计了“按下暂停键,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来参与音乐学习,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可以跳舞、画画、用家中物品来打击节奏,孩子用喜欢的方式来参与音乐学习,更加发挥了自身特长,同时也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在课后反馈中,善于舞蹈的菲菲说到,“我在跳舞时能更好地感受到乐曲所分的三个乐段。”更多的孩子用了家中物品来打击节奏,盘子、碗、钥匙串都派上了用处,还有的用水瓶装黄豆等等,他们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效果也如润物无声的春雨。 (三)多肢体、感官参与学习 奥尔夫教学法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动”起来,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使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多种音乐综合能力的训练。学习中,我把握这种理念,设计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音乐游戏活动,避免他们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在学习《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曲时,开始时让学生跟着歌曲做音乐游戏,看到盘子中物品的变化而变换动作(空盘做空指动作、盘子里放橙子做拍手动作、放饮料做拍桌动作),结束时告诉他们,“你们可以改变物品、动作来为歌曲伴奏”,从而引导学生完成创编。学生反馈时说,“老师,我开始还觉得有点难,第一遍没太跟上,但是第二遍我全神贯注就跟上了,觉得非常有意思就又做了第三遍。”还有的学生反馈到,“我加上了拍肩、跺脚,和妈妈一起配合为歌曲配伴奏,不过还真有点难度,一起练习了好久呢。”听着她欣喜地说着这些话,我感受到了她知难而上时收获的快乐。就是这个有手、眼、脑多种感官参与的音乐游戏,使得学生学习效果大增,既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为歌曲学习降低了难度。这样学生就不会把音乐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用肢体语言演绎、抒发出来。 三、关系变化 使成员和谐相处 教育关系营造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教育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又进一步推动师生关系、家庭关系融洽,这是一个积极的正效应。老师要善于利用网络学习时期,推动良好关系的积极循环,从而提高学习实效。 (一)师生关系悄然增进 和谐的师生关系好比一剂催化剂,既能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老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与学生真正建立伙伴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 1、学习汇报中,有新认知 疫情学习期间,学生的作业反馈让我对他们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一次作业汇报中,我看到了小齐同学多方面的才艺,拉二胡、弹钢琴、唱歌、跳舞,这在以往音乐教学中不容易呈现。在反馈中我这样说道,“小才子,你的舞蹈让老师感受到你生活的趣味;你的歌唱使老师感受到你的幽默;你悦耳的二胡声中,老师感受到你高超的音乐素养;你优美的钢琴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对音乐中美的表达,老师喜欢你!”家长反馈我说,“孩子听到这些话,兴奋极了,练习这些技能更起劲了。”就是这样,孩子看微课积极反馈,我赏识的评价又给了他们动力,我们一起在疫情学习期间幸福地坚持着、收获着。 2、师生交流中,其乐融融 疫情期间有些同学的家长工作比较忙,变成了老师和学生直接沟通。这样不仅使得师生关系更加亲密,而且使得学生的交往能力在加强。他们在跟老师的沟通中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在跟老师交往中懂得了使用文明用语,在多次交流中懂得了感恩老师的劳动付出,话语中听出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记得在与小惜同学交流中,她开始与我探讨唱歌气息问题,越聊越开心,甚至开始聊她做家务、学习飙高音、向我推荐她喜欢的歌……我们成了一对忘年交,互相敞开心扉、欣赏着。 (二)家庭关系递增融洽 由于疫情学习时间长,家长与孩子长时间在家,疫情压力、学习矛盾共同作用,我听到了一些家长跟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消息。怎样利用音乐在这个特殊时期能让家庭关系缓和?思考后,我利用一次作业回馈,发出了诚心诚意的邀请,“非常提倡以家庭方式参与表演反馈,期待家长的参与。”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激起了家长们一颗颗青春年少的童心。岩峰家长跟孩子一起表演唱,小语爸爸弹起了心爱的吉他,小博爸爸怀抱儿子一起演唱那动听的歌曲……画面非常温馨、和谐。事后问起岩峰,他激动地说道,“那段时间跟妈妈一起练歌、排练成了家中的娱乐项目,爸爸录像,玩起了全家总动员,其乐无穷!” 微课教学中,我不断改进。学生喜欢手指舞,我就在能够表演的歌曲后面加上手指舞表演,让他们学习歌曲的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喜欢师生互动,我就在微课中多设计让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让学生边唱边打;针对家中学习,我设计了有家长参与的奥尔夫教学法游戏。看着孩子们不同的网络展示,我为孩子们多方面的参与叫好。 危机也是机遇,我就是在音乐教学中把握着特殊时期的教学工作,让音乐教学不因疫情而停止,而成为疫情的调节剂;让音乐发挥它缓解、舒缓压力的功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感受音乐美的氛围,让音乐这颗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长大! 【个人简介】 杨庆芳,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音乐教师。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近三十年,秉承“快乐音乐、素养提升”的教学理念,创设出学生音乐学习的乐园。音乐教学多次获奖:音乐课赛获得过市、区级一等奖,多次做市、区级研究课获得好评,撰写的五十多篇论文、案例等获得过国家级、市级、区级奖项并发表多篇,指导学生在市区级活动中多次获得一等奖。2020年参与疫情期间“北京市空中课堂”、“大兴数字平台”微课录制,在电视及网络中均可点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