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课外学习:钢琴大师课上的那些指导曲目(一)

发布日期:2020/1/13 15:41:06    
  

  在音乐生活报与宜信财富传承学院、星宝贝创意中心等分别联合举办的钢琴大师课上,学员们纷纷带来了各自的指导曲目,并现场接受了大师们的一对一指导。本期开始,我们就为大家逐一介绍这些经典作品及其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艺海无涯,希望所有参加钢琴大师课的学员们能够谨记大师教诲,勤加练习,最终学有所成!

舒伯特的即兴《音乐瞬间》

  作为浪漫派早期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的音乐与古典主义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所发展。他注重中小体裁的音乐作品的创作,除了以歌曲的写作著名外,钢琴作品也是他一个重要的写作领域。

  在舒伯特这里,《音乐瞬间》是一种即兴曲式,其曲式结构创造性地运用并体现了并列原则、再现原则、循环原则、奏鸣原则、套曲原则。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音乐瞬间》则是舒伯特《音乐瞬间》套曲中的第三首。音乐瞬间(moment musical),是由舒伯特首创的一种钢琴作品形式,是一种不受任何曲式限制的即兴作品,完全由灵感的迸发而成,也不会被精雕细琢。他本人共作有6首,这首是其中最短也恰恰是最著名、最通俗的一首。关于这首曲子,有这样一段传说:一天,舒伯特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他信手拿起一份手抄乐谱,弹奏之后,对其赞叹不已,随后他才知道这其实正是这位朋友记下的他本人即兴弹奏过的作品。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说明舒伯特有着很高的即兴创作能力。

  虽然音乐形象比较单一,但是舒伯特将之处理得非常精巧,整首乐曲旋律清晰、线条轻巧,听上去晶莹剔透、小巧玲珑。在不满两分钟的演奏时间里,塑造出一个天真烂漫、朴素的音乐形象,在赞叹乐曲的美感之时,也不得不佩服舒伯特的即兴能力,真的可以说是浑然天成,不加雕饰。整首乐曲保持着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在二小节轻快节奏奏出后,音乐奏出了一个纯朴、可爱的旋律,乐曲的中间部分转到降A大调上,并在色彩明朗的F大调中结尾。可以说这是一首带有轻快活泼的民间舞曲风格的,天真纯洁、令人欣喜的小品曲。

贝多芬东方风格的《土耳其进行曲》 

  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古典进行曲。这首作品是1812年在布达佩斯首演的歌唱剧《雅典的废墟》(Op.113)中的一首曲子(No.4),降B大调。

  本曲全称为《"土耳其进行曲"主题变奏曲》,这是一首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主题而驰名世界的变奏曲。实际上,本曲的主题本身并非具有纯正的土耳其风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一样,只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一种"东方风格",而在现代人看来,本曲几乎没有什么东方味道。但是由于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畅的旋律,故与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齐名,成为不朽的古典小品。

  乐曲的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像这种快活的节奏,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各个变奏并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朴实有力,而又不陷于单调,是一种巧妙的关联。 

C大调奏鸣曲》:为初学者的小键盘鸣奏曲

  《C大调奏鸣曲》又叫《简易奏鸣曲》,由莫扎特创作于维也纳,完成于17886月,是莫扎特的晚年之作 。众所周知,《简易奏鸣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小奏鸣曲,也是初学钢琴者必弹的,人人熟知的名曲,曾经被莫扎特亲自注明为初学者的小键盘奏鸣曲。身处晚年的莫扎特内心阴郁倍感无助,而这首作品却明朗可爱,技巧简易,有着天真无邪的透明乐章,无处不弥漫着纯真的童心。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不仅结构、形式均衡统一,在主题的对比,和声的应用方面也颇为娴熟。莫扎特奏鸣曲的曲式都是较完整的曲式,他在发展部里发挥钢琴的技巧,重视两个主题间的连接段。 在他的笔下,那些看似松散的音乐材料之间总有一条极其微妙的锁链联系着。545为作品编号,K.KV.表示的意思相同,都是克歇尔目录的标志,以此纪念为编辑莫扎特作品作出杰出贡献的克歇尔博士。K545是莫扎特两首很著名的钢琴奏鸣曲之一(另一首为K283),它们写于莫扎特人生的两个不同的时期,K283是他18岁写的5首萨尔斯堡奏鸣曲之一,而K545就是著名的《简易奏鸣曲》。这首《第十六号钢琴奏鸣曲》,C大调,K545,作于1788年,共3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的主题甚至被用作轻音乐的主题。这首K545是莫扎特为教学编写的,奏鸣曲结构,音乐明朗清澈,天真烂漫,像春天的明媚阳光。但要弹好也非易事:首先音阶、琶音的基本功要好,手指触键特别干净利索,其次演奏者还得有点儿思无邪童心才能表达出音乐的美感。

  不同于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非常相像的海顿的奏鸣曲,莫扎特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不只是调,性质上也不同。他的第一乐章一般有两个动机,在他以前的作家很少这样;第二乐章则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温暖、纯朴、光明;第三乐章一般纯真欢快。

  《C大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快板,C大调,4/4拍。莫扎特运用了C.P.E.巴赫所创立的奏鸣曲式,并在他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加强发展部和两个主题间的过渡段。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极单纯,音阶性的经过句后,以属调表现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与《D大调长笛协奏曲》的第一乐章第二主题几乎相同;在左手与右手交互奏出分散和弦音型后,为呈示部尾声;发展部承接呈示部尾声音型,A小调两手交互发展;再现部以F大调再现第一主题,C大调再现第二主题。结构严谨、精致而富于逻辑性。

  第一乐章弹奏的精髓是简单自然歌唱性,第一主题单一而完整的旋律,在dolce的气氛中进来,惋如一缕清风,轻柔地吹进人的心扉,令人心神怡悦,仿佛置身于空旷的殿堂之中,摒除一切杂念。尤其是第4小节中的颤音要弹得要清晰可辨,不能含糊,后半拍可以想长一点儿,把第二拍颤音弹成五连音效果,要有唱歌一样的感觉,内心感觉和手指独立一样重要。5-10小节为快速流畅的音阶跑动,其节奏型是 | || |||| |||| ||||  ,要把下行的旋律音符即每小节的第一个音agfed弹得强调一些,左手休止符要干净,这样才能把莫扎特泉水般的乐思表现出来。

  第二乐章为慢板乐章,通常用行板或广板,G大调,三段体,ABA曲式。在阿尔贝提(Alberti bass)低音下奏出主题,变奏后以D大调像是主题衍生出的旋律。再经过主要主题的变奏后,以G小调经降B大调至C小调、G小调转调,引导主题再现后,进入尾奏而结尾。莫扎特的任何一个慢板乐章都是极高质量的精品,温暖、真诚、恬静。

  第二乐章更像是一个室内乐章,G大调,充满了灵性,表现了作曲家天真无暇的内心世界,是天才音乐家童真的流露。左手通篇都是用阿尔贝提低音(Alberti bass)伴奏,双手紧密无间,天衣无缝。这也是本乐章的弹奏技巧所在。

  第三乐章为小快板的回旋曲,C大调,2/4拍,稍快板,单乐段,没有真正的第二主题,洋溢着莫扎特独有的轻巧优雅。回旋主题呈示后,第一插句为G大调,来自主题的8分音符音型,第二插句为A小调。主题作第三次呈示后,以8分音符的音群构成,表达了作曲家天性不拘世俗、笑傲群英的性格。

  第三乐章演奏上主要有两大难题。一是乐章开始时的双手卡农(Canon)技术,三度的跳音和左手的附点音符,会给两手的准确接入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慢练和分手练习来解决。而真正出问题多的是在8--12小节的快速连跳音和双手把位跳跃,同样的情形还出现在结束乐句68-73小节,因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指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首奏鸣曲是莫扎特(1756-1791)晚年的最精美的奏鸣曲之一,完成于17886月,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钢琴上课教材,因其单纯、朴质的结构,变化而又自然的转调,愉快而明朗的气氛,二百多年来深受全世界人的喜受。对广大学琴者而言,只要基础牢靠,再融会贯通老师的指导,努力练习,定能从中获得终身的愉悦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