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安杰伊·雅辛斯基:“音乐就像时钟一样延续着我们的生命”

发布日期:2019/12/2 18:07:15    
  

  今年已是83岁高龄的的安杰伊·雅辛斯基多年来一直担任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主席,2014年他被波兰艺术文化部长授予国民教育勋章以及卡托维兹音乐学院和华沙音乐学院荣誉博士。不仅如此,雅辛斯基也是伊丽莎白钢琴大赛、柴科夫斯基钢琴大赛、克莱本钢琴大赛、布索尼钢琴大赛等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所开设的大师班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19361023日生于波兰琴斯托霍瓦市的安杰伊·雅辛斯基是波兰以及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和教育家。若想让观众享受你的音乐,先要确保自己享受它。这是安杰伊·雅辛斯基(Andrzej Jasinski)在大师课上对学员说的一句话。而这句箴言也是他辉煌灿烂的音乐生涯的注脚。享受音乐,无论在演奏还是教学中,陶醉、专注的陷入可以让灵魂的飞跃轻盈地漫步于生活的厚重与平庸之上。安杰伊· 雅辛斯基享受音乐其实也就是在享受生活本身。

  安杰伊·雅辛斯基教授在艺术和教育上所获得的成就使他荣获了各种波兰国家大奖。

  波兰总统曾授予他 Polonia Restutita Order骑士勋章以及 Polonia Restutita Order 将领勋 章(波兰最高荣誉之一),他还曾荣获波兰国民教育委员会勋章、Gloria Artis金奖、卡特维兹总统勋章、琴斯托霍瓦总统勋章、安联的科学领域耐克银奖等。20075月安杰伊·雅辛斯基教授被华沙音乐大学授予荣誉博士(doctor honoris causa)。

 

想象之美大于形式之美

 

  身兼比赛评委和老师双职的雅辛斯基对待赛事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一个好的比赛选手应当具备两种素质。一是要给观众带来快感,这取决于表演者的气质和即兴发挥;同时,想要讨得评委们的青睐,忠于原著与尊重传统是必须的,但这个标准不是僵化的。音乐中存在自由,音乐为自由而存在。每位老师对音乐作品的想象是不同的,一部作品不只是悬浮在空中的声音,它更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心灵中。

  雅辛斯基的大师班遍布世界各地,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大学夏季学院、意大利、柏林、汉堡、巴黎、布鲁塞尔、马德里、阿姆斯特丹、维也纳、马略卡岛、日本、乌拉圭、巴西、阿根廷、南非、台湾、以色列等地都有他的大师班。1961年开始,雅辛斯基在卡特维兹音乐学院执教,1990年获得教授职称。1972-1996年以及2003-2005年期间担任钢琴系主任。1979-1982年期间同时还在斯图加特市音乐高中讲授钢琴课程。

  “我总是告诉中国学生们要随兴一点,通过想象去感受乐曲里的张力,哪怕你不能给乐句设想一个具体的形象,这种想象的过程也足以带动你的情绪,雅辛斯基说。他特别羡慕中国钢琴家具有的精确技术和灵巧手指,但也觉得他们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太强责任心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其实中国人拥有对自然之美、历史文化与绘画的热爱,这些因素都可以化为钢琴上的特色。

  1952年雅辛斯基从琴斯托霍瓦市国立音乐学校毕业。在校期间师从Stefania Borkowska 老师。之后,雅辛斯基进入卡特维兹音乐学院学习,师从伏拉迪斯拉伐马尔基维茨教授(Władys awa Markiewiczówna),并在这期间开始他辉煌的舞台表演生涯。1959,雅辛斯基以优异的成绩从卡特维兹毕业后追随马格达塔格里亚菲罗(Magda Tagliaferro)继续在巴黎深造。1960年雅辛斯基在巴特罗那玛利亚卡纳尔斯(Maria Canals)国际钢琴比赛小试身手,获得了一等奖。雅辛斯基首次正式国际演出是 1961 年在都灵与由 Carl Zecchi 担任指挥的 RAI 交响乐团的合作演出。从此开启了雅辛斯基灿烂的演奏生涯。他的演奏足迹遍布所有的波兰音乐厅,以及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法国、乌拉圭、巴西、日本等国家。他也在华沙、弗罗茨瓦夫等许多音乐节上进行过精彩的表演。同时在他频繁的国际、国内的演出活动外,他还与波兰国家广播电台、波兰国家电视广播交响乐团合作录制了大量唱片。

  雅辛斯基性格温和,待人彬彬有礼,他培养了很多得意门生,经他手下培养出来的演奏家几乎全是顶级钢琴高手和钢琴教育家,包括我们熟知的第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的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Krystian Zimerman)、耶日斯特齐因斯基(Jerzy Sterczyński)、克日什托夫牙布隆斯基(Krzysztof Jabłoński)、马格达莱娜利萨克(Magdalena Lisak)、贝塔·贝琳斯卡(Beata Bilińska)等等。不仅如此,雅辛斯基曾担任过各种国内和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伊丽莎白钢琴大赛、柴科夫斯基钢琴大赛、克莱本钢琴大赛、布索尼钢琴大赛等国际钢琴比赛,其中包括担任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19751980198519901995 年评委,并在 200020052010年连续3届任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会主席,

 

如何成为好的钢琴家?

 

  雅辛斯基的教学朴实而有韵味。他时而旁征博引,将肖邦《夜曲》里的细节对比于莫扎特纯净的风格和德彪西《月光》的色彩;时而身体力行,在演示技法之余毫不避讳地指出学生某些动作是不足的用力多余的装饰。雅辛斯基认为,青年钢琴家需要用大脑去思考的,是如何平衡古典音乐的传统与个人色彩;而将历史传统融会贯通的窍门,则是体会人类的情感莫扎特那个年代的乐器很小巧,演奏场地也比较局促,不像我们今天有三角钢琴和宏大的音乐厅;但在原则上,我们和莫扎特一样都要饮食起居,都有喜怒哀乐,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和情感是共通的。

  雅辛斯基的大师班更像是一堂文学课,他对音乐的比喻充满美感。他将旋律比作水流,时深时浅,时缓时急。又为音色赋予形象,有姑娘的微笑,也有猎人的号角。他的讲述,不仅逾越了语言,也逾越了动作所能传达的意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人类都需要爱,需要友谊,需要希望。同样,也存在着失望、悲伤等各种复杂的情感。而这些复杂的情感,都可以在每一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中找到。作为钢琴家,就是要透过这些音符,去体会、去想象、去表达这些情感。因此,我们在演奏钢琴时,一定要去体味这些情感,要有想象力。想象力和对作曲家意图的体察能力,是一个优秀钢琴家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雅辛斯基认为,在弹奏乐曲的过程中,理解作曲家的意图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弹奏者本身对音乐的表达,再次是演奏者技巧的运用。弹奏音乐要去享受这个演奏过程,去感受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就好像演奏时能把作曲家还原出来,把他带到听众面前与大家交流的感觉。我发现中国的小朋友们都非常热爱音乐。而且他们在自如表达音乐方面也做得非常好。记得某次在深圳听了一场音乐会,是小朋友们演奏的,他们就很放得开,演奏得很自由、很愉快,完全没有太多的顾虑,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在钢琴比赛中却发现,很多选手在比赛过程中,总是不能自如地表达音乐。仿佛是弹奏的时候承担了太多的责任,特别谨小慎微。其实,随兴才能感受乐曲里的张力,雅辛斯基说。

  雅辛斯基对肖邦音乐的演奏以及肖邦钢琴比赛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一次与波兰音乐学家马克辛·米克洛夫斯基的对话中,谈到了肖邦钢琴比赛和如何弹奏肖邦的作品。当被问及:肖邦钢琴大赛的12位评委中,为什么总要有56位前任肖邦钢琴大赛的得主?我们知道,在音乐演奏的历史长河中,演奏家们对于肖邦作品的诠释是有变化的,那么这种变化是否在比赛选手中也能体现出来?雅辛斯基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肖邦音乐的演绎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过去,如果年轻的钢琴家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演绎肖邦,会被视为对肖邦音乐传统的不尊重。但是,没有任何两个演奏家演绎的肖邦是完全一样的。你仔细听一下那些钢琴大师们的演绎,没有一个人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在演奏肖邦。比如你听帕德莱夫斯基的录音,你就会发现他的演奏的律动就比较自由;而霍夫曼弹奏的肖邦速度很快,这些甚至都超越了当今人们对于肖邦音乐的审美定式。鲁宾斯坦弹奏的肖邦很少变化,但是他更注重内在精神的体现。我们应该了解的是,每一位演奏家对于肖邦的音乐都有各自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但这并不表示不尊重作品原貌。专业钢琴界对于肖邦钢琴作品演绎的看法往往与大众理解的肖邦音乐会不同。大众往往更愿意接受艺术家们的演绎。雅辛斯基认为,肖邦的音乐不是拿来供世界上所有技术最高超的演奏家来炫技的。肖邦钢琴比赛是为了提供一个平台,一个能够真正了解肖邦音乐并能通过他们的理解和演绎,传递出他们心中肖邦音乐的平台。

  “我知道在大型钢琴赛事中,选手会有很大的压力。但是,这种经历对于那些将来要不断出现在音乐厅的职业演奏家而言,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磨砺。比赛现场和音乐会现场惟一不同的是,音乐会现场是为观众演奏,而不是为评委演奏。我也希望参加比赛的那些选手们不要觉得比赛是在给评委演奏,如果他们即便是在比赛的现场也自认为是为了作曲家而演绎的话,或许可以更自由地发挥出潜力来。但是,必须记住的是,即便是拿到了最高的奖项,那也仅仅是艺术道路的开始。我认为想成为一名好的钢琴家,最重要的前提不仅仅是你必须拥有超级的技艺,你还必须拥有优秀的人品,雅辛斯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