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评论】开放音乐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激活音乐教育!

发布日期:2019/10/30 10:00:43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音乐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愉快的音乐气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愉快轻松的学习中获得知识。

  挖掘音乐艺术,让学生在歌唱中丰富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也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內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课程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如在教学《采一束鲜花》时,可以向孩子们提问一系列问题:你知道自己妈妈的生日吗?你给妈妈送过花吗?通过孩子们的回答和适当的引导,激发他们心中对母爱的认知,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拓宽音乐空间,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一是音乐教育观念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音乐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的职业培训教育。我们应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实现从知识本位人的发展为主的飞跃。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增强音乐学习的实践意识,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音乐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音乐从生活中来,不是从书本中来。要注重给学生创造真实的音乐生活,而不是人造的音乐生活。学校音乐教育不能拒绝社会,要完完全全地融入社会,不脱离时代,要真真切切走进时代,将封闭式、学生不喜欢的教材体系转变为开放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学生欢迎的教材体系。

  三是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教师首先应扩展学生学习音乐的渠道,变狭隘封闭的音乐课堂学习为广阔、开放式的音乐学习,把学习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社会。比如和学生一起去聆听街心花园内的京剧清唱,去看爷爷奶奶的秧歌表演,去欣赏丰富多彩的现场音乐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