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刘和刚 《大爱无痕》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生活是理解作品的最好方法!

发布日期:2019/9/23 14:08:11    
  

刘和刚 《大爱无痕》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生活是理解作品的最好方法!

   刘和刚,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中国音协会员,全国青联常委,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金奖,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牌评委和民族组总决赛评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独唱《拉住妈妈的手》。先后被评为空政、空军优秀共产党员,被评为“全军文化艺术先进个人”,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五个一工程奖各两次。

   演唱作品:《父亲》《儿行千里》《欢聚一堂》《美丽的楼兰姑娘》《好男儿就是要当兵》《拉住妈妈的手》《带着父母去旅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山路不只十八弯》《蓝图》。 

《大爱无痕》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庆祝建国70周年,喜迎国庆的大喜日子里,由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主唱,由中国著名词作家杨启舫老师和我国著名结直肠外科专家王锡山教授共同作词、由兵心老师作曲创作的最新单曲《大爱无痕》于9月10日在北京正式发布。这首歌曲的诞生也代表着所有像医学专业一样默默付出、辛勤耕耘的各行各业,对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与致敬。

   《大爱无痕》这首新歌的创作灵感是源于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外科技术的歌颂,初衷也是对我国医者的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赞美。但后期经过词曲作家的精心打磨与反复修整,将这首歌曲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和完美的升华。歌曲首先以大自然中的四季交替、春华秋实、万物生长中体现的“无痕”为切入点,将歌曲从对大自然的描写巧妙地带入了对人世间各种美好情感的展示与歌颂。歌曲通过饱含情感的词句将一个外科技术中体现的大爱“无痕”,演变成了对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歌颂,最后又将歌曲的主题再次升华为对慈母、对故乡以及对伟大祖国的崇高赞美。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流畅表达,透露出创作人对自然界和人世间所有美好事物的感恩与敬意。

   此外,《大爱无痕》这首歌曲采用了蒙古族的音乐旋律和色彩来进行演奏。蒙古族音乐将传统的与现代的、民族的与流行的多种曲风进行了完美结合,以这种特有的旋律来展示出草原的广袤与宽阔以及大爱无疆的胸怀与力量。旋律中也寓意着不同行业之间通过相互包容、理解、奋进与互助,才让我们的伟大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所以,歌曲最终才采用这样一种大气磅礴而又优美舒缓的旋律作为歌曲的主旋律。

   “能遇到一首这么喜欢的歌,我非常高兴,也很荣幸。”刘和刚表示,因为像他一样能够遇到自己钟情的作品的歌手并不多。“有很多年轻的孩子嗓子非常棒,但没有平台和好的作品,出不来。”刘和刚希望借助这次推出新歌的机会,为民族唱法呼吁更多的关注。 

用科学的唱法唱好民族歌曲

   谈到如何唱好中国的民族唱法,刘和刚说:“中国的民族唱法的科学唱法,可以用四句话来阐释:咬字要清,喉头要松,气息要稳,鼻腔要通。舞台完整呈现的五个因素:上好的词、有肉的词;绝美的曲;有神和韵的、准确的声;人物的情;投入的点。向善的词,一定是有血有肉的;绝佳绝美的曲,一定是有神和韵;准确的声,因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咬字,需要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人物的情,因为在台上所有的表达,我觉得都是需要人物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投入的点,就是对作品深刻的理解。诠释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六大要素,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戏曲、音乐与时代、音乐与技巧、音乐与音乐、音乐与世界。生活是理解作品的最好方法,艺术的创造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体味真义;民歌是戏曲的展现,我们需要多听、多学、多感受戏曲的魅力;无论是唱法还是技法,都应该随着时代调整;艺术只有为高尚的艺术服务才有价值,唱法应该因材施教,好的方法不是改造、改变,而是随机应变;音乐是彼此相通的,全面的尝试与学习,才能更好地创新;学会接受多元化的音乐,不同的作品用不同的声音去演绎;开拓自己的视野,不要囿于自己的天地。” 

用情感传承民歌故事与文化

   刘和刚是个优秀的歌唱家,也是一名好的老师。除了演唱技巧,他告诉学生们要了解民歌背后的故事,才能唱出情感、感染听众。“歌者是一定要有采风活动的,民歌产生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每一首歌曲背后都有一段故事。2016年,我在乌苏里江附近采风,跟着赫哲族渔民一起早出晚归,没事就聊天唱歌。七八十岁的老人,嗓子亮极了。”刘和刚讲道,“渔民就住在网滩上临时搭的渔窝棚里,鱼汛来时,船队就要随时出发。每个船头都点个灯笼,成排成队的渔火,很壮观。鱼是赫哲族的主食,渔民们在网滩上把鱼用醋一煞,就是赫哲族的名菜‘煞生鱼’;洗衣盆装满鱼,赫哲族人就开始喝酒,喝高兴了就唱一段、跳一段……那些有生命力的、贴近大众心灵的,经久不衰的好歌就是从这里传唱出去。这样的歌唱起来应该是随性和喜悦的,充满着劳动后的畅快和收获之后的满足。” 

中国民歌需要走出去

   刘和刚爱着民歌事业,却也有着担心。“民歌是要被传承下去的。年轻人喜欢流行、喜欢摇滚,不喜欢民歌。那我们就想办法让他们容易接受。”刘和刚边说边哼唱起来,同一首歌,两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效果竟是完全不同。“这就是民歌和流行的区别,我们可以尝试把经典的传统民歌用创新和多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惊讶的是刘和刚常听的歌也是种类繁杂,甚至连摇滚也能吼几嗓子,“音乐是无界限的。”

   这个界限不仅仅是类型,也包括了国家。刘和刚说他也研究蓝调、爵士、街舞。这些风格的歌曲同样都是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比如,过去美国的非裔奴隶在劳动生活中最早“发明”了爵士乐,它和美国本土的各类文化进行激烈碰撞,书写了爵士乐辉煌丰富的历史,更为后来的摇滚乐开启一扇大门。同中国民歌一样,爵士乐也有着自己的起源和传播轨迹。如今,芝加哥这座城市被认为是新奥尔良之外的另一个发源地,每年为了爵士乐前往芝加哥旅行的游客难以计数。

   越研究越发现这种民族风格的耐人寻味。“中国的民歌也应当如此,走出去,走向世界。”因为工作的关系,刘和刚也有机会到世界各地演出,每一次都要腾出时间来去听一场当地的歌剧、音乐剧,再去当地的博物馆里走走。莫斯科、圣彼得堡、温哥华、多伦多、纽约、洛杉矶、新泽西、墨西哥……汲取各处的能量,化成了刘和刚更想把民歌做好的动力。给侨办、侨联的演出常常是感人的,那些离开祖国、家乡多年的老人,听完歌总是要拉着刘和刚的手问问家乡的情况,也讲讲过去的故事,刘和刚总是耐心地听着。“有一次演出中,唱了一首《儿行千里》,一个外国人虽然听不太懂歌词,但是动人的旋律还是让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样的场景经历得多了,刘和刚便更加坚定了信念:生活和情感是相通的,中国民歌应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