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殷秀梅 希望通过对经典的重新演绎, 提升年轻人对艺术的感受力和修养!

发布日期:2019/9/16 14:47:49    
  

殷秀梅 希望通过对经典的重新演绎,

提升年轻人对艺术的感受力和修养!


   近日,“壮丽七十,心系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在广东首罗定市体育馆隆重上演。这场大型文艺演出聚集了瞿弦和、蒋大为、殷秀梅、徐小明、孙楠等老中青艺术家,用歌声、舞蹈、朗诵、戏曲等方式以及用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送上满满的祝福。

   殷秀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这首优美抒情、脍炙人口的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让很多人记住了她。《长江之歌》、《中国大舞台》、《妈妈教我一支歌》等歌曲更是随着她那纯净明亮、圆润浑厚的声音走进了千家万户。 

 经典就是要“用情”

歌曲、演员要为观众服务

   作为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的殷秀梅,是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活跃于中国舞台上最为优秀的歌唱家之一,她是国家一级演员,曾为中国广播艺术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经常在国家大型晚会上演出,她那独特的浑厚圆润的嗓音,以及亲和大方、气度不凡的舞台形象,深深地烙印在观众们的心中,她演唱了无数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1981年她在经典歌剧《伤逝》中饰演女主角子君,在她离开歌剧舞台二十年后,她又重新出演了由中国剧舞剧院创作的歌剧《红河谷》,于2011年8月24日在保利剧院首演,并且再一次的铸就了新的经典。

   但其实对于经典,殷秀梅有自己的理解:“经典要经过多年的历练,要得到大家的认可,比如《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曲》。经典就是要‘用情’,歌曲、演员都要为观众服务。唱的东西不能和观众没关系,一定要唱到他们的心里去。现在的情况是,作品很多,创作心态也比较浮躁,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沉淀。”   正如传统音乐如何拓宽受众是业界一直关注和探索的问题一样,殷秀梅对此表示:“有什么样的土壤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观众,有什么样的观众才能培养出什么样的演员。这是相辅相成的,演员就是为观众服务的。现在的年轻人接触网络多一点,视野也开阔。但我是做传统音乐的,我还是想说,我从小到现在,有很多歌曲在心里永远不会走,像《我的祖国》《一条大河》等,都散发着恒久的生命力。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我就很难说等他年龄大了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属于他们的经典。毕竟,现在的很多作品都是快餐,今天唱完了明天就没了。”

   “希望经典的东西能够留给年轻人。”殷秀梅表示,希望通过对经典的重新演绎,提升年轻人对艺术的感受力和修养。 

唱歌是个非常艰难的职业

没有什么一朝一夕的事情

   记者:您平时有些歌,好像用您独创的美声和民族融合的一种唱法,这个您是怎么创作出来的,您能和我们说说吗?

   殷秀梅:其实我没有说的那么好,我是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毕业的,我是学歌剧的,是学纯粹的美声的,但我觉得,一个人不管学什么,都是“洋为中用”。我们学美声是原因他有美好的歌唱,我们现在固定的概念,就是一般外国人唱美声,实际上美声就是“美好的歌唱”。所以无论是你唱民歌、唱通俗还是唱美声,只要是美的声音,都应该叫美好的歌唱。我在大学是学西洋歌剧的,但我觉得,除了我说的“洋为中用”,另外我是为中国十三亿人服务的,我必须把中国歌曲唱好,所以在我演唱很多歌曲的时候,我是夹杂着美声,另外我咬字要非常清楚,让大家懂,懂我唱什么,大家能听得懂。

   记者:说到唱歌,您从小就想当一名歌唱家吗?

   殷秀梅:不是。其实,我小时候有两个梦想:一是想当空军飞行员,很尖端的职业;一是想当医生,很神圣的职业,最终两个梦想都没实现。后来稀里糊涂地被招去了文工团,当时才14岁,是团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后来便与医生的梦想渐行渐远。干一行爱一行,这么多年我一直唱歌,并不遗憾没有当成飞行员和医生。小时候我们只看到一个职业的光鲜,却不了解背后的艰辛。

   记者:很多年轻人觉得歌手是一个无比光鲜的职业,心向往之。走到今天,您觉得歌手这个职业好不好干?

   殷秀梅:说实话,唱了这么多年,我真觉得唱歌是个非常艰难的职业。当你把唱歌当做一个职业时就不好玩了,必须踏踏实实地去学,没有人一拍脑袋就成了歌唱家。在这个鼓励追梦的时代,很多年轻人喜欢唱歌,就想把它当做职业来发展。我想说,喜欢归喜欢,但作为文艺界的演员必须要有天生的条件,没有根本不行。说不好听的,人家一张嘴,够你唱三年的,真不是光凭努力就行的。我从小就唱得很好,当我唱歌时,别人都看我,我那时觉得奇怪,别人不也唱吗,怎么没人看他,老是看我。归根结底,天分占了70%,再靠后天的努力,以及多年的历练,哪是一朝一夕的事啊。




殷秀梅与歌剧《伤逝》

   殷秀梅表演的歌剧不多,只有两部。其实殷秀梅也很热爱歌剧,但她曾直率地说:“我对歌剧很挑剔,要不是因为我挑剔,说不定这么多年来我也能演好几部歌剧了,我觉得,只要演就一定要演能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歌剧。”殷秀梅在1983年,也就是她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那一年主演了歌剧《伤逝》,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80年代歌剧的经典,创造了不朽的艺术价值,歌剧中殷秀梅演唱的的选段《不幸的人生》、《一抹夕阳》等等,都成为了歌唱家独唱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和艺术学习者不断学习和演唱的模板。

   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伤逝》,生动地刻画了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的青年涓生和子君敢于向封建礼教抗争的不屈性格,也揭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是80年代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丰硕成果之一。《伤逝》上演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也是歌剧沉寂十年后的一次新的创作,对于中国音乐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与五六十年代时的歌剧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在创作手法上,她成功运用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再次,从歌唱演员的歌唱技巧上,殷秀梅正是当时“洋为中用”发展中国民族声乐的成功的歌唱家,这对于她在歌剧中发挥人声表现力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最后,本部歌剧的布局方面也是一大特色,歌剧分别顺序的采用了春、夏、秋、冬四个场景来暗喻男女主人公情感发展的四个阶段,通过这样的表演方式给歌剧增添了不少的色彩。殷秀梅从分析剧情入手,深刻理解她饰演的角色情感,仔细的分析了整部歌剧的音乐形象,她对整部歌剧的音乐结构及创作风格都把握的相当到位,对原著做到了深度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