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 ||||
发布日期:2019/9/16 14:33:06 | ||||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音乐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学校及家长的重视,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要实现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生动活泼,且有丰富多彩的时代气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学音乐课应借助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来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聆听和唱诵让学生不断体会蕴含于音乐中的美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音乐这门艺术首先是通过聆听让人们来感知它的美。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首先就要从聆听开始。但音乐的审美教育不能仅止于聆听悦耳动听的音乐本身,教师还需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对音乐中美的感知。例如,在《苗岭的早晨》这堂课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一边播放《苗岭的早晨》这首乐曲,一边用大屏幕播放苗岭早晨的秀美风光,让学生通过视觉加深听觉上的感知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审美领悟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非常有帮助。由于音乐本身的不确定性,对其的解释也有很大的空间。对于同一首乐曲,每个学生的理解或许有很大不同。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持以包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展开联想,自由表达对音乐作品的领悟。例如,结合已学过的歌曲内容,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编自演。这一过程既可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帮助他们体会音乐中的内涵与情境,提升音乐审美的领悟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音乐的本质特点就是表现人的情感。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意识,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应注意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敢表现,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参与表现的乐趣,进而从乐于表现发展到善于表现。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审美创造力是在审美实践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教师应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其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以艺术创作的形式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开发创作性审美活动,自主设计游戏或表演,将对音乐的理解和创作得到尽情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