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著名笛萧演奏家王次恒 任岁月变迁,千年笛声更悠扬 用国外的乐器讲“中国话”,用我们的乐器打动外国人!

发布日期:2019/7/22 13:48:45    
  

著名笛萧演奏家王次恒 任岁月变迁,千年笛声更悠扬

用国外的乐器讲“中国话”,用我们的乐器打动外国人!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一曲《碧海潮生曲》让我们记住了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中的“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的东邪黄药师,也让我们记住了这时而银瓶乍破时而万里无波的悠扬笛声。这笛声穿越了近九千年的历史,无论岁月怎样变迁,笛声始终未曾改变。当我们聊起黄药师的笛子时,当我们感慨这九千年笛子文化时,王次恒老师用他的双手,揭开了笛子的神秘面纱。

   王次恒,中国著名笛箫演奏家,历任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暨管乐声部长,笛子首席,国家一级演奏员,文旅部优秀专家,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笛子协会副会长,文旅部高级职称评审,文旅部国家职业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文旅部文华艺术奖评委,文旅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电视大赛评委,“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笛子比赛评委,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他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赵松庭、曾永清,还得到中国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家及民族器乐教育家蓝玉崧教授的多方面指教,又先后受益于北派笛子名师王铁锤先生以及南派名师陆春龄先生。优秀而有深度内涵的笛箫演奏艺术使他在国内、国际音乐比赛中屡获大奖。1987 年获首届全国广东音乐邀请赛演奏一等奖,1989 年获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二等奖,同年在第十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笛子独奏最高金奖及最高艺术家荣誉证书,1991年在文化部中直院团音乐比赛中荣获最高优秀演奏奖,1999 年在文化部中直院团国庆五十周年评比展演中荣获最高优秀演奏奖,2010-2013 年连续四年在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最高优秀演奏奖。 

缘起·源于热爱

   当我们打开电视收看《国家宝藏》,当我们看到今年年初的文联百花迎春晚会时,总能看到王次恒的身影。为什么当初选择学笛子,王次恒只告诉我们———热爱。小时候的王次恒并没有从文化的角度考虑到这个乐器有多么悠久,多么能代表中国文化,只是因为笛子的音色是如此特别,“它的声音特别能够吸引我。”王次恒这样解释。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王次恒只觉得笛子的音色十分吸引人,但学着学着,从小学到初中,从高中到报考中央音乐学院,这一路上更多的是兴趣在支撑着他,而不是功利。除了热爱,其实还有一些客观条件制约着王次恒。比如在上世纪60年代初,并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钢琴这种贵重的乐器,而笛子是本土最普及的乐器。“因为我出生在杭州,小时候练笛子很吵人,尤其是夏天很热,没有空调。我就拿着笛子到西湖边上练习,现在想想是很有意思的,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正是这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激发了王次恒,从单纯的演奏到采风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王次恒为此付出了很多,尤其是那首《燕归来》,背后的故事让人动容。

   王次恒告诉我们,其实他的创作很多都是触景生情,小时候王次恒和他的伙伴在西湖边上的放鹤亭吹笛子,五十年后,他再回到放鹤亭,他的感触特别深:“现代人的状态和那个年代衣着蓝裤子、白衬衣的人有着强烈的反差,我就突然想起晏殊那首诗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以我就拿‘燕归来’这三个字当题目,表达这种情感,四五十年的回忆,人生的一种轨迹。”其实王次恒写出的《燕归来》讲的就是自己归来,这种游子的心情借着笛子的悠扬旋律来传递给听众,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让每个人都感觉很走心,其实这个走心就是王次恒将近四十年演奏历程的浓缩。正如王次恒自己所说,他是根据自己当时的心境创作出的《燕归来》,“这个作品其实不一定是南音或者北音,他是你生活的一种体验,你写出来的东西有你的语言在里面,所以我觉得深入生活是很重要的。”

 创作·深于生活

   王次恒是南北笛派风格交融的笛子演奏家,早在1990 年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个人的笛独奏音乐会,就得到民族音乐界极高的评价。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吕骥先生称赞道:“王次恒的演奏在继承我国传统演奏法的基础上,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是当代演奏中的佼佼者。”究竟怎么样才能创作出走心的音乐作品?王次恒认为,创作就是来源于生活,光从书本上了解知识是不够的。

   王次恒出生在南方,生长在南方,因此,启蒙教育主要是学习南方的丝竹音乐,可到了中央音乐学院后,学习主要是北派风格的音乐多一些。原来他从书本上学习的北方笛曲与他实际去山西、去内蒙了解的音乐完全不一样。深感学习要深入生活,扎根基层,要更广泛地体验生活,跟当地的民间音乐家互动、学习、交流。王次恒还告诉我们,教学的时候也是这样,当学生学一个流派的时候,要和学生一起去当地扎根、采风,和当地的民间音乐人、戏曲音乐老师交流,跟他们一起生活几天。平时跟学生讲一些理论知识、书本知识,他们不太理解,一旦把学生带到那个地方去,他的理解就不一样了。除此之外,王次恒也提到了我们作为中国人,最不能丢掉的就是中国文化。

   早期的笛子作品以民间民俗的风格居多,在王次恒后期的创作作品中,他尝试将中国传统的诗词融入到他的作品中,比如《空山望月》《梦家园》《燕归来》等。“我们从事传统音乐的人,要多研究中国文化,多读经典文学作品,有时候你读一首古诗词,基本意思你理解了,再加上你自己的感触,那么创作出来的曲子才能够走心,感染人。”王次恒也笑着提到了作曲技法。平常在学校里王次恒也去听作曲系的课,平时自己也会学习如何作曲。从王次恒的话语中,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传承,王次恒说道:“我觉得民族音乐还是起步比较晚,就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而发展,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作,你要有大量的作品积累,如果我写了十首,后人觉得有一首可以用,那就是我的贡献。” 

教育·始于启蒙

   除了作为一个笛箫演奏家为国演出,王次恒兼任中央音乐学院笛子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除了给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讲课、带研究生,王次恒也接收一些慕名前来的音乐爱好者,也许他们未来并不从事笛子专业,甚至他们根本不从事音乐行业。王次恒给我们讲了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慕“笛”而来的小朋友。“我有个学生,现在美国读书,她当时是六岁时候来找我,就是因为看了武侠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就喜欢上了笛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跟我学习笛子。”在王次恒看来,经过他教的学生,不管最后从事什么职业,从事专业院团的职业也好,去院校教书的也罢,甚至从事别的专业,吹奏笛子成为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谈及青少年的音乐素质教育时,王次恒认为孩子究竟应该学什么乐器,要因人而异,大部分家长如果只是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和业余爱好的话,更应当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其实中国这些年来看,学习民乐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多,不像是前些年都学钢琴的状态。在启蒙阶段,王次恒强调,“小孩子,一定要做到坚持,一旦你选择这个乐器,坚持学下去,今后不管你是从事哪一行,都是受益的,会给自己的人生多一点色彩。不要出于功利,只要坚持学下去,不知不觉就会喜欢上,学着学着,就会觉得这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另外尽可能找高水准的老师,基础阶段的技能和启蒙阶段的理念是地基,会影响未来笛子学习所能达到的广度与高度。”

传承·忠于文化传统

   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音乐语言,历史悠久,流传范围广,是中国人自带的文化符号。在中国与世界沟通更为广泛与深入时,需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人去传承发展。中国民乐进入学院系统发展时间还是很短,体系确实不如西乐完整科学。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传承与发展民乐需要一代代人去不断探索。中国文化的传承是很重要的,发展一定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王次恒从个人的经验而言,“我们学习西方音乐、文化发展史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但是要注意哪些东西是适合我们的。另外一个,我们的‘国语’不能丢掉。笛子一吹,一听就知道是中国,是中国的语言。”一个中国人可以学西方的乐器,但真正看的是能不能用人家的乐器讲“中国话”,而中国人自己的乐器,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怀,用我们的情怀去打动其他国家的人。

   王次恒老师举了何占豪、陈刚两位老师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例子。《梁祝》为什么能在国际上站住脚?是因为乐曲采用了中国戏曲越剧音乐元素,让小提琴讲中国故事。所以,它成为小提琴中国化的典范。王次恒就是这样坚守着,他用自己的笛声表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用自己的教学表达着的理念———“我教学生特别注重文化方面的学习,要求他们多读中国的古诗词、经典文学作品,王次恒觉得想要演奏创作好中国作品,必须要对中国文化有深度的了解,才能够创作出来中国味的音乐作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足本土,立足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发展,民族音乐才会越走越高。”

   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王次恒老师也向祖国发出了由衷的祝福,同时,他也向后辈发出了希望的声音。王次恒说,自己很幸运,从1980年考上中央音乐学院,1984年大学毕业到现在,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中国民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已经给笛子学习者一个很好的基础环境,国家也十分重视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为后辈应该珍惜这个大好的时代,将民族音乐艺术发扬光大。

   2019年8月,王次恒老师加入了音乐生活报主办的“百名大师·百地音乐大讲堂”系列活动,并在8月2日-8月4日在京开启“竹笛大师课·2019第一期”,继续传授着民族音乐的知识和技巧,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内涵与精髓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