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周海宏 “快乐音乐教育,不是只快乐不教育”

发布日期:2019/7/2 10:47:33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周海宏

“快乐音乐教育,不是只快乐不教育”

       自2002年起,周海宏教授以《走进音乐的世界》、《音乐何需“懂”》为题普及音乐美学原理,带领听众进入经典音乐艺术的世界,十余年来坚持不懈地呼吁各级政府与教育机构重视艺术、重视艺术教育、重视个人的艺术修养,听众多达数百万人。

   2014年起,周海宏教授在音乐教育与人格研究领域的作品陆续面世,他为孩子创作的七耳兔音乐教育剧《唤醒春天》,获北京市春苗奖;为家长及教师开设的“童家长必修课”、“琴童教师必修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平台推出,引起强烈反响。其中,作为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的《音乐公开课》开讲嘉宾,连续五期为琴童家长讲授如何应对在孩子学琴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受到上成百上千万琴童家长的关注。

   “童年的学习是孩子童年快乐的重要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我们把学习活动弄得痛苦了。”音乐美学家、教育学家周海宏剖析造成音乐课枯燥、学琴苦现象的根本原因。他认为,快乐教育,不是只快乐不教育,而是让教育本身充满了快乐。学习不等于不快乐,快乐不等于不学习。

   周海宏指出,关于快乐教育有很多分歧,人们不同意、不相信快乐教育的重要原因是,把快乐和教育对立了起来。有的人就说“快乐是快乐了,但是学不到东西”。其实“快乐教育”,不是只快乐不教育,而是要让教育的过程本身变得快乐。人们认为,教育就是不快乐的,而玩就是快乐的。其实这种看法是没有掌握心理学的本质——“学习”、“玩”是行为,而“快乐”是情绪,二者不是对立关系。任何一个行为都有可能是包含快乐的和包含痛苦的。

   周海宏认为,家长和老师在儿童的音乐教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爱音乐,通过音乐热爱艺术,通过艺术热爱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幸福普及。一个人要想获得人生的幸福,它不仅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生活条件的素质,还要有体验幸福生活感受的素质。人的幸福指数是由各个感觉器官的幸福指数构成,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古往今来,人们都把音乐作为人生的至高享受。享受音乐是人生幸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因此,周海宏提出一个观点,不能享受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周海宏认为,艺术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第一个就是让人的能够感受生活的美好。还有不仅如此,音乐教育还培养人的感性素质。所以审美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竞争力问题。

   艺术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提升人生幸福指数、推进社会文明、提升社会竞争力。艺术教育的核心是感性素质的教育。但是过去的艺术教育偏离了这个本质。乐曲解说、标准答案、历史故事、乐理知识,这些音乐教育当中的理性知识,形成了人们“听不懂”音乐的困惑,结果反而阻碍了人们进入音乐艺术的世界,享受音乐艺术。国民音乐教育如果只把理性知识作为核心内容,就没有培养人的感性的思维,也没有培养审美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讲,音乐教育与知识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感性的教育,是体验能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