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李云迪 不断学习的音乐传承者 探索肖邦式浪漫与中国传统美学的结合之道

发布日期:2019/6/4 16:14:17    
  

李云迪 不断学习的音乐传承者

探索肖邦式浪漫与中国传统美学的结合之道

   2000年10月,李云迪在肖邦比赛中,一举成为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最年轻的金奖得主,由此登上国际舞台,并且成为当今时代演绎肖邦音乐的代表者,2010年波兰政府向李云迪颁发了荣誉勋章。2001年至今,李云迪活跃在世界上最顶级的音乐殿堂和著名音乐节。无论是辉煌的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宏大的柏林爱乐大厅、灿烂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久负盛名的伦敦皇家音乐厅,令人向往的马林斯基音乐厅,以及壮丽的中国国家大剧院,都留下了李云迪的精彩演奏。

   李云迪,1982年10月7日出生于中国重庆,青年钢琴演奏家。18岁便夺得空缺15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开赛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和首位且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古典乐评界称赞他的演奏独树一帜,优雅高贵又极富诗意,堪称当代最浪漫最诗意的国际钢琴大师,被国际媒体誉为“钢琴王子”、“钢琴诗人”、“中国的肖邦”。 

“肖邦是我的最爱”

   十几年前,刚满18岁的李云迪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大奖,震惊了中外钢琴界。因为前两届,一等奖都是空缺。李云迪的出现,让那些大腕评委们看到了希望。有评论说,李云迪演奏时的状态和优雅的气质正好与肖邦钢琴诗人的气质相吻合。然而,当时他拿了大奖回国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的是:“肖邦是我的最爱。”

   记者:被称为当代肖邦最佳诠释者,对你来说,肖邦具有怎样的独特魅力?

   李云迪:我18岁参加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奖,从那时开始,人们便经常将我与肖邦联系在一起,在内心里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我与肖邦的特殊关系,直到现在这种关联也在不断地增强着。因此,我推出了两张演绎肖邦作品的专辑,希望能够从音乐上加深我与观众、与肖邦的“交流”。我觉得对于钢琴演奏而言,肖邦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曲家,也是在钢琴技艺开发方面最彻底和全面的一位。

   我觉得肖邦的音乐是优美中充满着一种坚毅,肖邦作为爱国音乐家,他把对祖国的感情、他所理解的民族精神,通过钢琴作品表达出来。我将肖邦视为我音乐道路上一路走来最亲密的朋友。我希望自己能够借鉴肖邦作品,把对本民族的感情融入演奏和未来作品中去。

   记者:你之前是作为一个比赛者去参赛,又作为演奏者出专辑,现在还当过评委,这三个不同的身份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李云迪:我觉得在音乐人生的道路上,像过去的一些伟大艺术家,在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对音乐每个时间段的特定感悟。古典音乐的意义在于,每个时期都给你新的感受,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对它的感情、期待和认识,都会给你的内心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现在可能听到我们老一辈的伟大音乐家的演奏,像钢琴家罗宾斯坦,还有阿格里齐,听他们的演奏都会有非常奇特的感觉,那个时候就弹奏这样的音乐。可能我们今天在弹奏的,未来20年下一代的、不同代的这些音乐家们也会演奏。所以说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验证时代和传承经典历史的作用。

   记者:“中国的肖邦”,这个“中国的”是一个特别鲜明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定语,你是如何兼容东西方的音乐语言的?或者说你是怎么在最纯正的中国的音乐“语境”里获得正宗的西式乐感?

   李云迪:其实肖邦式的浪漫很容易在中国传统美学里找到共鸣。纤细、敏感、柔弱却充满抗争性……光是这样描述着,我的脑海里就会跳出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的经典形象。中华民族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民族,中华文化的特点就是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吸收各种文化的长处。譬如在我早前的专辑《红色钢琴》里,便融合了许多西方音乐元素,比如像《皮黄》,就融进了西方的钢琴技法。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李云迪透露,在前几年他就出了一张中国乐专辑,“因为我觉得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就像肖邦的音乐,其实对于波兰来讲也是他们民族的音乐,所有音乐元素也是取自于民间,像《马祖卡舞曲》、《波兰舞曲》都是民族音乐特色的代表。我想中国这么多民族特色的音乐,比如我在表演中加演的广东民歌《彩云追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有代表性的经典音乐。”

   记者:很多留学生、很多华人在观看完你的演出之后,都表示听到最后返场的中国音乐感觉热泪盈眶,在听到他们这样一种表达时你是什么心情?

   李云迪:我得知之后也非常感动,因为在海外,看到像亲人一样的祖国朋友们、乐迷朋友们来到现场欣赏,也是对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所以说在那个时候,会特别想家,在那种时候弹奏中国的作品,表演自己祖国的一些音乐,会感觉特别幸福。祖国的强大,让我们为之而骄傲,所以不管在哪里看到同胞,都会有一种特别的自豪感。

   记者:你也去过很多的城市,有没有担心过在观众可能对于古典音乐有一些距离?这些年来你觉得我们的观众有没有什么变化?

   李云迪:我觉得古典音乐其实离我们并不远,虽然不是一个大众性的文化,需要大家去了解他、认识他。就像我们读一些古诗词,读一些像莎士比亚的作品,要去了解他、学习他,没有办法让你一次阅读就懂。这是经典的文化,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去了解他,所以在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大家要对这个作品要有一些了解,就要做一些功课,甚至要先欣赏,从初级的欣赏到不断的、熟悉的欣赏,你才能开始去感悟他,所以他是需要一个准备的过程,才能去明白他,这也是一种体验和一种乐趣。

   过去的几年,我也走遍了大大小小的城市,去年在二三十个城市也进行了演奏,每个城市的观众都是不一样的,像北京、上海、广州可能会有较高专业水准的听众,其他的城市,可能更多的是年轻人或小朋友来欣赏。但是让我非常感动的是,在中国有那么多人去热爱、去欣赏古典音乐,愿意去了解这个文化,我觉得这对未来音乐发展来讲是非常棒的。

 艺术是永无止境的

   近年李云迪成绩斐然,他对于音乐的理解又有哪些变化呢?“现在音乐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自然的语言,弹钢琴就像喝水吃饭一样。”李云迪坦言,自己和许多琴童一样,也经历过学琴厌烦的阶段,而与钢琴从生疏到熟悉,逐渐消解了彼此的距离,他认为,这与自己的心情、阅历、所见所闻和对作品的了解有很大关系。现在在钢琴面前,他已能够让自己的感知最大化,发挥出最大能量。

   记者:你觉得目前自己的艺术成就离你目标成就的距离还有多远?

   李云迪:我觉得学习音乐艺术是永无止境的,因为要对音乐彻底的了解,有数不清的作品需要去演奏,去学习,永远都需要学习,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希望能通过我对音乐的理解,感染更多的人,能够传承音乐到下一个时代,到不同的时代,同时也希望未来能够更多的在演艺事业上,特别是在教育事业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很多学琴的孩子父母把你当成一个目标,你能给他们一些建议吗?

   李云迪:我非常希望通过我的影响或者说用我自己的能力去带动、去影响大家,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音乐当中得到快乐,得到他们应该可以得到的状态。对于我来讲,非常支持孩子们去学习钢琴,首先作为一个兴趣爱好的培养,这对他们一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特别有天分,自己又非常热爱,决心要成为自己毕生追求事业的,那是需要付出很多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