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考级

发布日期:2019/5/28 17:09:34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艺术考级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是文化部批准并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级社团;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由致力于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的音乐家组成的社会学术团体。其会员遍布在全国各地的民乐表演、数学、研究等专业领域当中。学会内设二十个专业(艺术)委员会,分别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为我国民族器乐艺术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学会的宗旨是联络和团结全体会员及海内外从事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的同仁,振兴和发展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推动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的发展而共同努力,为我国的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学会多次被评为文化部先进社会组织,自成立以来,协助文化部为第一届中国艺术节组织演出了《千人中华大乐》;连续举办了六届以繁荣发展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为主题内容的“全国学术讨论会”;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共同举办了三届“全国民族管弦乐展播”;经文化部、外交部批准,举办了“1995国际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大赛”;2001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少儿民族乐队邀请赛;2002年承办了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2005年起先后协助文化部举办多届“文华艺术院校奖——民族乐器演奏比赛”。2010年起组织专家着手开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项目——《华乐大典》的编篡、出版工作。

   近年来,学会又与文化部艺术司(现文化和旅游部)、新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了四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经典民族管弦乐作品评奖活动,开创了政府、群众团体与大企业共同主办文化活动的先例,成为一项推动民族音乐艺术繁荣发展的品牌项目。此外,为了更好地组织“为青少年写作品”的作曲征集活动,学会多次与北京市教委合作,组织作曲家下基层、进校园进行创作体验,得到教育界领导、学校师生和作曲家的欢迎,引起新闻界的极大关注。这些影响广泛的大型活动,在海内外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晌,对我国民族管弦乐艺术的弘扬、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考级发展历程

   从1997年夏季开始,经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获得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的资质,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只考民族器乐的考级机构。所考专业包括二胡、高胡、板胡,京胡、古筝、扬琴、古琴、琵琶、中阮、大阮、柳琴、三弦、月琴、唢呐、竹笛、笙、葫芦丝、巴乌、陶笛、打击乐、民乐大提琴、民乐低音提琴、音乐基础知识,涵盖了吹管、弹拨、拉弦、打击乐、音乐基础五大门类的23个专业,基本实现了社会上热门民族乐器的全覆盖。

   学会主办考级18年来,已连续在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举办民族乐器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从1997年开始考级人数逐年攀升,增长幅度实现巨大跨越,生源覆盖面实现了由大中城市逐步向边远地区的延展,人群分布也由原来的以中小学生为主扩展到低龄儿童和成年人群,大大满足了各年龄层民乐爱好者的学习需要,切实丰富了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旗鲜明的只考民乐,将民乐考级做到最专业、最权威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考级工作坚持不懈、绝不偏离的原则与中心。本着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推广、普及、繁荣民族音乐,全面提升国民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宗旨,学会坚持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注重长远效应,重视考级质量,提供人性化、多元化的优质服务,永远把服务考生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到对考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 

考级展示平台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在开展考级工作的同时,大力挖掘各种民乐拓展活动,如“桃李芬芳”音乐会、少儿民族器乐大赛、“明日之星”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优秀考生展演,阳光杯青少年民族乐团艺术节等,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艺术展示、交流的平台,真正满足了考生与家长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良好初衷与望。

   作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考级工作重要配套工程之一的“桃李芬芳一全国青少年民乐观摩音乐会”,自1999年5月首次举办以来已举办197期,共有39个省、市、自治区的民族管弦乐学会和考级承办单位组织的逾万人次参加演出。

   2013年学会成立普及民族音乐艺术委员会后,成功举力了旨在展示考级成果、推动民乐普及的第一届“明日之星”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优秀考生展演活动。该项活动在受到考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的同时,还得到了专业音乐院校的关注。通过打造“明日之星”这一推动民乐考级发展的品牌项目,为专业学校生源储备塔建输送平台,为民族音乐长远建设建立人才库,让更多的优秀考生与展示,为更多的考级孩子提供了锻炼自我、提升艺术才华的舞台。2014年,又一项繁荣发展民乐艺术的重要活动——阳光杯青少年民族乐团艺术节在京隆重举办。艺术节通过音乐会、展演比赛、指挥专家课、器乐专家课、青少年民族管弦乐团发展论坛等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交流学习的艺术之门。

   这些影响广泛的考级配套工程与社会艺术活动,为广大学习民乐的青少年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与展示平台,使其艺术实践经验得以长足提高,更使他们对博大精深的民乐艺术有了深层次的领悟。 

考级配套工作

   普及民族音乐教育,提升国民人文素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为了积极推进考级工作长远发展,树立考级品牌,学会在服务好广大考生的同时,努力开掘考级配套工程,在培养师资力量、编著考级教材、规范考官管理三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近年来为了提升地方民乐师资的数学水平,学会组织强大的专家队伍,开展专业、规范的民乐教师演奏、教学培训,开办考级指导教师研修班累计80余期,涵盖二胡、琵琶、古筝、阮、笙、葫芦丝、陶笛等十余个专业,培养地方民乐教师近千名,为在全国范围内培养更多的优秀民乐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会始终按照文化部相关要求,严格规范考官管理,认真遵循申报流程,并坚持“四年一检、到期换证”的规定,考官的执考过程中,要求“持证执考、一人一证”,有效地维护了考级活动的秩序,赢得了业内外的一致认可。

   自获准举办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以来,学会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所要求的“主体考级单位必有教材”的规定,在考级教材的编著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聘请了业内知名专家编写考级专用数材,先后与北岳文艺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合作出版了涵盖所有考级专业的20余部考级专用教材,极大的方便了广大考生与教师。近年来,为了适应个别学科的发展现状,学会又对古筝、竹笛、二胡、琵琶、葫芦丝等教材进行修订,使考级曲目有了新的标准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