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学习音乐会给学习者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郎朗 要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

发布日期:2019/5/24 15:52:00    
  

学习音乐会给学习者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郎朗 要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

   5月15日晚,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亚洲文化嘉年华”惊艳亮相国家体育场“鸟巢”。伴随着郎朗演奏的琴声,拉开“亚洲文化嘉年华”序幕的节目是交响互动大合唱《我们的亚细亚》,由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以及来自亚洲众多国家的乐手组成的亚洲联合乐团合奏。

家长不要打击孩子积极性

让孩子热爱自己所做的事

   除了是一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近日,郎朗还在2019中国大运河国际钢琴艺术节暨郎朗杯钢琴大赛活动中举办了大师班。对于音乐教育,郎朗一直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学习音乐”,在学习中,不能盲目地跟风,家长和老师要充分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做到“平衡教育”“奖惩分明”。孩子们在练习曲目的过程中,要先学会制定目标,不断拆分段落进行练习,再结合大师班的聆听,达到一定的成效。能不能成为音乐家不是最终目的,只要有一颗坚持进取的心,音乐定会给学习者带来不一样收获。

   而针对眼下中国青少年群体间兴起的钢琴热,郎朗在解析自己成功之路的同时,也给以他为榜样的父母和孩子们一些中肯建议。他说,音乐归根结底是一门给人带来更多乐趣和更多感动的语言艺术,音乐中有“苦”也有“乐”。

   郎朗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郎朗,与他少年时期一天苦练钢琴达8个小时的经历不无关系。但“苦”不是全部,在郎朗眼里,艺术的“甜”同样重要:“练8个小时的钢琴或许在很多人眼里颇为艰难,但事实上这并非单纯的‘忍受’和‘吃苦’。在我看来,这更像跑一场马拉松,开始的一两个小时很困难,不过冲破某个阶段以后你就会逐渐开始享受这个过程。”

   因为不少中国父母因为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孩子施以“高压政策”,强制让孩子学习某种知识或技能,这种做法的效果究竟是正是负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郎朗也曾经历过这一阶段,他在自传中披露过自己幼年学琴时的辛苦和父亲郎国任近乎“严酷”的要求给他造成的抵触情绪。如今回首往事,郎朗对父亲有了更多理解:“我想其实父母当时要求的很多东西都是对的。毕竟作为一个孩子,自觉程度不会那么高,在你小时候,必须有一两个这样的人在一旁督促你,不光是做音乐,做什么都是一样。但另一方面,任何事情都有尺度,一旦突破了这个尺度,也可能会造成反方向的影响。所以家长们不管培养小朋友做什么,这个尺度如何把握非常重要。”所以郎朗告诉琴童家长:孩子在练琴时可能会懈怠,做父母的着急归着急,但是不能打击小朋友的积极性,要想出办法来解决,让孩子一直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选择老师很重要,要尊重孩子个人的想法,只有他喜欢这个老师的风格,才能热爱学习。

偶像对孩子有积极作用

他们让我去尽力超越自己

   “在古典音乐领域,人们是不会刻意塑造超级明星的,因为这毕竟与娱乐明星不一样。现在的观众都很专业,他们要听你音乐里的东西,所以我演奏作品时要努力做到平衡作曲家、作品和演奏这三者间的关系。追随传统并不难,难的是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发展,否则你就可能变成了一架复制机器,没有价值。”郎朗说。   中国眼下有3500万钢琴少年,而郎朗无疑是这些孩子梦想的指路人。对于自己这样的“偶像”能否对孩子们学习音乐起到积极作用,郎朗本人予以肯定:“谢谢大家把我当做标杆,但一定要因材施教。”郎朗认为,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都用同一种方式教育,很难获得成功,因此一定要了解孩子的长项和短处。郎朗说,如果觉得孩子在练琴的过程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能,那当然要努力推进:“但不能他第一天学钢琴,就说以后就要跟谁谁谁一样,这是错误的。”

   对于偶像这个词,郎朗有自己的理解:“我小时候学习音乐时也有自己的偶像。最直接的偶像就是音乐学院里的师哥师姐,他们做出的榜样伴随了我的成长。另外国际音乐大师,比如霍洛维茨、鲁宾斯坦,也对我有着深远影响。甚至不光是音乐家,包括迈尔克·乔丹等不同领域的领军人物,都曾给我很大启发。是他们让我懂得如何去尽力超越自己。”

   他在肯定音乐之路不易的同时,也不忘勉励孩子们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任何人在从事同一行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难以突破的瓶颈。但往积极的一面看,音乐应该是较容易获得发展的一个行业,它没有国界,在艺术的创作和再创作上限制也不大,这给了我们不断推陈出新的空间。”

 郎朗与钢琴

   郎朗,1982年生于沈阳,3岁学习钢琴,5岁获得沈阳钢琴比赛第一名。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11岁赢得德国第四届国际青年钢琴家大赛第一名,13岁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15岁入美国费城著名的科蒂斯音乐学院,随院长格拉夫曼学习。1999年8月,在美国拉维尼亚音乐节上,替代著名钢琴家安德列·瓦茨,与芝加哥交响乐团成功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世界乐坛赢得声望。

   郎朗的成名故事对很多钢琴爱好者来说耳熟能详,他的成功也无形中推动着近些年来国内的“钢琴热”。“我第一次听到钢琴,那是看卡通片《猫和老鼠》。那只猫在演奏李斯特的第二首匈牙利狂想曲时,手一下子变得很长很长,神奇得就像餐馆里的长把茶壶,在钢琴上飞舞,突然一下打到老鼠身上……还有一部美国兔子的动画把我拉进了古典音乐的大门。”

   “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呢?”有乐迷问。“我喜欢在台上表演,被灯光照着,感觉很温暖,所以从小就想当个世界级的钢琴家。”

   如何能够当上一个钢琴家?郎朗说:“很多人说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上百分之一的天才,我也承认这一点。但确实也要有机遇,而且有老师的辛勤培育和家长的协助,这样才能成功。从开始弹琴到现在,每次演出我都会争取把我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在郎朗看来,弹琴有很多技巧,包括如何弹得快、如何弹得深以及控制键盘的能力等,但是,“技巧永远都是为音乐服务的”。光有技巧不行,还要有思想。在美国上大师课时,郎朗发现中国学生往往技巧娴熟,但不知道弹出来的是什么,而外国学生往往知道是什么却因疏于训练而弹不出来。所以他说,要弹好钢琴,两方面都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