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盛中国传授毕生艺术精粹 学过演奏的孩子更容易做一个好人

发布日期:2019/3/5 13:39:27    
  

盛中国传授毕生艺术精粹

学过演奏的孩子更容易做一个好人

 

 

    盛中国(1941年—201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中国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5岁时,向父亲行过拜师礼,开始练小提琴。作为中国交响乐团国家级小提琴独奏家,盛中国是最早在国际上为中国争得荣誉的小提琴家之一,曾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

 

  在许多中国人的记忆中,小提琴这个乐器都是和盛中国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其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发行的唱片、录像和演出影响了中国近四十年,整整几代琴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来华访问时曾与盛中国合作演出,并称赞他是“我在中国演奏巴赫双提琴协奏曲的最好的合作者”。他的名字还被澳大利亚ABC广播公司写入了“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之列。

  这些年,他多次应邀到亚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的许多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地区举办音乐会,并多次与国内外交响乐团和世界著名指挥、音乐家一起同台演出。

  与此同时,他经常到各地演讲,积极推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但他知道,他走得越远,他的心和祖国得越近。“走出去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能够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但永远要记住,小我一定要跟大我重叠,用胶片来比喻的话,小我和大我是需要重叠在一个焦点上的。”盛中国说,“我的根是在中国,我要让全世界了解今天的中国、了解今天中国的文化、了解今天中国辉煌的一面。”

“年轻人要有

远行的梦想”

  盛中国不仅是杰出的演奏家,也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小提琴教育家。他的演绎非常注重音乐的整体性和情感性,并在演奏和教学当中灌注了他的教育思想:教琴首先是教育人。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学过演奏的孩子,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感性的人,更容易做一个好人。音乐作为艺术可以对天然如白纸的孩子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让他们有信仰、追求、理想,将来成为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盛中国认为艺术对美学和情商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多年前,在一场演讲中,盛中国曾回忆起自己的学琴之路。盛中国说,他的人生就是不断地在远行。他赞同“好男儿志在四方”,年轻人要有远行的梦想,通过远行的游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认识世界。到另一个国家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听音乐会、看芭蕾舞、听歌剧、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等方式,把种种文化感受融入自己的血液当中,从中汲取营养,对于形成自己的风格很重要。盛中国总是劝说学音乐的孩子要多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既能提升自己的视野,对工作和生活也是益处无穷。”

  盛中国生前曾结合自身实际和真人真事,告诫孩子们要多听多练,要将音乐作为装点人生的工具。对于家长在孩子艺术教育方面所存在的误区,他希望家长和学生要明确学琴的目的,并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学琴要从实际出发,不可盲目的要求孩子们将学琴作为成名立万的途径,音乐可以是谋生工具,同时也可以是陶冶情操、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第二,学琴不可盲目的追求名曲,要从基本功抓起,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曲子才能拉的好;第三,学琴是必须付出时间和劳动,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科学性练琴

自然水到渠成”

  在盛中国看来,一个训练有素的小提琴家,必然十分理解精简手指活动动作的重要意义,也就是懂得合理使用手指的重要性。手指活动的速度要尽量从精简动作中去获得,这对左手技巧的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多余忙乱的动作,会给演奏者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而精简、确切的手指动作必然促使演奏更有把握和更加具备完整性。手指动作精简了,保留手指也有了,有保留手指为依据,就能很容易找到要找的音,这对音准无疑将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学生在小提琴演奏上,处处要强调科学性,用硬拼的办法拼出来的力量往往会导致职业病。手指的力量,要从有意识地让手指本身的重量落下去的感觉中来体会,这要经过长期的、逐渐增大手指落下的力量的训练,才能练就并获得柔韧性、力量和颗粒感。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千万不要做急功近利的事。

  揉音是使小提琴演奏获得歌唱性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使声音动听而感人。然而,坏的揉音可导致一个其他技术都很好的演奏家彻底毁掉。所以,对揉音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要让小提琴“唱”起来,就不可能离开揉音。

  盛中国认为,揉音音幅的大小及摆动的快慢各人有不同的爱好。有些人一味追求大而快的揉音,如果从练习角度上是可以的,但如果认为这是最好的方式, 那就非常片面了。

  从表现乐曲内容的手段上来看,揉音绝不是单调的机械动作, 它首先是由于演奏者内心歌唱的表现欲望,为抒发感情的需要所驱使,从而激发演奏者通过揉音来表达出来,这种揉音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具有打动人心的感染力。为此,在正确的动作要领的前提下,揉音音幅的大小、摆动快慢会根据每个演奏者的艺术气质、趣味、对乐曲表达的不同理解而变化,这好比一个歌唱家所发出抖动的音波不同一样。

  比如,奥伊斯特拉赫和亚莎·海菲兹的揉音就各具特色,前者显得舒展而均稳,幅度也较大,后者的揉音显得光彩而多变,摆动的频率也快得多。他们的演奏,同样都很动人。如果把揉音只理解成是一种反复的机械动作,不管频率快或慢结果都必然是干巴巴的。小提琴对于演奏者,尤如声带之于声乐家,应赋予它生命力而不只把它看成是机械性的东西。

  “发自内心的热爱古典音乐,他不是你吃饭的工具”

  盛中国特别强调,从练习的角度来说,学生应该学会掌握快而宽的揉音。尤其对亚洲人来说,手指比欧洲人细,更需要通过练习来克服这一生理上的不足。揉音的动作,首先是左手手指第一关节及手腕的联合动作, 这是训练揉音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这部位的揉动应该可以获得较完善的揉音。在练好这部位并增大揉音幅度的基础上,再让大臂参与进去,一个完美的揉音便可以掌握了。

  如果倒过来先从左胳膊开始学揉音,那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练习时,学生可先用腕关节带动手指关节向后揉动,让揉音音幅达到半音之差,进行有控制的变换揉音速度的练习,使腕与手指关节的动作逐步协调。而揉速的增快要在能控制的前提下才进行练习,否则揉音便会产生抽搐性的颤动,声音的波浪没有了,这样从远处听来,音波接近于直线状态。因此,揉音音波幅度越大,就越有“唱”的效果, 而且音色显得浓润,声音也传得越远。

  此外,学生应先在第三把位的位置上开始学习揉音,因为这部位没有前后的阻挡,以便于手腕进行大幅度的活动并带动手指关节,然后才结合手臂揉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高把位处的揉音,腕关节很难动得了,这时主要是靠手臂来带动手指第一关节的协调动作进行揉音。

   对于揉音的音准,所揉出的音应比原音高些还是低些?有些人演奏小提琴带有拉二胡的味道,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揉音的处理。二胡是没有指板的,手指在弦上越往下按,就越会增大弦的张力,二胡揉弦时所发出的音比原来的音就自然会高一些,而小提琴弦下方有指板,抵住了触弦的手指,因而演奏小提琴时,揉动的音可以并应从原音高往低的方向运动,否则,揉音便出现二胡揉音的现象。当然,揉音还有个中心点,不然便会造成音准不稳定的感觉。

  对于年轻的演奏者和教育者,盛中国认为,在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浮躁的大环境下,年轻的演奏者和教育者需要做到,充分肯定古典文化音乐的深厚底蕴,发自内心地热爱古典音乐,不能把手中的琴当做吃饭的工具,要主动培养欣赏艺术的品味,用美的要求来约束自己,要用艺术的眼光培养下一代,不能用金钱简单地衡量古典音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