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 “将小提琴与自然生活联系起来,就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发布日期:2019/2/19 14:22:19    
  

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

“将小提琴与自然生活联系起来,就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20世纪末,在蜚声国际的美国阿斯本音乐节的小提琴大师班上,一个中国教师,以他富有激情而又充满灵感的教学,博得满堂喝彩。他,就是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林耀基。

 

    林耀基(1937年—2009年),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际著名小提琴教育家。 1954年至196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随马思聪学习小提琴,196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赴前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小提琴家杨柯列维奇,专攻小提琴演奏与教学法。

  19629月,林耀基从莫斯科回到中央音乐学院,开始了他的小提琴教育事业。林耀基的学生遍及世界各地,任教、任职于国内外顶尖音乐学府及各大交响乐团。

  林耀基先后培养出陈允、贾红光、柴亮、郭昶、徐惟聆、张提、谢楠、陈音来、顾文蕾、卢伟中、刘扬、童卫东、李传韵、陆威、高参、刘霄、陈曦、董昆、路路、杨晓宇、陈怡、谢昊明、劳黎等一大批优秀的青少年小提琴演奏家。他们在芬兰、比利时、俄罗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举行的重大国际小提琴比赛中纷纷获奖。

  林耀基因对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于1989年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1990年被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他曾任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委员会理事,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还曾担任美国环球弦乐爱好者协会荣誉理事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教研室主任等。

 

  林耀基教授一生为中国的小提琴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努力学习并运用中国古老哲学思想,力求站在人类历史、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的高度,尽快解决学生们在小提琴演奏技能上存在的心理、生理和物理问题,用充满辩证、具有哲理的特殊教育方法,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小提琴演奏家,他们在多项重大国际赛事中获奖,得奖项目40余项,其中包括十多项冠军金奖,他因此被中国同行们称为“冠军教授”,受到国际、国内音乐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伟大的小提琴教育家”。

  1960年,林耀基被国家选派参加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在苏联期间,他得到了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扬格列维奇的赏识。为了能够在艺术上有更大发展,年轻的林耀基毅然放弃比赛,留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跟随扬格列维奇教授学习小提琴演奏艺术和教学。

  “学琴很晚”的林耀基14岁自己背着家里,开始在马思聪的学生温瞻美那里学习小提琴。尽管基础不好,他的天分仍然被当时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马思聪看中并招收。可在莫斯科学习时,他感觉到了水平的差距,“我觉得不行,没法跟人家比”。加上老师扬格列维奇的劝说,他最终选择转向了小提琴教学之路。

  扬格列维奇教授曾预言:林耀基将会为中国的小提琴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两年的留学生活,使林耀基在小提琴的演奏法、教学法以及艺术修养等方面受益匪浅,为他日后所从事的小提琴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林耀基生前回忆在苏联受到的影响时说:“我记得大卫·奥依特拉赫说,他听过中国小提琴家的演奏,感觉不错,但基本功不行。如果不解决基本功问题,就出不了人才。这话对我触动很大。我不但仔细琢磨扬格列维奇给我上课的内容,还观摩他给其他学生上课,我在总结小提琴都有哪些基本功,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我现在的教学,就是这种精神的延续。”正是这种“林氏教学法”,让他在国内小提琴教育界的地位无人能及。

  林耀基特殊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胡坤,在198011月第四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第五名,实现了中国选手参加国际比赛“零”的突破。学生薛伟在1986年获得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二名、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

  林耀基教授认为,中国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教中国人学习西洋乐器,如果全盘照搬外国的经验和成套的体系,肯定是不行的,它应该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在教学中,以通俗的语言精练地概括事物规律的本质,是很重要的。我国古代的音乐家们在古琴音乐的传习中,以及元、明、清以来在声乐、器乐和戏曲科班的教育中,以艺谚、艺诀为载体,通过家传、师承和师友传习等方式,将各种音乐技能和心法世代相传,不绝如缕。为了教学需要,多年来,林耀基编“要诀”来辅助小提琴教学,他把一些关键性的演奏要领,包括心理上和技术上的指导思想、演奏观念,用诗的语言提炼出来,概括为便于记忆的系统化的口诀,让学生心中咏诀,手上运弓按弦,诀意与琴音融会贯通,比用刻板的概念强加给学生更有作用。

  “内心歌唱率两手,两手顺从跟着走,基本要求匀准美,胆大心细精益求。”“快弓如顺风,慢弓似逆风,不快不慢像和风。”林耀基编了很多这样的口诀,并且在他授课时,他会哼唱着、手舞足蹈或者使用各种比喻和描述。比如用纺纱时的抽丝来形容小提琴的运弓,用杯子和水来形容琴曲的硬和软的流动,用玉渊潭秋天的银杏树林来形容圣·桑作品的感觉,想方设法地使学生领悟。

“学会把练琴

变成有效劳动”

  林耀基生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实际我想告诉他们的是如何把练琴变成有效劳动,让他们知道,只要把小提琴和自然生活联系起来,练好琴并不难。”

  说起孩子练琴,林耀基最反对那种“只要练就有用”的观点,他认为:“那是个误区。练习时间的长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只有在突然觉悟的时候练习才有用,那才是有效劳动。所以我认为学生和家长们应该把小提琴演奏看作大自然的一部分,看成生活的一部分,应该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但现在一些孩子练琴是为练而练,认为只要练得多就有用,这是一种反自然状态。”

  很多琴童的家长觉得很奇怪,每天都要求孩子练琴多少小时,但孩子进步很慢,让孩子和家长都苦不堪言。林耀基认为,这是没有掌握好小提琴与大自然相互联系的规律。他做了个比喻:“打球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运动,其实打球与小提琴有着密切的关系,球类运动是控制圆的一种技巧,小提琴四根弦的演奏规律就是在弦上做圆形运动。再比如心脏一张一弛地跳动,实际上就是节奏的规律。如果你用生活和大自然的规律去理解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就会觉得很容易。有人认为小提琴是神秘的、不能驾驭的,实际上是没有找到它与大自然和生活规律的联系。”

  “技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这是林耀基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曾得到国外音乐学院专家的称赞。林耀基认为,家长是老师教学的助手,但家长首先要知道怎样帮助学生找到小提琴与生活的关系,不是逼迫孩子练琴,而是引起他们的兴趣。人的身体是吃坏的,琴是练坏的。如果不在练琴中对生活产生联想,只是为了技术练,就不会有太好的效果。生活中有很多种爱,对亲人、对朋友、对大自然……这些加起来就是博爱。爱心是从小养成的,有了关爱,有了同情,才会想到用音乐抚平伤口,音乐才会感人,才会让人感觉分享了美。音乐实际上只是表现手段,最好的东西来自自然。

“顺应自然,

师法自然”

  林耀基教授认为,凡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动作和方法,一般来说就是符合演奏规律的动作和方法,否则就是不好的。

  例如面对地心引力,只能利用拉下弓时所谓“掉下去”、“滑滑梯”等方式,而不能违反或抗拒地心引力。林耀基在一次讲课时说:“讲了半天放松,其实,放松就是顺应地球的引力。当你试着把双臂向上提着、吊着,把肩膀耸起来,看看拉起琴来累不累?肯定累得要命。”因为这是在与牛顿所说的“万有引力”相抗衡,是不科学的做法。他认为,一个人要顺应自然,掌握自然法则,很多事情就都能做好,要是违背自然法则,就会事事不顺心、不顺手。

  自然规律不光在大自然里可以观察到、学习到,还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例如发音时,弓要一下子就出声音,即“一触即发”,不要拉了三五寸才出声音,这可以从踢足球或者打兵乓球中体会到。拉琴时就要找这种感觉,弓子很安详地放在弦上,好像球放在地上一样,球一出去,发音就完成了,就要准备下一个音了。当然这要有个前提,就是弓要直,像射击时瞄准后子弹打出去那样,否则拉到一半就出怪音了。

  比如揉弦,是个波浪式运动,要在运动过程中控制平衡。这可以从在江河湖海里游泳或冲浪中体会到。浪来了,要在浪中找平衡,不要去改变浪,或者企图压制浪。学生一般的问题是动了就停,揉弦的力老断,完了又用力揉第二下,于是越来越紧,越来越累,恶性循环,好像骑自行车时刚用力蹬就刹车,开汽车时刚发动就死火一样。应当像香水瓶打开以后,让香味出来弥漫整个房间,不要老关盖子,揉弦一发动,四个手指分享这个波浪,而不要每个音都去发动。其实,揉弦也是“一下”的动作,像钟声,打了一下之后,声波在空气中不停地震荡、传播、扩散,要让它自动揉,不要为揉弦而揉弦,使之成为一种负担。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有荡秋千,发动一次以后要靠惯性,渐强也要顺应惯性。不要想着不断用力,而要想着不断放松,才能产生不断的、安静的揉弦。

  林耀基还建议同学们从钟声、风声和水声中受到启发,钟声是有共鸣的、通的声音,此外,还要听风声、水声,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声音。风不会也不能突然中断,只会增大、减小,水也一样,“淙淙流水”是通的声音,出得去,进得来。有的人拉琴声音干,没有水分,就是因为流水不通。他可能很有音乐感,但双手发紧,结果越想出声音越出不来。

  一个人要做到音准、弓直,两手协调而放松,揉弦好,才能像风声、水声、钟声一样自然。林耀基说:“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空气、阳光都是免费的老师,大家往往看不到。那么,我就想提醒学生和家长,光练琴是不行的,找到小提琴与大自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就会缩短练琴的时间,达到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