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下春晚“压力山大”?36年,从无可替代到挑战不断 临近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浓郁,央视猪年春晚也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据悉,央视猪年春晚已于1月25日开始第一次带妆彩排。今年央视春晚总导演由刘真担纲,依旧以“开门办春晚”为宗旨,将通过多档综艺节目选拔春晚节目,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在春晚舞台上展现风采。此外还将在海外选拔节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找寻节目创编元素。央视猪年春晚导演组力争在除夕夜为观众展现各具魅力、特色迥异的视听盛宴,共同描绘举国共欢乐的佳节图景。 36年独特历程春晚已无可替代 从1983年到现在,春晚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电视艺术形式,已经走过了36年的历程,几乎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这些年来,春晚早已成为数代海内外中华儿女集体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作为中国电视媒体黄金时代的产物,成为对传统春节文化的一个重要补充。 现代媒介意义上的春晚,可以追溯到1956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录制并在全国发行的《春节大联欢》。随后在1957年春节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接连举办了多台音乐、戏曲、曲艺类“广播春节晚会”,其中包括“春节慰问解放军与志愿军的文娱晚会”。之后,央视在1979年除夕推出了具有如今春晚性质的“迎新春文艺晚会”。随后,在1983年正式推出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晚,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组成了最早的一届春晚“主持天团”。李谷一成为第一位登上春晚的歌手,整场晚会中她一共演唱了9首歌曲,是当之无愧的首位春晚“麦霸”,这个记录甚至到今天都没有被打破。 1984年央视春晚中出现一个新兴的现象:中央电视台首次邀请了大量港台明星表演节目,其中香港歌手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走红大江南北,还有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喜剧小品”——《吃面条》,陈佩斯、朱时茂用滑稽、夸张的表现形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观众们念念不忘多年的《难忘今宵》是在1984年春晚的舞台上首次亮相的,其舒缓悠扬的旋律,亲切真挚的词意一下就直抵大家的心。1985年春晚中首次出现了高空杂技,王景愚独具匠心地将哑剧与杂技相结合,与杂技演员张小卉合作表演了《悠绳》。1996年的春晚,采用了三地互传直播的形式,在上海、西安设立了两个分会场,突破了演播室的界限,使春晚首次走出北京,大踏步地走到神州大地的东南西北中,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酒泉火箭发射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传来了中华儿女向家乡拜年的动人场景,十分温馨。 随后,在新旧世纪之交,为了扩大央视春晚的影响范围,增强演出效果,2000年央视春晚直接采用了当时只有商业演出才使用的圆形舞台,这让春晚进一步成熟起来。之后,亲情也在2003年春晚得以展现,那首旋律简单、通俗易懂的《让爱住我家》,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一片恒久的温馨。歌曲的一词一句都没有做过多的艺术渲染,皆是对家庭,对爱的最朴实的诠释。这是春节联欢晚会21年来,惟一一次由业余歌手演唱自己作词作曲的节目,也正是因为这份真实自然的呈现,才更加令人感动。 不过,央视春晚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也一度出现相对专业化、商业化、小圈子化的趋势。因此,2005年央视提出“‘开门’办春晚”,试图破除专业化、精英化、商业化等种种问题,随后才有了普通人“直通春晚”的开放性渠道,让“旭日阳刚”等民间艺人通过春晚的舞台而走向全国。 2014年的春晚首次融入新媒体互动,观众能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评论,开场短片《春晚是什么》也以葛优等公众人物与平民百姓为出发点,不仅展现出了独具一格的“冯式幽默”,更是能让我们体会到春晚舞台的“接地气”!从2015年开始,春晚把国外动画电影中的动作捕捉技术搬上舞台,将真人模拟和动画结合,创造了春晚史上第一款吉祥物“阳阳”。 从此“春节联欢晚会”便成为春节除夕夜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不仅造就了无数人的大红大紫,也是歌曲宣传的最高能渠道,让许多镌刻时代印记的流行音乐,都成为永恒的经典。 数字时代面临新挑战春晚未来还需创新 在当代中国文艺生态中,春晚的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在表达社会情绪、凝聚社会共识、塑造文化认同等方面,一直起着独特作用。作为中国电视黄金时代的文艺标杆,春晚的成功既与其内容的创新有关,也与电视文艺及时适应新的传播技术和大众文艺接受方式的变化趋势有关。 但近些年,一些地方卫视有能力举办明星阵容堪比春晚的地方春晚,让观众在春节期间有了更多文化选择。互联网等数字媒体也开始动摇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电视机逐渐成为客厅里的摆设;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微信、视频平台等新媒体迅速普及,这些兼具社交性、适合碎片化阅读、观看的媒体有着越来越多的受众;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影视剧、网络综艺节目等数字文化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主体,也改变了以纸媒、电视为基础的文艺形态和格局。在全媒体环境下,由于娱乐和文艺产品的多样化、全民娱乐总时间分配格局的重新调整,春晚的传统优势地位也面临着挑战。 当然,春晚也做了一些与网络文化、新媒体融合的尝试。比如,网络流行语很早就进入春晚语言类节目,与微博、微信平台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等,但这种“借力”也使得春晚的原创力在降低。如何适应已经发生变化的传媒生态,在节目内容和技术形态上跟上甚至超越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观众需求,成为春晚能够持续赢得观众的关键。所以面对全媒体时代重塑传播力的巨大压力,春晚的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从历史逻辑和媒介生态变化的现实中寻求突破。 一方面,春晚必须适应全媒体时代文艺多元发展以及大众文化消费方式发生重大转型的基本现实。这不仅要求春晚摆脱传统的“电视晚会”定位,从技术呈现方式上彻底转型为全媒体视听文化产品,同时还要求它必须积极适应被动观众向积极用户乃至生产消费合一者转变的新传播生态。就前者而言,应当积极探索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多场景、多屏互动等新媒体技术融入节目中,不断拓展视听节目的感官边界,丰富用户的视听感受和情感共鸣。就后者而言,则应当积极融入更多具有高度真实性的参与互动元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不同的观众群体纳入节目创意和创作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如何迅速捕捉最新的媒体技术,将其纳入节目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成为春晚自我革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随着媒体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春晚应当探索通过智能语音、视觉识别、多场景交互等手段深化与用户的互动水平,增强观众黏度和忠诚度。 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也是一个全球传播的时代。长期以来,春晚在促进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春晚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面向全球直播。2016年,日本最大的弹幕网站NicoNico在日本媒体史上第一次全程直播央视春晚,并邀请嘉宾对节目内容和演员背景进行精彩解说,吸引了大量日本观众观看并发表弹幕参与互动。直播后的调查显示,观众满意率高达90%以上。这一尝试的成功经验表明,春晚应当积极与不同国家的媒体渠道合作,通过在地化传播策略,不断提高全球文化影响力。 归根结底,春晚的创新不仅在于不同节目样态的多元化发展和传播技术的升级换代,更关键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路线,紧贴当下时代人们最真切的需求、诉求和追求。只有这样,春晚才能始终保持它在观众心目中的价值和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