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声乐基本技巧——发声练习

发布日期:2019/1/15 13:27:34    
  

声乐基本技巧——发声练习

 

  声乐是相对器乐而独立存在的音乐艺术,歌唱本身是人类自身的器官运动所产生的,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唱歌也是人的一种活动方式。人的发声是气引起声带震动传导出来的,所以有人比喻人体是一部歌唱乐器。声乐的学习它包括发声训练、用声技巧训练、语言技巧训练和音乐表现训练。

  一、 歌唱的正确姿势

  前苏联声乐专家捷米采娃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声音的源泉。”歌唱发声时身体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就不能获得深呼吸的有力支持。歌唱发声的艺术效果同身体的姿势有很大关系。

  歌唱者一般都是站着唱,所以,首先要掌握正确站立的歌唱姿势:无论是站在舞台上还是在声乐课堂上,歌唱者始终要保持全身心自然放松、积极向上的歌唱状态,不能松松垮垮或僵硬拘谨,要处在“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最佳状态。

  歌唱者演唱时身体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处在一种“前松后紧”状态之中:如果胸部有丝毫的紧张感,都影响发声质量。面部肌肉不紧张,表情兴奋而舒展。在身体的后半部,对歌唱发声最重要的是脊柱的支撑作用,脊柱要挺拔,上端颈椎略为梗直,形成头部重量支撑的轴心。虽然后颈略为梗直,但决不能用力,它的作用只是给咽腔通道固立稳定,对共鸣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二、声乐发声练习的起音

  发声练习开始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如何起第一个音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唱歌时的起音或起声,唱歌的起声可分为激起声、软起声、舒起声。

  1、激起声

  激起声是当吸气完毕后,胸腔保持不动,声带先自然闭合,然后,再以恰当的气息冲击声带使之振动发声,这样发出来的声音结实有力,我们在发声训练如顿音、跳音的练习中常常使用,也用这种方法纠正声带漏气的毛病。此时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急吸急呼。

  2、软起声

  软起声是声带在开始闭合的动作时,气息也同时往外送,开声门与气息振动声带同时进行。这种方法气息的冲击力比较“激起声”要柔和,发出的声音比较平稳、舒展。我们发声训练中也常常在练连音和长音中采用,同时也用“软起声”的发音方法来纠正喉音的毛病,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缓吸缓呼法。

  3、舒起声

  舒起声是声门先开,然后气息再振动声带,它的特点是先出气而后发声,像叹气一样。在劳动号子中,常常用到这种起声法。在发声训练中,这种方法可用来纠正声音过于僵硬的毛病,在通俗唱法中使用较多,较口语化。总之,歌唱的起音首先要精神饱满,全身协调,根据不同类型的练声曲来确定起音的方法,注意起音的音量不要过分强,以舒适的mfmp音量为合适。

  三、声乐发声练习的步骤

  歌唱发声基本功的练习,一般按音域进展的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第二阶段是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关键的一环,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但千万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唱高音,要沉得住气,等这段音域巩固后,再进入高声区的练习。

  第三阶段即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巩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进一步扩大音域,做较复杂的发声练习,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这个阶级的练习要特别注意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