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一首首航天赞歌,铭记人类宇航时刻 | ||||
发布日期:2019/1/8 13:52:31 | ||||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一首首航天赞歌,铭记人类宇航时刻 1月3日,经过26天的飞行,嫦娥4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预定着陆区中顺利着陆,成为人类首颗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由于月球的公转自转周期相同的特性,使得月球只能以一面朝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进行观测时只能看到月球一面,人们因此也称之为“月球正面”;而月球的另一面无法从地球上观测的到,人们就叫它“月球背面”。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想揭开月球背后的面纱,嫦娥四号的成功,让世界各国的人们为之喜悦。 从古至今,人们探索太空的脚步从未停歇。无论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加加林,还是迈出“人类的一大步”的阿姆斯特朗,以及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无数的航天英雄承托着人类千年以来的航天梦,用汗水让我们越走越远。而除了航天英雄们的身影之外,许多美妙的音乐也记录了那些时刻,它们仿佛人类航天事业的赞歌,铭记着我们为之拼搏奋斗的一点一滴。 月球上的初鸣 《Fly Me To The Moon》(《带我飞向月球》)是美国著名词曲作家巴特·霍华德(Bart Howard)的作品,创作于1954年。当时,巴特·霍华德应发行商的要求,创作了这首华尔兹舞曲,这首歌曲也成为了他最有名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的演唱版本极多,最初是由巴特·霍华德当时工作的酒店驻店歌手Felicia Sanders演唱。1960年,佩姬·李(Peggy Lee)演唱的版本走红,让人们见识到了这首慵懒、感性的歌曲。1962年由Joe Hannel 改编而变得家喻户晓,Patty Page的演唱又将此曲提升至经典之作的境界。这首歌曾被多丽丝·黛、朱迪·贾兰等好莱坞女星演唱,而弗兰克·辛纳塔(Frank Sinatra)的翻唱更是让这首歌的名声达到了一个无法形容的地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这首歌曲已经有150个不同翻唱版本。 正因为这首歌曲庞大的影响力,以及它蕴含航天精神的歌名,美国宇航局曾将这首歌的唱片通过阿波罗飞船送上月球,并在太空播放,使得这首歌曲成为第一首在月球上播放的人类歌曲。 之所以这首歌曲能登上月球,与它的歌名是分不开的。有意思的是,这首歌曲在最开始并不是这个名字。这首歌原本叫作《In other words》,在被Felicia Sanders首次演唱之后,一位出版商建议将其改名为《Take Me to the Moon》。巴特·霍华德在思考了一段时间之后,采纳了这个意见,并最后将这首歌定名为我们今天看到的《Fly Me To The Moon》。所以今天,我们在很多地方也可以看到这首歌被写成《Fly Me to the Moon(In Other Words)》。 完成这首作品之后,因为随之而来巨大收入,巴特·霍华德基本就处于了半退休的状态。1999年,他还凭借这首歌曲被列入了“世界音乐名人堂”。90年代时,巴特·霍华德曾感慨道,如果他当时没有决定把歌名改为《Fly Me To The Moon》,或许他后面的生活会完全不同。 地球的音乐名片 1977年9月5日,美国宇航局发射了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旅行者1号(Voyager 1)。旅行者1号原先的主要目标,是探测木星与土星及其卫星与土星环。任务现已变为探测太阳风顶,以及对太阳风进行粒子测量。截止到2018年11月,旅行者1号仍然在正常运转。截至2018年1月2日止,旅行者1号正处于离太阳211亿公里的距离。 作为最有可能率先接触到外星文明的“地球使者”,这架探测器除了携带着科研装备,还携带了另外一件特殊的物品,这就是“旅行者”唱片。它是一张铜质磁盘唱片,外径为12英寸,镀金表面,内藏金刚石留声机针。即使是十亿年之后,这张唱片的音质依然和新的一样。 在这张唱片里,包含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以及一个由27首世界名曲组成的共90分钟的声乐集锦。另外,磁盘里还有115幅影像,包括太阳系各行星的图片、人类的外观图像及说明等,这些数据旨在向“外星人”表达人类的问候。55种人类语言,包括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得语等非常冷僻的语言,其中共出现了普通话、闽南语、粤语、吴语四种中国的语言。 而在27首世界名曲的选择上,美国宇航局也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为此,他们还咨询了许多音乐学者,经过激烈的讨论过后,他们认为唱片上一定要有足够多样的各地民间音乐,即使牺牲某些杰出的欧洲古典音乐也值得。 这样的取舍当然令人纠结,甚至痛苦。为了能选出更具有代表意义的歌曲,他们舍弃了鲍勃·迪伦和最为那些“旅行者”号技术人员们所喜爱的猫王。而他们在中国选取的则是传说中春秋时代的古曲《流水》,从“宇宙交流”的目的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项目负责人曾在他的书中写道:“全世界的音乐遗产如此的丰富,即便是音乐领域的专家对于许多地方的音乐也知之甚少。什么是代表人类的最美的音乐呢?很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 划时代的东方红 1965年9月,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取得一定进展的情况下,中国科学院开始组建卫星设计院(公开名称为“科学仪器设计院”),并把中国第一颗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从此,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开始。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上,确定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时间以及总体要求。会议表示,东方红一号要“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所谓“上得去”就是首先要保证卫星飞上天;“抓得住”就是卫星上天以后地面设备能对卫星实施测控;“听得到”就是卫星要播送音乐,且可被地面接收和听到;“看得见”就是卫星在轨飞行时能让地面上的人用肉眼直接看得见,以便鼓舞人心。1967年初,经过讨论,正式确定东方红一号播送的音乐为《东方红》乐曲,以便让世界人民都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随着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成功的进入了预定轨道。 对于如何产生《东方红》的乐音,曾提出过几种方案,经过反复比较后,决定采用可靠性高、工作寿命长、消耗功率小、乐音悦耳嘹亮的电子音乐。对于如何发送《东方红》乐音,也曾提出过3种方案,最后经研究决定,采用1台发射机交替发送《东方红》乐音。 不过,要让普通收音机能直接收听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发的《东方红》乐音,需在卫星上安装大功率发射机,那将使卫星的重量超过1吨,这对于当时中国火箭的运载能力来说是不可行的。为此,当时采用的方案是先由大型地面站接收,再通过广播电台转播。 为了满足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要求,技术人员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了铆接、阳极化电抛光、光亮铝件大面积镀金、铝件热处理等多项新工艺操作,并进行了不少刀具设备的革新,这一切为完成东方红一号卫星任务提供了物资保证。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升空,为中国航天事业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所以,它的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