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学堂乐歌与《送别》

发布日期:2018/12/11 13:28:36    
  

学堂乐歌与《送别》

 

  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歌曲。这些歌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以中文重新填词。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等人,代表作有《送别》《春游》等。

  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20世纪初期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中国近代的新音乐以学堂乐歌为代表,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这些早期的音乐先驱们大多都有留学背景,而且在出国学习时,音乐也不是其主修专业。

  但是,出于对音乐的爱好和对祖国教育事业的责任,他们后来纷纷投身于“学堂乐歌”创作和传播之中,为中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创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柯政和、辛汉等等。

  《送别》是李叔同作词的一首清凉歌,也是李叔同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作曲者原本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自约翰·P·奥德威,歌曲的名字叫《梦见家和母亲》。由于此曲十分优美,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便依其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送别》是李叔同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创作的。《送别》一词写的是人间的离别之情,讲述的是人间美好之缘,构筑的却是人生的天问风景。在这首清词丽句中,蕴藏着禅意,是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作品中充溢着不朽的真情。

  从《送别》词中,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李叔同对当时社会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使听者也悲切地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送别》后来被我国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作为主题歌和插曲。该曲诉说一种离别之情,唱起来如怨如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