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盛中国 他用一生坚持 诠释了付出就有回报的人生真谛! | ||||
发布日期:2018/9/18 0:38:19 | ||||
盛中国 他用一生坚持 诠释了付出就有回报的人生真谛! 9月7日晚,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因病逝世,享年77 一首《梁祝》余音响彻中外 盛中国的父亲盛雪是著名小提琴教授,母亲朱冰从事声乐工作。盛中国是他们的长子,自幼受中外音乐的熏陶和严格的艺术训练。小提琴几乎陪伴了盛中国的全部人生,五岁时,他便开始跟父亲学琴。母亲朱冰清楚地记得,“拜师”当天,从来不下厨的盛雪专门煮了两个荷包蛋,还撒上白糖,吃过这顿早饭,父子俩就成了师生。盛中国对手里的小提琴有着超出父母预料的痴迷,为了能多练会儿琴,小小的他还曾踩在凳子上,把钟表往回拨。 盛雪知道儿子是“一匹千里马”,因此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情绪一上来,盛中国挨骂甚至挨打都不在少数。朱冰有时实在看不下去,但年幼的盛中国却说什么都不肯放弃。“儿子并不领我的情,”朱冰在《盛中国学琴记》中这样写道,“他……挣脱了我,要把小提琴拿回去,嘴里不停地哼着说,‘妈妈,我没有受罪!我要拉琴嘛!’” 几年前,央视《开讲啦》栏目组走进临川一中,开展主题为“少年的世界——远行的梦想”CCTV 在盛中国的众多代表作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莫过于缠绵凄美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和祝英台》。盛中国与“梁祝”的故事离不开一个“多”字:他演奏“梁祝”的场次最多,录制的音像也最多。早在莫斯科留学时,盛中国就被“梁祝”深深打动,回国后,他频繁演奏这首乐曲,希望它能被更多人听到。 “‘梁祝’取材于中国的民间传说,旋律是根据中国的戏曲语言移植过来的,大家都非常熟悉,又是用西洋交响乐的手法创作出来的,有气势,有变化,有戏剧性。”生前接受采访时,盛中国从不吝惜对“梁祝”的赞美和喜爱。与其他偏爱模仿唱腔的演奏家不太一样,盛中国非常强调小提琴在这首协奏曲的地位。 “我拉‘梁祝’,就是把西方传统的小提琴演奏技法和中国民族的戏曲音乐语言做一种结合。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刻画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渴望美好的爱情,以死相拼,同时我又把封建的残暴和矛盾冲突加大,越残暴,你就越同情这对年轻人。”也正是因为这份深入的理解与演绎,盛中国的“梁祝”成为了北派演奏的代表,更走进了无数人的心底。 著名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来华访问时曾与盛中国合作演出,并称赞他是“我在中国演奏巴赫双提琴协奏曲的最好的合作者”。一年后,盛中国出访澳大利亚举行独奏音乐会,并与悉尼等四个城市的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柴可夫斯基作品以及《梁祝》等作品。巡演成功后,澳大利亚ABC 一生中,盛中国拉过上万场“梁祝”。对待这首像是已经长在了手上的曲子,盛中国仍然不敢有一丝的松懈。“每次演‘梁祝’,我不是机械地重复,我会有新的处理,随着我的阅历,要常演常新。哪怕你的听众听一百回,他都会觉得有新的东西。” 只为撒下艺术的种子和对美的追求 “直到晚年,七十多岁高龄的盛中国老师依旧活跃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2015 盛中国曾形容自己是在不断远行。他多次应邀到亚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的许多国家以及港澳地区举办音乐会,并多次与国内外交响乐团和世界著名指挥、音乐家一起同台演出。他还经常到各地演讲,积极推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他知道,他走得越远,心就和祖国越近。“走出去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能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盛中国说,“但我的根是在中国,我要让全世界了解今天的中国,了解今天中国的文化,了解今天中国的辉煌一面。” “人是有理想、有追求的。我觉得我在国外做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愿望:展示中国的风采,让他们感到我们国家非常美好,让他们通过演奏家的一言一行,觉得今天的中国确实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国家。我欣慰的是,通过小提琴这个载体,我在国内外听众心中撒下了艺术的种子和对美的追求。” 盛中国对于中国的艺术普及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中国作品的演绎和推广。不仅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唱片流传于世,他在演奏会上也是格外青睐中国民族作品,例如马思聪的《牧歌》、《春天舞曲》、《思乡曲》;施光南的《瑞丽江边》,张靖平的《庆丰收》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 针对西洋乐器、音乐在中国普及的情况,盛中国认为多关注西洋乐是对的,但更应关注和扶持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就像小提琴这种西洋乐器,也要尽可能地表现本民族的东西,具有民族魂。“人有灵魂,国家有国魂。国魂是从文化上体现的,所以要像办教育一样扶持它。” 盛中国不仅是杰出的演奏家,也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小提琴教育家。他的演绎非常注重音乐的整体性和情感性,并在演奏和教学当中灌注了他的教育思想:教琴首先是教育人。琴童们是从考级曲目的示范视频中认识了盛老师,而盛老师却始终教育他们,学琴练琴绝不是为了功利与外在的考级,而是出于一种美育的作用,使接触到艺术的孩子成长为更好的人。 “2016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刚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完,就接到了朋友发来的讣告,他说:“盛老师的音乐是一个时代的声音,代表了中国小提琴的一个时代,非常了不起。这事儿太突然了,都不敢相信。其实作为小提琴家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