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张艺谋 哪怕遭受非议也要大胆创新 “我不会‘死’在别人给我贴的标签上!”

发布日期:2018/7/24 14:54:55    
  

张艺谋 哪怕遭受非议也要大胆创新 “我不会‘死’在别人给我贴的标签上!”

    2月25日,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在众所期盼中面世;3月18日,全新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全国巡演在广州大剧院完美落幕。这两场节目所呈现的科技感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水乳交融一经播出便震惊世界,而作为这两场精彩演出的总导演张艺谋无疑收获了全球瞩目。

  在很多人眼里,张艺谋是华人导演界的头号人物,是国际了解中国文化的纽带之一。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票房成绩,他都堪称时代的旗帜。多年来,在艺术的领域里他不断大胆创新,打破一个又一个常规,让世人惊叹的同时也遭受无数非议。但尽管如此,如今的他仍在向前奔跑,始终创新,即使年近古稀。

传统与科技碰撞

“科技融进舞台是我现在感兴趣的课题。”

    在刚刚闭幕的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里:24名轮滑演员,24个带着透明冰屏的智能机器人,在冰面上划出中国结、长城和巨龙等象征中国的元素,用一种更摩登、先锋的方式展现这份民族荣耀感。这一次没有张艺谋作品惯用的红灯笼、琵琶等传统物件的铺陈,也放弃了人海战术,甚至不再用熟悉的京剧做背景乐,张艺谋和他的团队,玩起了高科技。一块块由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的“冰屏”与演员完美配合,描绘出一幅幅中国新时代的美景,摩登、酷炫、充满科技感,不仅让世界对中国叹为观止,更让张艺谋这个名字再次响彻国际。

    不仅如此,近日作为张艺谋的颠覆之作的《对话·寓言2047》一经呈现也同样收获无数热议。《对话·寓言2047》的整场演出汇集了来自7个国家的20支团队及个人,有德国的激光团队、英国的创意舞团队、瑞士的无人机团队,也有内蒙古的长调、北京的京剧……各种传统艺术与不同的科技手段同台演绎,看似完全不搭的两种风格,却在《对话·寓言2047》的舞台上和谐共存,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和国际科技团队的激情碰撞收获观众热烈反响,好评声不绝于耳。《对话·寓言2047》按照张艺谋的解读,“这部作品最难的东西是让人们去慢慢感受,因为这是一场古老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对话,是寓言,也是现实。”

  《北京八分钟》与《对话·寓言2047》一样,都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国际先进科技,对于这样的创作初衷,张艺谋表示:“是为了探讨未来、科技与人的关系。让科技融进舞台表演是我这些年很感兴趣的课题,这种方式我很喜欢,希望未来还能做进一步的探索。但用科技演出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是人,有瑕疵人会现场弥补,但如果我们当时‘8分钟’的冰屏哪怕只有一块出了问题,演出恐怕就得停下来。一个‘线头’松了,可能就演砸了。所以,科技的背后其实是人在做大量的工作,人工智能的背后也还是人。其实电影也是典型的艺术和科技的产物,身为电影导演本身就必须去关心技术,关心新的技术的发展,但是还是要注重人的故事的艺术性,从而不断地强调科技性,我想这是每个导演都知道的主次。我坚信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内核依然是展现人类智慧的进步,和情感的共鸣。在所有的艺术领域,人的因素、创造、科技永远是第一位的。”

人文与电影交融

“电影最重要的是讲人的故事。”

    除了在各重大演出中不断创新进步,在张艺谋的“老本行”电影领域中他也一直推陈出新、力争上游。继电影《长城》之后,近日由张艺谋执导的武侠动作电影《影》经过长达三年的筹备,一年的拍摄,终于揭开面纱,推出海报,并宣布暑期上映。

  此次发布的电影海报分别以“阴阳”“黑白”为名,明与暗、阴与阳,海报让处于黑白光影中的角色们更意味深长。从海报风格看,张艺谋摒弃了多年来热衷的浓烈色彩,改为朴素沉静的水墨,极致的中国之美正是他坚持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至于以前大红大绿的风格,现在却做了这样的改变,张艺谋表示:“我很多年就想改变了,我自己的动力就来源于我对这个东西的挑战。”

    据张艺谋透露,《影》是他多年来真正想拍的电影,早在拍摄《长城》时就一直在打磨剧本。这部电影浸透着他多年的艺术经验,有对人性的深入探索,也有对全新表现手段的尝试,“《影》是很中国风的故事,是中国本土的故事,但拍得像不像水墨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喜欢这个故事,喜欢演员的表演,喜欢这些人物……这是我想了很多年的一个故事,故事本身就是拷问人性,探究的是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归宿。”

  而这次演员方面,张艺谋没有选择新人,而是起用邓超、孙俪、郑恺、关晓彤、王千源、吴磊、王景春等演员,组合成偶像与演技派兼具的阵容。张艺谋对此解释道:“一部电影,人的故事是最重要的,那么演员对角色的刻画与塑造就更为重要,因此这次选择演员是以演技为标准,即便是偶像,也都是会演戏的。”

  对于为何在电影中如此执着于“人”的观点,张艺谋表示,“全世界拍电影的人很多,很多人说故事,用很多方法和技术,比如我拍电影,现在使用的都是8K的摄影机了,这也是最新技术吧。但是往后看,经典的电影人们还是爱看,年轻的导演中每每会冒出黑马来。电影永远没有完美,最好的电影永远是下一部,好的作品永远在讲人的命运、情感,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讲述方式。我的电影,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在讲人的故事,展现人的情感、人的命运,这是一个永远的主题,电影的魅力就在这里。”

  如今有人问张艺谋,接下来还会拍多少部电影?张艺谋耸耸肩:“我可能撑死了再拍10部吧,但人的故事是最重要的,人的故事是讲不完的,关于人的情感、思考和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创新与非议并存

“不怕冒险,不怕尝试,不怕被人骂。”

    即使现在在各重大演出舞台上的张艺谋混的风生水起,但如今电影界的张艺谋口碑似乎不尽人意。张艺谋“已死”吗?这是一个令人难堪的话题,张艺谋作为自然人显然是健康地“活着”的,然而在社交媒体上,他成了古怪的话题。众所周知,相比《秋菊打官司》《活着》《我的父亲母亲》这些打着深刻个人烙印的作品,张艺谋2002年转型商业片的《英雄》《十面埋伏》等之后所有的电影作品口碑则相对一般,因此才使很多人对张艺谋的才华有了心灰意冷之感,也才有了以上言论。

  本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震撼与成功已经让张艺谋再次收获观众的垂青,但奥运会之后,张艺谋却因《三枪拍案惊奇》再次面临口诛笔伐的艰难境遇。有评论认为《三枪拍案惊奇》是最不像张艺谋的一部作品。但张艺谋却不认同“掉价”、“有失水准”这种说法,他觉得拍喜剧就为逗个乐,为什么非要有重大含义、伟大价值观、或者什么深邃命题呢?喜欢尝鲜的张艺谋只是把这当做一次尝试。他更在意的,是不同电影风格带给他的新奇感受。

  如果说早年还会介意别人说什么的张艺谋,自从拍过《三枪拍案惊奇》后反而是一种甩开步子的姿态。他有条不紊地保持自己的拍片节奏,一手商业一手文艺。曾以文艺片见长的他,逼迫自己学会“两条腿走路”,尝试各种不同类型,拒绝画地为牢。让自己“既能绣花,也能泼洒。”张艺谋直言自己在艺术创作中一直致力于求新创新,不愿待在舒适区。哪怕冒险、哪怕失败、哪怕招骂,他心里想的还是“拓展自我空间”。

  拍《山楂树之恋》,张艺谋放弃了一贯擅用的色彩,采用内敛、洗尽铅华的形式来拍;《金陵十三钗》又是张艺谋首次拍战争戏;而《归来》索性彻底抛弃了原来的商业美学……65岁时张艺谋又拍了一部备受争议的《长城》,对于这部剧本老旧的“爆米花电影”,张艺谋并不讳言当时有很多人劝他别接,但他依然决心拍摄,只为尝试一下用8000万美元去做电影特效。

  至于“招骂”,张艺谋想得很清楚。没有一个导演可以掌握所有的题材,也没有一个导演可以全面到所有人都说好。“你信不信,我就是今天拍《活着》,一样有人骂。”这么多年始终在板儿砖横飞中前进,他早已虱多不痒。唯一会令他焦虑的,是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而拖团队后腿。“整个团队看你的,你带领大家冲锋,结果自己先缩那儿了,怎么行呢?”所以如今68岁的张艺谋,还能在持续高烧39度时,坚持指导《北京八分钟》的排练工作。他可以亏待自己,却从不敢怠慢努力。即便如此功成名就,他还在奔跑。张艺谋把这种“自虐”归结于“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受的教育,就是不会善待自己。”他也常念叨:“比我有才的多得是!假如我还在浪费时间、虚度光阴,说不过去。我心里有数,人贵有自知之明。艺术创作就是这样,活到老学到老,激发灵感,我才不会‘死’在别人给我贴的标签上。”

  如今很多人说张艺谋的作品很“张艺谋”又很不“张艺谋”,对此张艺谋坦言:“我是一直喜欢求新求变的,虽然生活中循规蹈矩,但在艺术上一直还是愿意大胆,作品就会呈现很多种面貌。是张艺谋的还是不是张艺谋,我不去想它,创作就是要放下负担,以普通心去对待。我不在乎大家怎么评价我,但自己要有创作动力。”这或许可以总结为,在大家都以为张艺谋已“死”的时候,其实不是他的才华消逝,而是他早已突破了自己,突破了大家的期待跑到了所有人所遥望不到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