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巡演147场演唱会打破纪录 张学友 57岁宝刀不老 34年情怀依旧 “即使老到不能唱,我也绝对不会说退出!”

发布日期:2018/7/24 14:36:05    
  

巡演147场演唱会打破纪录 张学友 57岁宝刀不老 

34年情怀依旧 “即使老到不能唱,我也绝对不会说退出!”

    4月1日,张学友“A Classic Tour学友·经典世界巡回演唱会”在绍兴开唱,圆满达成本次巡演的第147场演唱会,打破了过去张学友“1/2世纪巡回演唱会”146场华人歌手单一巡演最多场次纪录。让网友不禁感慨,“时至今日能够超越张学友的,仍然只有张学友。”

    诚然如是,华语乐坛至今三十余载,倘若有谁能用歌声道尽人生百态,那么一定是张学友。对于张学友的歌,有人如此说道,“年幼无知不识货,如今深觉其动人”。他的歌仿佛是时间岁月凝练的珍珠,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岁月荏苒不能减其半分杀伤性,年岁的增长反而让人觉得愈发的动听。因此凭借出色的唱功和实力张学友早已成为亿万人心中的不老传奇。

破记录并非演唱初衷

  “A Classic Tour学友·经典世界巡回演唱会”自2016年在北京启动开始,至今已经两年,这两年的时间张学友用音乐串联着歌迷的过去、现在、未来,为歌迷们带来了一场场极致的音乐盛宴。本轮巡演为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一处的歌迷,场次的密集程度超出了张学友之前的任何一场巡演,因此打破以往创下的纪录不足为奇。但面对57岁的张学友很多歌迷也表示,很心疼他的身体,对此张学友回应,“能做演唱会,能在台上为大家唱歌、跳舞、表演,已经非常感恩,累一点又何妨?”这不禁让人想起在上一轮巡演时,他说过的话:“当然要用力唱,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唱不动了”,有些怅然,有些感怀。虽然岁月生了皱纹,但张学友依旧优雅从容。

    作为早在乐坛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张学友的歌总是越听越有味道,如同陈酒一般香醇。他把回忆谱进歌里,唱着那些辗转反侧的爱情,那么多人因着这个动人嗓音得以慰藉,倍感亲切。可以说张学友与他的歌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唱出了无数人的情感变迁和岁月故事。20世纪90年代,在华人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小姐的歌声,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张学友先生的音乐回荡,这话说的一点都不为过。

    在音乐的道路上,张学友的很多成就都达到了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作为香港乐坛九十年代的歌手,尤其是见证香港流行乐黄金时代的代表歌手,他的演唱会,创造过许多华人乐坛的纪录。早在1995年,张学友就完成了自己的100场世界巡回演唱会。而2009年的“学友光年”演唱会,则将这个纪录升级到105场。2010年,张学友又开启了“1/2世纪巡回演唱会”,在三年的时间内总共完成了146场,再次刷新了自己的纪录。其中,2010年初到2010年底的一年时间内,因为演唱会的总人数超过了200万人,也让张学友从而缔造了一项“一年内巡演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今57岁的张学友再次打破自己原有纪录的举动更是惊叹世人,不禁让人想起宝刀不老的传奇。

       但无论外界如何称赞、吹捧张学友的音乐事迹,给他冠上什么样的头衔标签,张学友始终无动于衷,他说自己只是个爱唱歌的“神经病”,也并非为了打破记录而唱,“只要能让歌迷感动多一次,我就会尽力好好唱下去。”如今音乐在张学友的生活中的位置已经成为“享受”,他表示:“我觉得现在唱歌比从前更顺心一些,现在做音乐是非常享受的事,没有从前那么死用力的感觉,反而比较开心一点。因此我也希望陪伴我一起成长的歌迷能与我一起享受音乐,享受生活。”

做歌手将会从一而终

    出道至今已经34年,如今在新秀风起云涌的乐坛之中,张学友还能屹立潮头实属不易。问起致胜的法宝,他表示:“对于唱歌我不是有天份的人,有些人一拿到歌就可以唱,可是我不行。我是要真的很努力练习,用心去唱才能唱好。所以对我来说,唱歌没有捷径,就是多听多看多向别人学习。我的专辑里面有一首歌叫《我只想唱歌》,那大概是我自己对唱歌的一些看法,我唯一的使命就是怎么把歌唱好。”

    当然,张学友之所以能叱咤华语乐坛这么多年,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努力,还有他对音乐一直坚持的态度,30多年的音乐生涯中,张学友从来没有提过退出或者暂时离开乐坛,他曾坦言,放弃喜欢的事情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现在还是刚出道的时候,我对音乐的态度一直不变的就是坚持,坚持唱好歌做好音乐。就算有一天我真的不能唱,我也不会说退出。我很希望自己能作一个见证:作为一名真正喜爱音乐的歌手是如何走完他一生的。每个人走完自己生命旅程的方式都不同,如果你喜欢唱歌的话,能唱到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现在谁也说不好,我只想努力地唱下去,用自己的演艺生涯见证一次歌手从进入演艺圈到结束舞台生涯的过程。”因此,他也时常建议后辈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显然,在张学友眼中,音乐是非常神圣的,音乐就是音乐,掺杂太多其他的东西就没有了意义。正因为如此,他也拒绝了很多音乐综艺节目的邀约,无论是做音乐导师还是比赛歌手。在张学友看来,如今的歌唱节目,音乐已经不是重要元素,其最大的特性在于娱乐性大于专业性,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剧本,并且还要求参与的歌手按照这些剧本走,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掩盖了节目本应有的真实性,这对于张学友这类秉持真我个性的歌手而言,让他觉得完全失去歌唱的意义,索性拒绝。张学友曾说过,自己很幸运,能一直唱这么多年,还有那么多人支持他,让他觉得自己是有一些使命在身上的,应该为音乐做些事而不是为了金钱敷衍了事,更不能拿来作秀。所以,相信倘若有一个纯粹只是为了推广音乐的节目,张学友也一定会为音乐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毫不吝啬地将他的歌唱本领传授给大家。正如他所说:“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把我知道的,所有唱歌上面的经验,都告诉大家”。

当演员只为挑战自我

    张学友除了在流行音乐领域有杰出贡献外,他在歌舞剧和电影表演上也颇有建树。不同于许多香港歌手因唱片不景气而转投影视圈,张学友则是不满足于歌手的单一,一次次对自己发起挑战。在演员这个领域上,他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也没有偶像的面孔,但其精湛的演技最终让他在华语影坛占据了一席之地。

    张学友是一个很有天赋和灵性的演员,虽然他演的角色以配角居多,但是每一个角色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管是古惑仔、警察、武林高手还是为人师表,他都可以诠释得丝丝入扣,把每个小人物的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极具说服力。而且在这些角色里面你总能感到一丝有别于他人的风格:《旺角卡门》的苍蝇,《江湖》里的左手,《东邪西毒》里的洪七公,《喋血街头》里的阿辉,《如果爱》里的NieWen,《赤道》里的肇志仁……张学友的演技,行云流水,不做作,不折腾,他对人物的诠释并不输于同部戏的主角。因此,常有人说,张学友其实是香港最被低估的男演员。

    如果说最初张学友在电影银幕上一直以一个配角存在,那么直到2002年,他遇到了许鞍华,一部《男人四十》让人们看到张学友作为主角安静儒雅的一面。一个中年男人的一进一退,柔肠百转,张学友都拿捏到位,而那次也是他离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最近的一次。但那年的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评委会选择了更有商业贡献的《少林足球》中的周星驰。关于这次的经历,张学友至今都无法忘怀,他在接受专访时说:“金像奖的每一届评审都不一样,他们对某个演员会有一个刻板的印象,怎么去打破它,需要很多功夫,并不是你把某个角色演得特别好,人家就会立刻改变看法。其实做什么事情,如果总是想着拿奖才做,就总会有压力,总是很难进步。那次如果获奖是一个意外,不获奖也很正常,我的心态很平和。” 

    近几年,在电影银幕上很少能看到张学友的身影,对此他说:“我不是不喜欢拍戏,只是因为有些客观条件没法配合。现在很多电影都要在内地拍摄,一次就会拍好几个月,这对我来讲有些困难。因为我现在的固定角色大多放在家庭,没办法一下子离开很久,所以,这种工作模式我没办法配合。那么,就会变成电影要配合我,这几乎不太可能。现在很多香港导演已经移居内地了,在香港也只有一些新导演或者比较小投资的电影开拍。所以,最近几年,我出演的有些是比较实验性的电影,有些是新导演的电影,这些对我来说可以‘止止渴’,自己开心一下就好。”

    其实,不管张学友的电影事业是风生水起也好,还会穷途末路也罢,对于张学友来说演戏只是他的业余工作,只有唱歌才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才是他不会终止的艺术追求。如此看来,张学友的歌声会一直陪我们到老,这于那些喜爱他的歌迷而言将是漫长岁月里最好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