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郁钧剑 学习演唱的同时 要加强文化的累积

发布日期:2018/7/24 14:28:25    
  

郁钧剑 学习演唱的同时 要加强文化的累积

    4月1日,著名歌唱家郁钧剑在成都大学举办公开课,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男高音及来自全国的声乐艺术爱好者展开了一场关于“民族声乐现状与振兴”的讲演。

  讲座中,郁钧剑不仅现场示范了发音的方法,还就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关系、加强基音的练习、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分享讨论。

  郁钧剑在讲座上首先阐述了自己对民族声乐现状的思考,他认为长期以来,中国民族声乐唱法形成了一个误区,就是必须要以西方的美声唱法作为基础训练,美声唱法长期占主导,真正的民族唱法训练和演唱却失去了。“西方音乐是结构型的,东方音乐是旋律型的,西方音乐是不带腔的,东方音乐是带腔的,这是根本上的差异。就像西方美术以写实为主,东方则以写意为主,必须看到两者的不同。”

  在民族声乐演唱的基本技法上,郁钧剑做了许多细致的分析讲解,比如他认为,许多老师一味教学生“打开喉咙”是不准确的,而真正应该打开的是“咽腔”。“感觉有人在你后脑拿了一把。京剧有“脑后摘筋”之说。拿在哪儿?就是咽腔。”他还向学员们演示用咽腔训练基音,强调加强基音训练的重要性。“现在所有音乐学院都是泛音的训练,这是实践证明正确的方法,但我们缺失基音的训练。声带其实是有七种功能:相靠,拉紧,缩短,变薄,边缘振动,真啸,假啸,你如果不练基音,很多方法就没有开发。”

  郁钧剑的讲座并不仅仅着眼于音乐,他认为,学习演唱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中国文化的学习。“我始终认为,唱歌不是纯音乐,它一半是文学,因为歌是有词有曲的。”郁钧剑表示,他自己就是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出身的,因此特别能够体会到具备文学修养对于一名歌唱家的重要性。他通过简简单单的一句“说句心里话”的唱词,在重音和尾音上进行细微地变化,就唱出了五种意蕴。“你会文学,对你唱歌有极大帮助,甚至会解脱你对方法的疑惑。”郁钧剑说。

  早在2016年,郁钧剑就出版发行了两本书和三张唱片,以纪念这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他60岁。在这两本书中,他表达了对中国民族唱法的深刻思考。书中郁钧剑不仅表达了对中国民歌现状误区的担忧,也从亲身经历阐述发展中国民族唱法的深刻理解。郁钧剑说:“目前概念上的‘民族唱法’都是以歌手是否接受过‘学院派’、以美声唱法基本功训练为基础的唱法。这种唱法有相对统一的标准,能形成体系。但是,我认为,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是属于两种声乐体系——美声唱法犹如西方油画,而民族唱法就像中国水墨画;美声唱法要求声音位置、共鸣和气息的统一,而民族唱法讲究‘韵味’,不在于嗓门有多大、调门有多高。甚至为了表现歌曲的意境内涵,民族唱法不惜刻意运用那些被‘科学方法’认为是错误的‘白声’和‘嗲声’。现在很多歌手有一个误区,认为民族唱法必须以美声训练做基础,因此,真正的民族唱法训练和演唱已经失去了。”

  郁钧剑透露,当年自己曾经被认为唱法“不正统”,因此,他没有参加过任何歌唱比赛,但录制了很多唱片和磁带专辑。他说:“过去很多人认为歌唱者的演唱音乐占决定因素,但我认为,歌曲的文学性和音乐性应该各占一半,甚至可以说文学的成分更‘主动’一些。首先,如果没有好的歌词,作曲者不可能谱出与歌词相匹配的好歌曲。除像交响乐、器乐独奏重奏等等不包含有词的纯音乐之外,很少歌曲是先有曲谱后有歌词的。包含歌词的音乐应该叫‘音乐文学’,词是决定歌曲的旋律、风格的关键。因此,培养文学修养、能深入理解歌词是歌者唱好歌的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